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禹州市主要道路分车带植物配置模式

2018-02-11

乡村科技 2018年3期
关键词:花灌木绿带绿篱

贺 冰

(禹州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河南 禹州 461670)

1 道路分车带植物配置原则

道路分车绿带主要包括快慢车分车绿带、中央分车绿带。分车带绿化带在进行植物配置时,要注重植物功能性与景观性相统一。既要满足道路交通安全的要求,给过往司机及行人提供良好的视线,还要起到引导车辆及行人的作用,控制好与上下层植物空间的处理。在实际建设中,可在一些比较窄的分车带上种植比较低矮的灌木或者草坪,乔木可以种植枝下高比较高的树种;在一些比较宽的分车带,可以采取规则式或者自然式的种植方式。

2 道路分车带植物配置模式

禹州市城区主要道路分车带绿化配置模式有如下4种。

2.1 花灌木+球灌木+绿篱规整式

这种模式应用的分车绿带宽度约为1.0 m。具体配置时,上层空间选用紫叶李、紫薇、木槿等不同开花时期的花灌木三四成组,种植间距一般保持在1.5~2.0 m,在植物群落的中间层次种植一些灌木球,如红花檵木球、红叶石楠球、海桐球及黄杨球等,在植物群落的下层种植一些有流线型的带状色带[1]。整个带状绿篱的立面表现出高低不一的韵律变化;将开花时期不一样的花灌木与下面的灌木球进行结合,组团成为单元,不同单元之间按20.0~30.0 m的距离进行变化,使过往的司机及通过的行人能够接受。这种模式缺少大乔木层,植被生态效益发挥较差,可以适当添加一些树干比较直、分枝点比较高的大乔木。

2.2 乔木-花灌木+灌木球+绿篱间隔式

具体配置时,上层选用黄山栾、大叶女贞等树干比较通直的乔木;中间层间隔种植花灌木及灌木球,植株间距控制在1.5 m左右;在底层种植瓜子黄杨、大叶黄杨等绿篱。这种模式采取乔灌绿篱复层结构,但是,由于缺少比较密集的灌木绿篱,使整体的景观空间显得通透,轮廓显得丰富,同时存在应用树种单一的缺点,景观缺乏一定的变化。

2.3 绿篱图案流线式

这种模式的植物配置为花灌木+绿篱灌木,主要应用在宽度为2.0~3.0 m的绿带[2]。在进行具体配置时,以金丝桃、红花檵木、红叶石楠、小叶女贞等绿篱类植物构成分车绿带的主景观。不同的绿篱植物在颜色、形状等方面差异比较大,不同单元之间间隔为5.0 m,能够形成丰富的景观视觉效果。这种配置模式一般选用常绿的桂花或者落叶的紫薇作为花灌木呈一字型进行种植。这种种植模式对灌木绿篱的种植要求较高,种植难度较大,对后期的养护管理要求较高,在一些新建的道路分车带中应用较多。

2.4 乔木组团树阵式

这种模式的植物配置为乔木-地被草本,主要应用在宽度6.0 m以上的绿带,适合应用于两板三带式道路中[3]。在进行具体配置时,一般运用多排大乔木组成树阵,下层运用细叶麦冬或者花卉满铺。乔木和地被植被形成高度及体量上的强烈对比,给行人产生比较强烈的视觉冲击。乔木大多选用水杉、榉树、银杏等树体比较优美、高大的观赏性植物,常绿树阵显得郁郁葱葱,色叶类树阵在秋季层林尽染。这种模式在使用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要分车绿带的宽度至少控制在6.0 m。

总之,道路分车带绿化存在植物种类较少,结构不合理,分车带宽度大多比较窄,灌溉设施比较缺乏等问题。因此,需要丰富分车带植物的种类,进行合理绿化规划,完善灌溉设计,进一步提高市民爱绿护绿的意识。

[1]丁慧君.关于分车带绿化几个问题的探讨[J].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2008(1):85-87.

[2]马素霞,郑亚礼.城市道路分车带内绿化设计探讨[J].河南城建学院学报,2013(10):28-30.

[3]伍仕林,尹本顺.九江城区分车绿带植物调查分析[J].农技服务,2016(8):157.

猜你喜欢

花灌木绿带绿篱
北京不同道路绿带银杏土壤肥力综合评价
英国绿带经验对我国城市开发边界管控的启示
绿篱的养护与修剪
解析当代大都市区绿带规划、建设与治理
——以上海环城绿带为例
刺梨做果园绿篱的栽培管理技术
园林绿地花灌木修剪要点
八月紫薇红
构建个性化的城市细胞膜
花灌木在铁岭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凯里市花灌木应用现状调查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