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线描画教学初探

2018-02-11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8年5期
关键词:观察力表现力线条

王 瑜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吉林 长春 130022)

绘画是幼儿最乐于接受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为幼儿提供自我表达与交流的方式,培养艺术审美综合能力。幼儿绘画主要是“形”和“色彩”两大部分组成,形象和色彩是构成幼儿绘画语言的两大要素,而幼儿掌握“形”的塑造,也就是造型能力是幼儿绘画的前提和基础,而“线”则是最简便、最直接用于表现形象的绘画手段。线是最简单的造型词汇,每一个孩子都可以用线来表现事物,同时,线也是最高级的造型词汇,它可以通过疏密、繁简、节奏等来表现丰富的内涵和情感意味。

线描画可以塑造形象、表述情感,更重要的意义是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现力、创造力和想象力。因此,在幼儿习惯的以色彩为主的绘画中,尝试幼儿的线描画教学,从让幼儿通过“线”的训练掌握造型能力,熟悉线条的表现力和节奏感,意在实现培养幼儿绘画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

一、幼儿线描画的题材

幼儿的一天要接触很多事物,但是他们并不事事关心,因为幼儿的视野比较狭小,注意力没有目的性,观察也不细致,所以很多事物往往不能够引起他们的注意,这就要求幼儿线描画的选材内容应当以兴趣为出发点,贴近幼儿生活经验,扩展审美视野。

1、以兴趣为出发点

从成人的眼光来看幼儿的造型能力的发展,认为物象的形状越简单幼儿越容易掌握和接受,事实上,处于涂鸦期和象征期幼儿的心理、生理特点是依靠感知认识事物,并不依赖形的繁简发展认识,而是从自己熟悉的最感兴趣的人和事开始的,所以我们在选择绘画对象的时候可以着重根据兴趣点选择,调动积极性,提高绘画兴趣。另外绘画工具的选择也要符合年龄特点,适宜的工具会促使幼儿绘画能力的提高,使幼儿对绘画活动更加有信心。

2、贴近幼儿的生活经验

美术作品是现实的再创造,假如没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就无法激发幼儿对美的创造力,因此,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为了加深幼儿对线描画的认识,就要不断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幼儿身边的人、事、物是最熟悉和最具有感性认识的,可以让幼儿表现最熟悉的情景,例如亲子活动日、联欢会等,也可以是他们最喜欢的动画片和故事的内容,这样更具有生活体验的画面还会更生动和富有情感。

3、扩展幼儿审美视野

生活中从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扩展幼儿审美视野,培养幼儿在生活中发现美的能力,可以多在大自然中体验,观察树纹的线条,寻找奇妙的叶纹等,不同的物体包含了不同的线,不同的线给人的感觉又不同,“线”的世界原来是那样丰富多彩,慢慢地幼儿在丰富生活经验的同时,也渐渐培养幼儿审美能力。我们还可以挑选一些线条清晰、明朗,具有形式美的名画家的线画作品,如中国画中的“十八描”“吴带当风”或是西班牙阿尔塔米拉壁画等,与幼儿共同欣赏,帮助幼儿逐步建立感知能力和审美能力。

二、幼儿线描画的教学

幼儿线描画的表现,实际上是大脑观察输入后,经过处理转换,在重新输出的过程。输入考验孩子的观察力,转换锻炼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输出看孩子表现力。

因此幼儿线描画教学,除了鼓励幼儿充分表达自己外,重点要依次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

1、鼓励幼儿充分表达自己

在线画教学中,首先是从线的认识开始的,体会线条的变化和表现力,感受线条的美感。在幼儿线描画中普遍存在一种现象,幼儿往往习惯了原来的彩色画的涂涂画画,刚刚接触线往往信心不足,不敢轻易下笔。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要善于不断抓住教育时机,向孩子们展示线的丰富表现力。例如在户外活动时,可以给孩子一只粉笔,让幼儿在空地上随意的画,几乎每一个孩子的第一笔都是一条线,就线条而言,没有好与坏,对与错,幼儿不会产生为难消极情绪,这时我们可以利用线的运动方向、使用材料、排列方向、速度与用力的轻重等使线产生许多的变化,如长短、粗细、软硬、缓急、顿挫、强弱、疏密等,还可以适当启发由线的变化扩展到情绪的表达上。这样具有游戏性、随意性的教学目的就是让幼儿产生兴趣、增强信心,刺激幼儿产生画画的欲望,这样在不给幼儿施加压力的情况下,鼓励幼儿大胆作画。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在幼儿的线画教学中,除了培养幼儿大胆作画的能力,同样重要的是培养幼儿认真的绘画态度。左拉“观察的才能要比创造的才能更少见。”幼儿绘画能力的高低更多的取决于观察力水平的高低。写生自然是培养幼儿观察力和表现力的最好方式,那么在哪写生最适合幼儿呢?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比较好动,他们对熟悉的教室往往会失去兴趣产生疲劳,如果把课堂搬到大自然,让孩子们在轻松、愉悦中寻找灵感,发现美,他们才更有意愿表达。大自然是最好的课堂,大自然的一切都感染着孩子们,吸引着孩子们。在教学中,可以让他们仔细观察花花草草,通过自己的实际观察,把自己最喜欢的花草描绘下来。教师要求幼儿画简单的物体时,用笔要慢画,画复杂的物体时,线条要完整清楚,同时在写生过程中不急于教幼儿怎样画,更不要看幼儿画的怎么样,关键要引导幼儿怎样看,怎样观察,引导幼儿看清楚事物的特征,教会幼儿如何发现生活中的“美”。

3、引导和启发幼儿的创造力

幼儿绘画能力的培养既不能揠苗助长,也不能完全顺其自然。幼儿年龄的增长,从感性认识逐渐过渡到理性认识,他们的思维的处于活跃和没有约束的时期,加强对他们记忆力、创造力、想象力的训练是最好的阶段,引导他们拓展自己的形象思维、发挥自己的创造潜能,完成从模仿到创新的过程,宁拙勿巧、宁怪勿板,让幼儿尽情展现幼儿线描画的特点与美感。

幼儿的绘画造型本身具有游戏性、随意性、象征性和装饰性特点,幼儿在基础阶段的学习后,鼓励幼儿大胆对物体进行创作,尝试一些发扬个性的自主创意绘画,创作题材可以扩展不同风格,如植物、动物或者是某个主题联想画,幼儿所创作的内容造型不一、表情不一、内容也不一样,或多或少的带有主观感受,或者有意增加、减少、夸大、缩小景物的原貌,或者重置构图,使作品更具有表现力。这些作品就像一面镜子,折射出幼儿对自然,对生活的映像和愿望。儿童线描画是儿童思维活动的真实记载,是他们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的结晶,这种创意写生不会限制幼儿绘画特点,同时可以发挥想象力创造力。

4、提高幼儿的表现力

“线”则是最简便、最直接用于表现形象的绘画手段,是最简单的造型词汇,每一个孩子都可以用线来表现事物,同时,线也是最高级的造型词汇,它可以通过疏密、繁简、节奏的变化,通过线的排列组合来反映事物的空间、结构和质地等,表达丰富的内涵和情感意味。让孩子画变化的线、画情感的线,让孩子们了解线的特点,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表现力。变化的线例如长短线、跳跃的线、螺旋的线、锯齿线或是组合线。除了以形的状态存在,线也蕴含情感,或平稳、或流畅、或刚毅、或凝重又或柔弱。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尝试辅助教学:语言提示、风格音乐、物质肌理等感官刺激来启发幼儿画出富有感情色彩的线条,来提高表现力,如:“烦躁不安的线”“奔放狂野的线”“安静温柔线”……每一个人都具有与生俱来的创造力,只是缺少创造的动机,只要教师在联系时设置坡度,由简入繁、循序渐进,就能够让幼儿积极参与进来,让他们体会到线的表现力,同时也提高幼儿的绘画表现力。

三、幼儿线描画教学注意事项

1、启迪创新意识

罗恩菲德(《创造与心智的成长》)“美术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是发展儿童运用自己的技巧创造作品的能力,而不必用给他人规定的模式或方法。”所以我们引导、启发和鼓励幼儿创新意识。幼儿线描画教学训练目的,不仅要达到幼儿观察力、表现力、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全面提升,亦不能失幼儿绘画随意、奔放的特点。幼儿线描画教学活动中,指导幼儿绘画少灌输公式化模式,注重观察体验,丰富线条的感性经验,只求其意境,不要严求其形象,鼓励幼儿敢于用线,无所谓“对”与“错”,不满意可以“将错就错”,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引导他们拓展自己的形象思维、发挥自己的创造潜能,完成从模仿到创新的过程,培养和启发创新意识。教学方法可以采取谈话、启发、引导等。

2、因材施教

组织幼儿线描画应立足于幼儿个性和年龄特点,要因材施教,营造轻松、愉快、和谐的绘画氛围,给予幼儿充分的肯定和鼓励,这样能够提高幼儿无意识的内存量,促进无意识和意识相互转化,促使审美因素在心智、情感和表现形式上的广泛迁移,进而激发创造力的获得。

3、注意工具和材料的选择

根据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线描画的工具和表现形式可以是多元化的,线可以是多色,笔可以是油画棒、彩色铅笔、水彩笔等,纸张也可以是不同肌理和颜色的,通过丰富的工具与材料的使用增强幼儿的绘画欲望和绘画表现力。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线描画来培养他们观察、思考、分析、想象、记忆和创造等综合能力,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线描画是幼儿绘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幼儿特点进行教学,通过线描画教学为幼儿提供自我表达与交流的方式,使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增强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和信心,更重要的意义是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现力、创造力和想象力,达到幼儿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的全面提升。

[1]张丽丽.浅谈幼儿创造力的培养[N].发展导报,2017-11-14(A25).

[2]徐央.浅谈幼儿线描画学习兴趣及综合能力的培养[J].甘肃教育,2015,(13).

猜你喜欢

观察力表现力线条
如何增强声乐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如何通过线描画提高幼儿观察力和表现力
观察力、手眼协调能力
浅谈新媒体环境下新闻摄影的形象表现力
线条之美
观察力、手眼协调能力
观察力、手眼协调能力
纤变墨画
大可:把线条玩到极致
烧脑的线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