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大红灯笼高高挂》传统美的特征

2018-02-11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8年11期
关键词:高高挂红灯笼张艺谋

张 丹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吉林 长春 130022)

一、张艺谋,《大红灯笼高高挂》

张艺谋1950年11月14日生于陕西省西安市,中国著名电影导演,被称为现代“第五代导演”代表人物之一,美国耶鲁大学、波士顿大学荣誉博士。曾任第64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评委会主席和第18届东京国际电影节评委会主席。2008年担任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和闭幕式总导演,同时获得2008影响世界华人大奖和央视主办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并提名美国《时代周刊》年度人物,可以说在近三十年中,张艺谋是站在中国电影最前沿的领军人物之一,代表了中国一个电影时代的风貌。

1991年,张艺谋导演执导了《大红灯笼高高挂》,影片上映后便广受好评、享誉海内外,更是得到了当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提名。影片一开始画面上就出现了“红”,红红的大字,高挂的大红灯笼,红红的嫁衣,红红的新娘……红色代表着喜庆、热烈和欢快,整个影片都充满了红的色调,可是这种红色并没有让人感到丝毫的喜庆和快乐,反而是一种恐怖阴森的感觉贯穿始终,让人不寒而栗。剧中陈老爷妻妾成群,像皇帝一样坐拥各种各样的女人,而女人们的世界则是充满了勾心斗角争风吃醋,她们之间的斗争就是一场不带血腥的残杀。四位太太身上不同颜色的服饰、不同的性格、不同的地位都象征着不同意义的人生,而最终的结局却都是悲惨的。女主角松莲因父亲去世家道中落,被继母逼迫来到陈家大院嫁给了陈老爷。原本受过高等教育的她曾经很善良,但是在这种黑暗阴森的环境中为了生存,为了在陈家大院能有一席之地,她的个性被逼变得扭曲狰狞,最终导致其他人的死亡,自己则变成了疯子的结局。电影中红、蓝、黑、白各种颜色交织在一起,预示了在旧中国旧社会中无论剧中的女性多么渴望幸福而去强烈的反抗,但是最终还是不能逃脱那种悲惨的命运。

张艺谋融抒情与叙事、写意与写实为一体,充分发挥了电影语言的独特魅力,用色彩烘托出影片独特的环境,表达了封建制度下女性悲惨命运的主题内涵。它不但能更好的还原时代气息、塑造人物形象,还能让电影本身具备更高的审美价值和艺术魅力。张艺谋作为一个学摄影的导演,把色彩在电影拍摄中运用到了极致,他的作品从来都是一场视觉盛宴,在他看来色彩是可以激起人的各种情绪使之产生激烈的情感波动。

二、传统色彩审美和民俗艺术对电影艺术的影响

1、色彩审美对电影的影响

色彩审美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也有着深远的影响,虽说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且每个民族都有不同的色彩审美,但以汉民族为主体的“五行说”色彩体系影响却是最为广泛的,在少数民族的一些服饰和建筑都会体现出该种色彩体系对其的影响。所谓“五行说”色彩体系,是根据中国古老哲学中的“五行”提炼总结出来的,其中“五行”对应世间万物中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这五个方位又分别对应五色,即青、白、赤、黑、黄,赋予了五色特殊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五彩在我国的礼仪、婚嫁、戏剧以及宗教等方面的装饰上运用的比较多,表达了一种对繁荣昌盛、和平辉煌世界的追求与向往。此外,还有一种阴阳色彩观,该观点来源于太极阴阳中的“二气相交,产生万物”。直至现在,我国的民间习俗中,如婚嫁或者有小孩降生大多都会使用红色,而丧葬则会多使用白色,这两者称为红白喜事。两种色彩是简单的,但若以它们为基调进行其他的色彩配置,则会创造出千变万化的装饰效果来。色彩除了有装饰效果外,还有很特殊的象征性,这也是色彩的一个重要特征。在我国,传统色彩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往往是大于它本身的物理性质的。例如赤,在原始社会,人类对太阳和火无上崇拜,因为它们都是万物生存的根源,这是出于生存本能,所以他们对红色很崇尚,也因为红色代表着生命与活力,他们会在人的尸骨上涂上红色,表达一种对生的渴望。基于此,在中国,红色象征着一种积极向上的热情、欢乐昌盛、鼓舞、有活力等等,并最终在国际社会中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大红灯笼高高挂》中用红色烘托艺术环境、推动剧情发展,用黑色表达陈家大院的压抑与森冷。陈老爷从一出场就是背影或者侧影,看到他脑海里就出现了黑色,黑暗、阴森的势力笼罩着控制着这个封闭的院落,让人压迫的无法呼吸。单调的大红色在影片一开始就出现,满眼的红色却没有给人一种喜庆欢快的感觉,而是显得更加诡异。偏冷的光色在影片中与人心相对照,营造出这种凝重的视觉感应让人觉得压抑痛苦。同时影片中出现了多种色彩的交织,在这种交织中巧妙的映射出了导演所要表达的情感和深刻的意义。

2、民俗艺术对电影的影响

民俗艺术,指的是在民间广为流传的各种艺术形式并且将这些艺术形式相袭成俗,简单来说在民俗活动中显现出来的各种艺术形式都可以称作民俗艺术,如民俗歌舞、音乐、剪纸、杂技、戏曲等。民俗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所以它们体现了人们日常的生活方式,传达了人们的民族情感和民族精神。如鄂伦春人的舞蹈,由于常年生活在大兴安岭密林中的缘故,他们的舞蹈处处体现出狩猎豪放的风情,像篝火舞、打猎舞以及熊斗舞等等。事实上,不管是歌声还是舞蹈,都是鄂伦春人即兴编唱的,他们通过这些舞蹈和歌声来描绘、赞颂他们所生活地区的自然风光和他们的日常狩猎生活,从而传达出他们热爱生活的态度和勤劳勇敢的民族特征。正是因为民俗艺术的这种包罗万象以及可创造性,它才频频出现在影视艺术中。通过电影艺术,不但可以利用这些民俗活动和民俗现象彰显民族风情,把现实中的人生百态进行艺术写照,还可以让它们生动、形象、有感染力的再现在公众视野中,实现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承与推广。如《大红灯笼高高挂》影片中用“点灯”“吹灯”“封灯”“捶脚”的民俗展现深宅大院中女人们的追逐目标和生活常态。陈老爷对妻妾的宠幸就是她们在家里地位的象征。在大红灯笼的照耀下,如奴隶般的生活,她们渴望被支配,嫉妒愤恨被荣宠加身的人,同时排挤奴役比她们地位更加卑微的人们。谁被点灯,谁就享受权利拥有地位,她们被欲望、愚蠢、金钱、权力包围,被虚荣诱惑,虽然清醒却也不如疯子、傻子活的幸福快乐。

三、《大红灯笼高高挂》的艺术特点

《大红灯笼高高挂》主题深刻意义丰富,这是封建社会没落的挽歌,更像一场做秀,新婚之夜红灯高照,却没有一丝喜庆,而是阴冷刺骨。影片一方面对中国传统社会的夫权家庭结构进行了严酷的批判,另一方面也继承了鲁迅先生对中国社会黑暗势力的恐怖手段描绘。具有很强的象征性和深刻的寓意。大红灯笼在旧中国,不是代表着希望,而是暗喻了被控制着的人性。陈老爷和陈家大院就是一个高度符号化的中国社会的缩影,从这个意思上说陈家大院就像过去的一个封建王朝,五位太太如五位嫔妃用自己的身体和感情来争夺这个王朝中的所谓权力。在这个“权力中心”里,“权”渗透到了每一个角落,但“权”承袭者只能是男人。男人必须是社会权力的中心,而女人只能从男人身上来争取。她们努力争取着男人对她们的造访,也在争取的过程中让自己在不知不觉中被奴化,最终丧失了自我。张艺谋导演通过对它的符号化,成功地与中国的封建社会接通,使它成了中国千年以来皇家社会的一个缩影。透视出了旧时代文化中的权力对人性的奴化和异化,对根深蒂固的封建男权制进行强有力的批判和控诉。对于过去的封建势力灭杀生命的行为和人性,都被他放到了黑森森笼罩着的院落,在无处可逃的空间里,巧妙的展示着最深层的寓意。

多年以后,回过再看《大红灯笼高高挂》,我们仍然为剧中人物的悲惨命运而叹息。被“挂灯笼”、“捶脚”以及陈家阴沉的高宅压得透不过气来。在电影传递给我们的批判中反思,同时也在反思中追寻自我与角色的意义,深刻地体会到他是如何揭露封建社会的虚伪与丑陋,引领观众思考人的本质和民族精神的内涵。

猜你喜欢

高高挂红灯笼张艺谋
70岁那年会在干什么
大红灯笼高高挂
大红灯笼高高挂
张艺谋:上合之光辉映“中国梦”与“世界梦
童年的红灯笼
错过了张艺谋,她没有错过爱情
红灯笼
孤独者张艺谋 我有各种想法却无人能说
大红灯笼高高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