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农28号高产栽培技术
——以茌平县为例

2018-02-11胡海军杨静静朱晓颖初同伟

江西农业 2018年15期
关键词:山农扬花赤霉病

季 飞 胡海军 杨静静 朱晓颖 初同伟 杨 猛

(1.山东省茌平县植物保护站,山东茌平 252100;2.山东省茌平县良种繁殖场,山东茌平 252100;3.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山东泰安 271018)

2016年6月19日,山东省农业专家对韩屯镇张庄村的66 667 m2高产攻关田进行实打验收,实收单产705.6 kg,创下聊城市小麦单产新纪录。此次测产地块播种品种为山农28,经过播前取土测验,土壤有机质含量为1.51%,全氮0.088%,碱解氮96 mg/kg,有效磷37 mg/kg,速效钾98 mg/kg。前茬种植作物为玉米。

1 深耕改土、培肥地力

1.1 玉米秸秆还田 当地秸秆还田自2000年开始,到2016年已有16年的历史,笔者选择当地口碑较好的机手进行作业,并对示范方的机手进行了培训,提高秸秆还田的质量。

1.2 深耕 采用了深耕犁深耕,耕层达25 cm。

1.3 基肥 根据土壤各营养成分含量,采取小麦配方施肥技术,每667 m2施小麦配方肥80 kg,配方肥配比为:N∶P∶K=18∶18∶9,同时每667 m2增施硫酸锌2 kg、硼砂1 kg[1]。每667 m2施用腐熟鸡粪二方,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

2 播种

2.1 选用品种和种子处理 选用品种为山农28。该品种具有一定的高产潜力,种子为优质先正达优质种衣剂包衣,主要成分为噻虫嗪+苯醚甲环唑+咯菌腈。

2.2 采用宽幅播种机半精量播种 考虑到秸秆还田和整地的原因,为保证一播全苗,采取了半精量播种技术,行距为25 cm,畦宽为4.62 m。播量为7.8 kg/667 m2,播深为3 cm[2]。播期为10月10日。

2.3 播前、播后镇压 由于秸秆还田带来的土壤疏松,为避免发生冻害,采取了播前播后机械镇压措施。

3 冬前管理

11月10日调查,高产攻关地块基本苗为 14.9万/667 m2,12月6日调查冬前最大分蘖为79.8万/667 m2。

3.1 浇冬水 12月 3号及 时 浇 越 冬 水一次,灌水量30 m3/667 m2。

3.2 冬前除草 小麦在幼苗期是化学防除杂草的最有利时期。11月10日,每667 m2用75%苯磺隆1.5 g+3%世玛乳油30 mL对水25 kg进行田间除草。

4 小麦返青拔节期管理

4.1 浇水 自播种到2017年2月底,荏平县一直持续干旱少雨,全县60 333 hm2小麦有46 667 hm2遭受干旱影响,该66 667 m2高产创建攻关田由于年前浇过冬水,2月24日进入返青期,2月26日及时浇返青水1次,没有受到任何影响。

4.2 化控 2017年3月10日经田间调查,该地块春季分蘖达到了112万/667 m2,为了培育壮苗,防止小麦后期倒伏,在3月11日(起身期)每667 m2用吨田宝10 g对水25 kg喷雾,进行化控。

4.3 氮肥后移 该地块氮肥后移技术,据3月25日(拔节期)调查该地块春季最大群体146万,所以在拔节后期4月7日追施小麦配方肥40 kg,配方肥含量为N∶P∶K=30∶0∶10,改变了原来只追氮肥的习惯,提高了小麦的抗倒性,改善了小麦品质。

4.4 防病 根据茌平县植保站的预测于3月6日喷施5%井冈霉素每667 m2200 mL+1.8%阿维菌素乳油30 mL对水75 kg防治纹枯病和麦蜘蛛1次。

5 中后期管理

5.1 浇水 小麦抽穗扬花至灌浆期,气温较高,蒸腾和蒸发作用强烈,对水反应敏感,荏平县小麦5月4日抽穗,根据墒情,于5月8日及时浇扬花灌浆水1次。

5.2 叶面追肥 为了保持小麦叶片功能、防止小麦早衰、增加小麦粒重,5月10日,叶面喷施2%尿素+0.3%磷酸二氢钾、5月20日再喷1次。

5.3 防治病虫害 (1)提前防治白粉病和赤霉病。在小麦孕穗抽穗期,4月23日每667 m2用20%粉锈宁乳油40 mL对水25 kg进行防治。(2)防治赤霉病和“一喷三防”。在小麦扬花期受赤霉病菌侵染后,初期时小穗基部或颖壳上出现褐色水侵状病斑,后期时有白穗状和黑颗粒的出现,最终造成整穗或大半穗枯死,表现为“枯白穗”。小麦孕穗扬花时,也正是麦蚜大发生时期。5月6日结合赤霉病防治进行了“一喷三防”,每667 m2喷施15%吡虫啉30 mL+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50 g对水25 kg。

6 收获

蜡熟末期进行收获,千粒重最高,营养品质最佳。

猜你喜欢

山农扬花赤霉病
小麦赤霉病农药专利资源评析
小麦赤霉病研究进展
芮城县:科学预防小麦赤霉病
鲁东南地区晚茬麦适宜品种筛选试验研究
桃花雪
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杀菌剂应用情况分析
山农27号在博兴县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冬小麦山农31号的选育与高产栽培技术推广
十个八倍体小偃麦的细胞学鉴定和染色体构成分析
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