APP下载

当前我国棉花种植存在的问题及提质增产措施

2018-02-11

乡村科技 2018年3期
关键词:棉株根系灌溉

陈 娜

(商丘市睢阳区经济作物技术推广中心,河南 商丘 476000)

在我国栽培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的过程中,我国棉花产量出现了稳步增加的趋势。但是,近年来由于国内棉花种植面积有所减少,导致我国棉花总产量有所下降。所以,如何确保在这一情况下提升棉花产量,同时保障棉花的质量,是现阶段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1 目前棉花种植存在的问题

1.1 新品种的管理技术欠缺

随着棉花栽培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各种高产优质的棉花品种不断出现,棉花种植区域开始大量引进这些新品种。但是,因为这些新品种在生物学特性方面通常和当地的一些常规品种有较大差异,因此水肥管理等所采用的方法也应存在差异。而种植人员缺乏品种种植和管理经验,所采用的措施不恰当,导致棉花的产量及品质均有所降低。

1.2 品种出现混杂与退化现象

之所以棉花品种出现混杂和退化现象,最重要的原因是因为机械混杂及生物混杂,再加上一些人工无意识的筛选,导致棉种出现一定的混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棉花的品质及产量。

1.3 播种时期不恰当

通常中熟及早熟的棉花品种,较为适宜在15℃环境下进行播种,播种深度以5 cm左右为宜[1]。如果播种时间太早,则因为环境温度相对较低,导致棉株的根系生长受到一定影响,同时也易发生病虫害问题,导致前期坐桃相对早且多,而后期由于营养无法供应导致出现早衰问题。

1.4 整地工作不合理

在采用大机械进行整地处理时,要想进一步提升耕种速率,通常会利用旋耕设备完成旋耕处理,耕深为13 cm左右。由于耕层相对较浅,使得肥料无法被充分利用,棉株在中期及后期对肥料的吸收能力变差,棉株吸收的营养无法达到生长所需,从而影响棉花的品质与产量。

1.5 肥料施加不恰当

由于目前大量使用化学肥料,使得土壤原有的性状被改变。若是土壤中氮磷肥均较为充足,一般不会施加或者少量施加农家肥及钾肥,使土壤中的养分出现失调问题,棉株的营养供应也会因此出现失调。

1.6 浇水不恰当

如果棉花生长前期气候较为干旱,其根系入土相对较浅,而且须根相对较少。如果棉花生长后期有相对充足的水分,此时极易出现旺长现象,导致棉株的营养供应出现失调问题。在棉花的花铃期,棉花需水量相对较大,如果水分供应不充足,便极易出现早衰问题。如果利用膜下滴灌方法进行灌溉,能够取得良好的节水效果,但因棉田中的湿度相对较大,极易出现病害问题。

1.7 残膜污染问题

在棉花种植过程中,很多地方会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此种技术能够达到苗齐、苗壮及一播全苗的目的,能够实现增产目标,拥有相对较高的经济效益。但是,由于长期使用地膜,多年后土壤中便会残留非常多的地膜。调查数据显示,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进行棉花种植,地膜的残留量达到了30 kg/hm2左右,地膜残留数量是地膜使用总量的35%左右,而残留地膜通常分布于15 cm土层中[2]。由于残膜的存在,导致棉株在蕾期时容易出现脱蕾问题,而且单株的成铃数会有所降低,导致棉花的总产量随之降低。

2 提高棉花品质和产量的措施

2.1 推广优质品种

棉花品种质量将会直接影响到棉花的质量及品质,所以,在棉花种植过程中应尽可能选用一些拥有较强抗病虫害性能及抗重茬性能的优质品种。并且在推广优良品种的过程中,要积极推广与之相配套的种植技术,确保优质品种所拥有的各种优势能够充分发挥出来,从而达到提升棉花品质与产量的目标。

2.2 科学整地,适时播种

如果采用小机械完成棉花耕种作业,应进行深耕处理,确保耕深在25 cm左右。同时把化肥施入耕沟中,确保棉株的根系能够深扎,进一步提升化肥利用效率。另外,可以采取小机械和大机械轮流耕作的方式。

对于播种时间的选择,应依照当地的气候特征、播种时期的具体天气状况以及棉花品种自身生长规律性来综合确定。

2.3 测土配方,平衡施肥

要转变以往平均施肥的方法,尽可能依照土质不同而采用平衡施肥的方法,防止出现资源浪费。在施肥过程中,要做到稳氮、稳磷、增钾。另外,应重视农家肥的施用,将农家肥作为基肥进行施加,从而有效提升地力。

2.4 合理灌溉

在棉花初花期,如果出现干旱等问题,应及时进行浇水灌溉处理,并在浇水灌溉之前去除地膜。如果采用滴灌方式进行灌溉,通常不揭膜。灌溉完成之后再开展深中耕作业,确保棉株根系能够深扎入土,从而有效提升棉株的抗旱及抗早衰能力。

2.5 整枝化控,及时打顶

利用免整枝方法保留叶枝,确保每株棉花的叶面积有所增加,从而提升棉株的光合作用,确保棉株能够茁壮生长,促进棉株根系的发育,进而提升棉株的自我调节性能及抗逆性能,确保棉株拥有较强的抗旱能力。另外,要采取全程化控的手段,坚持“勤、轻、旱”的控制原则,确保棉株不出现旺长及疯长问题。将棉花的株高控制在65~70 cm,在打顶的过程中要注意时间的把握,确保棉株自身高度得以有效控制,更加有助于棉铃的发育,确保进一步提升成铃率[3]。

2.6 强化田间管理,优化农田环境

首先,应将田间的残膜彻底清除干净,确保棉株的根系能够向深部发展,确保棉花拥有更强的抗逆性能。其次,棉花播种后,应进行一次中耕,定苗之后应进行2次中耕,从而有效提升地温,培育出早壮苗。再者,应确保农田能够达到排灌自如的目标,确保棉花生长可以达到“健根壮株”的目标,从而有效提升棉株抗逆性能及耐病能力,预防棉花出现早衰问题。此外,若是采用滴灌措施,应转变持续灌溉的方式,采用间歇式灌溉方式,确保棉田干湿交替。最后,要严格控制零星病田进一步扩大与蔓延,及时对病害区域进行治理。

3 结语

棉花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棉花种植是很多地区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同时也是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之一。而随着我国棉花种植面积的进一步减少,要想确保棉花产量保持稳定,便应采取一定措施进一步提升棉花的品质与产量,确保棉农收入有所增加,帮助农户早日脱贫致富。

[1]买日古力·吐尔洪.提高棉花产量及品质的措施[J].乡村科技,2016(32):6.

[2]王慧杰,郝建平,冯瑞云,等.微孔深松耕降低土壤紧实度提高棉花产量与种籽品质[J].农业工程学报,2015(8):7-14.

[3]喻树迅,范术丽,王寒涛,等.中国棉花高产育种研究进展[J].中国农业科学,2016(18):3465-3476.

猜你喜欢

棉株根系灌溉
果树根系修剪的作用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雅安市:织密根治欠薪“根系网”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芒种时节抓好棉田管理
根系分泌物解铝毒作用研究进展
棉花早衰原因及防止措施
长期膜下滴灌棉田根系层盐分累积效应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