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政治社会化视域下高校学生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路径探析

2018-02-11高燕林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8年11期
关键词:学习型学生党员社会化

何 艳 高燕林

(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广东 广州 510925;广东科贸职业学院,广东 广州 510430)

科学技术发展迅猛,西方意识形态、网络文化对当前高校培育社会主义接班人产生巨大影响。大学是高校学生人生观、价值观、思维形态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高校学生身处社会化的“关键期”,高校学生是否成功社会化,将影响着其未来能否快速融入社会大环境中,适应社会发展和成为国家、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甚至关系着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前途。政治社会化在高校学生社会化过程中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将高校学生政治社会化与高校学生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联系起来,这对创新高校学生党组织建设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一、政治社会化:高校学生学习型党组织的理论视角

1、高校学生政治化内涵与功效

高校学生政治社会化是指依靠专门机构来反复教育和训练高校学生政治意识、政治知识、政治社会化的过程。具体而言,主要有三个阶段:一是通过高等学校引导和培养高校学生政治知识、政治取向;二是高校学生将政治知识、政治取向内化于心,变为自我认同的政治文化;三是高校学生将所认同的政治文化付诸于实践,即参与国家政治活动。较之于其他年龄阶段民众政治社会化过程,高校学生政治社会化有其独特性。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机构、部门在对高校学生进行政治社会化的过程中,要区别于高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又要结合高校学生的思想发展规律和思想特点,从而强化高校学生政治社会化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高校学生政治社会化融合于高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校园各类型文化活动,通过高校特殊思想政治教育机构、部门的训练,培育高校学生自觉支持政治系统。高校学生政治社会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具体而言,在高校学生政治社会化过程中,高校学生能发挥主观能动性,继承和创新先进政治文化、传播科学主流政治意思形态及维护国家政治稳定。此外,高校学生思想意识形态活跃,辐射社会群体广泛,能通过实际行动带动、影响其他社会成员,从而形成政治社会化共同体,对政治稳定发挥重要作用。

2、学习型党组织的内涵与特征

随着科学技术、社会迅猛发展,知识更新速度和频率日益加快,对人的知识素质要求也更高。为此,学习就成为个体丰富和更新自身知识的必要途径。高校学生学习型党组织的建设是高校党组织和基层党组织在充分考虑新时期党的建设问题基础上,而提出这一发展性目标。

高校学生学习型党组织具有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共同属性。高校学生学习型党组织是学习型党组织理论的具体运用和体现,即通过学习型党组织的理念和要求而形成,以学习型党组织理论指导其实际运作。通过建设高校学生学习型党组织,培养学习型党员、影响学生党员思想、提升学生党员能力、保持党的创造力和活力,使学生党员学习成为常态化。

高校学生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依靠组织的创新能力,学生党员共同体摒弃了传统等级制和权力的束缚。高校学生学习型党组织成员在发自内心的源动力刺激下,打破传统意义的组织学习活动形式,通过改变思想观念,形成学习心智模式。高校学生学习型党组织成员既有个人层面的发展和规划愿景,也有组织层面的共同愿景,个人愿景和组织愿景融为一体。组织成员们持有的共同愿景,通过设定既定目标,组织学习活动,促进成员们的思维发生改变。

二、高校学生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审视

在建设高校学生学习型党组织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学习内容与实践导向脱节、学习内容缺乏新颖性及缺乏必要制度保障等。

1、学习内容与个性化实践导向脱节

高校学生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为学习提供多样化途径。在深入了解学生党员实际诉求基础上,提供个性化、针对性服务内容,创造性开展富有实际成效、锤炼性的教育形式。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过程中,可以发现学习内容缺乏实践锻炼平台和载体。没有将学习型党组织活动相关联高校日常管理、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精神培育等,导致学习内容过于狭隘,学习内容与学生党员的自我成长需求脱节,从而使学习形式缺乏操作性。尽管学生党员理论知识能得到一定程度丰富和增加,但却缺乏实践经验。有的高校在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时,秉着“摸着石头过河”的心态,其实际仍然没有超越原有的学习逻辑和教学方式。如高校召开学生党员民主生活会时,出现学习形式呆板,把民主生活会当做党员的发展和转正会议,简单表扬表现较为优秀同志。或在召开民主生活会时,变成党员座谈会,部分与会同志较为沉闷,仅个别学生党员闲聊几句应付了事。有的高校生搬硬套上级文件,忽视探索符合学生党员的锻炼形式,或实践内容、形式过于宽泛,缺乏针对性和实践载体。这制约着学习内容建设工作融合实践的深度和广度,远远不能满足多元化社会发展需求。

2、学习内容与学生党员主体需求疏离

高校学生党员是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主体性需求者,是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主要参与者,本应从学生党员实际出发,创新学习内容以吻合学生党员诉求。而高校学生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过程中,并没有将学生党员的需求纳入其中,尤其是在提供学习内容时,教育内容与学生党员需求和兴趣出现割裂。学习内容的选择、呈现形式、呈现时间主要受人的主观因素影响,实际负责人在开展学习活动时,较为随意。忽略了学生党员关注焦点、兴趣偏好、认知能力和思维习惯,为了完成任务而学习,导致学生党员学习动力不足,难以形成良好学风。有的学习内容只是单向性灌输给学生党员,导致学生党员无法深入理解学习活动的深层含义,难以回应学生党员学习需求。有的学习内容枯燥空洞,学生党员迫于压力而参加相应活动,难以激发学生党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建设高校学生学习型党组织过程中,学习内容与学生党员的需求疏离,学生党员的主体性需求得不到满足,将制约学习型党组织的建设和功效发挥。

3、学习制度和激励机制作用欠缺

创建高校学生学习型党组织离不开相关制度支撑,保障党建工作新活力和活动成效。有的高校在建设学生学习型党组织过程中,缺乏必要的学习制度和机制,组织者随意性较强,将难以保障学习活动有效开展。有的高校直接套用上级文件要求,忽视了学校、学生实际情况,难以发挥学习制度和机制的应有功效。有的高校未能够制定有效激励机制,难以充分调动学生党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的高校尽管制定了相关激励机制,但激励的形式、手段单一,导致在具体执行过程中无法有效落地,激励的公开性、公平性和保障性无法得到保证。缺乏必要学习制度,难以规范学生党员学习的科学性和系统性;缺乏健全激励机制,导致学生党员对学习活动的认可性不高,无法激活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针对高校学生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过程中,缺乏学习制度和激励机制的现状,高校党组织和基层党组织要探索行之有效的制度和机制,使之成为高校学生学习党组织建设的组织保障。

4、党员学习的重要性重视不够

建设高校学生学习型党组织,重视学生党员学习功能至关重要。高校学生是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重要参与者,通常情况下,学生党员的入党教育、党员继续教育主要由党校负责,而有的党校的学习功能对入党教育、继续教育及党支部建设等并没有充分发挥作用,党员活动流于形式。有的高校认为高校学生学习党组织建设是党委组织部(党群工作部)、宣传部、学生工作部(学生处)等个别职能部门的责任,这种为个别部门划定“专属地带”的做法,使其他部门、人员无法参与建设学习型党组织过程。自我限制的趋势和做法,将无法保障学生党员学习成效。同时,相关只能部门间也难以发挥协同效应,在具体建设过程中,容易出现摩擦与冲突,不利于全方位、多维度建设高校学生学习型党组织。此外,学生党员的学习覆盖面不够广。最终,往往导致学生党员学习成为走过场,拍照、出新闻稿,难以使学生党员党性得以升华。只有高度重视党员学习的重要性,掌握学习的意义,才能保障组织活动的有针对性和时效性。

5、党员学习的保障工作供给不足

建设高校学生学习型党组织不仅仅需要科学理论支撑,更离不开具体实践中的保障工作。忽视了党员学习的保障工作,将难以高效、精准发展学生学习型党组织的思想引领、队伍建设等作用。有的高校党组织面临活动经费不足、缺乏专业人才、现代化技术支撑的困境,高校在建设学生学习型党支部时,学习内容、形式、时间无法系统、科学地安排,上下级活动难以有效衔接。落后的学习方法、套路,远不能满足社会发展、学生党员主体需求,党员学习的无法达到既定的高度和水平。有的高校学生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缺乏科学化技术、现代化的媒体设备等,严重阻碍了现代化信息的传播通道。对已有的理论成果、宣传素材,则缺乏具体载体使其通俗化、具体化。

三、政治社会化视域下高校学生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创新思路

1、目标创设机制建设

“把各级党组织建设成为学习型党组织,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基础工程。”建设高校学生学习型党组织以构建学习型党组织为媒介,提高高校学生思想政治觉悟和党员素质,彰显高校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强化高校学生党组织的战斗力。因此,首当其冲是要探索建设高校学生学习型党组织的工作目标和目标创设原则。

首先,高校学生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目标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从整体性原则出发,创设、实施高校学生学习型党组织的目标,并充分调动和纳入相关学习管理因素,将高校学生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目标与高等教育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高校事业发展目标相联系,避免出现“两张皮”困境。其次,高校学生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目标的创设要富含科学化的技术理念,要根据不同层次的高校学生学习型党组织和学生党员的特点、兴趣爱好、认知规律与思维习惯。同时,高校学生学习型党组织的目标要符合党组织建设规律,符合高校学生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与管理的原则与规律;最后,高校学生学习型党组织目标创设要体现民主性原则,高校学生作为党组织建设的重要参与者和受教育的对象,因此,要充分尊重、激发高校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在创设目标和管理目标中发力。

2、学习动员机制建设

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倡导学以致用、学用结合的优良学风,高校学生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也应秉承和发扬马克思主义学风。因此,高校学生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要在学习动员机制上下功夫。坚持以科学的学习理念引领高校学生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只有科学的理念才能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保驾护航。学生党组织学习和学生党员学习要融为一体,倡导广大学生党员抓好个人学习和积极参与组织团队学习,协同进步、共同创新。通过掌握科学理论和运用务实实践方法,以小组形式定期举行团队活动,发挥团队优化作用。创造性将党员学习和工作相统一,使学习工作一体化,在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征程上使组织建设与科学化学习理念相结合。

根据学生党员的实际需求,创设个人化学习内容,激发学生党员学习动力,努力解决党组织学习与学生党员主体性需求之间梳理的困境。为此,要在学生党员学习内容上下大力气,充分论析党组织活动内容、形式和载体,为学生党员提供自主选择的空间。避免一味学习理论知识,要将学生党员喜闻乐见、自觉行动的先进科学理论知识转化到实践工作中,从而转换学生党员情感体验,最终由“他人要我学习”向“我自己探究”转变。

坚持“以人为本”原则,搭建平台提高学生党员实践能力,解决学生党员学习内容与实践导向脱节问题。改变原有固定的学习模式,结合学生党组织和学生党员现实条件和特点,搭建自我教育和服务他人平台,如以岗位锻炼的形式,创设志愿服务岗、学习模范岗、科研达人岗、创业先锋岗等,释放学生党员的自身潜能,形成“理论学习、岗位锻炼、自我完善”三位一体学习格局。

3、组织领导机制建设

高校学生学习党组织建设离不开坚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因此高校要创新组织领导机制,深入研究高校学生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组织领导问题,成立组织领导机构,出台组织领导管理制度、机制,明确领导组织责任。在学习型组织建设过程中,改变组织建设涉及部门、人多的困境,优化党组织教师队伍建设。由高校党委统统一组织、领导,调动党、政、工、青、妇、社会、家庭、学校等管理要素,明确各职能部门、基层组织责任与分工,形成合力创建高校学生学习型党组织。为避免“踢皮球”现象,指定专人负责党组织建设工作,精心准备活动,狠抓工作落实。学生党支部书记要带头学、带头抓,为党组织成员形成良好榜样示范作用。通过带头学习和领悟党建相关理论知识和制度,定期举行学生党员培训班。号召学生党员坚持岗位锻炼、走向社区、服务社会,通过实践培育,抓实开展行之有效的党组织活动。此外,发挥媒体力量,做好学生党员网络舆论引导作用。在学校网站、贴吧、公众号等平台开辟专栏报道学生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经验,推送国内外、兄弟院校先进、成功的案例。鼓励学生党员发挥示范引导作用,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建言献策。

4、监督保障机制建设

为确保高校学生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成效,相关监督保障机制则显得非常重要。目前,有的高校提出了建设学生学习型党组织目标,但实践中缺没有出台相关监督保障机制,这就使得学生党组织活动的成效无法得到保障。高校在建立监督保障机制时,要把所有学生党员纳入其中,而非仅仅考核极少数学生党员干部或发展对象。创建学习型党组织离不开全体学生党员共同努力与支持,这就需要激发全体学生党员,使其加入创建过程。为此,高校党组织和基层党组织针对不同考核群体,制定相关激励机制,对活动前、活动中、活动后进行全方位考核。搭建平台宣传、展示考核典范,让学生党员感悟身边的优秀典范。同时,要重视考评结果的运用,与学生党员发展、学生党建工作考核相联系,作为未来学生党员发展、转正及干部选拔的重要依据。坚持以典型带动、典型激励和考评选拔作为创建高校学生学习型党组织重要抓手,通过精神和物质等层面,挖掘全体学生党员的潜能,确实保障实践育人的长效性和常态化,使其成为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强大驱动力。

猜你喜欢

学习型学生党员社会化
企业退休人员移交社会化管理的探讨
网络环境下如何发挥高校学生党员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作用
牵手校外,坚持少先队社会化
五环节自主学习型教学模式改革初探
行政权社会化之生成动因阐释
做学习型父母 和孩子共成长
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党员管理工作的措施研究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及路径分析
高校优秀学生党员评选体系的构建——基于AHP法的运用分析
高职学生党员职业价值观的培育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