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冠心病接受冠脉CTA与冠脉造影进行诊断的价值比较分析

2018-02-11张雷

系统医学 2018年23期
关键词:冠脉造影斑块

张雷

吉林省白城市医院影像中心,吉林白城 137000

冠心病主要是由于脂代谢异常冠状动脉狭窄,从而使得患者血流受阻、心脏缺血且影响患者心功能的一种心血管疾病[1];该病会导致患者出现心绞痛或心肌梗死,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生命安全均造成了严重的威胁;而早期的临床诊断工作,对于冠心病患者的防治有着重要的意义[2]。对此,文章所选80例冠心病患者入该院治疗的时间均是2017年6月—2018年6月份,旨在探讨将冠脉造影和冠脉CTA诊断方式应用在冠心病患者中的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次所选80例冠心病患者入该院治疗,全部患者都采取冠脉造影和冠脉CTA诊断。其中,参照组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在42~75岁,平均年龄为(53.45±2.28)岁;研究组男患者23例,女患者 17例,患者的年龄在 43~74岁,平均年龄为(54.72±3.36)岁;其中单支病变患者14例,多支病变患者16例;所有患者均经过临床检查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为冠心病,冠状动脉中存在一支及以上的管腔狭窄≥50%;且排除伴有严重肝肾功能障碍、1周内服用过降脂药、合并严重性贫血以及高血压的患者;所选患者与家属都对研究知情并同意,获得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两组人员的各项基本资料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诊断的方法

该次所选80例患者都先实施CTA的检查,在患者检查以前,需要常规口服β受体阻滞剂,旨在对心率进行调节,术前的第2天医务人员需要告知患者不可以再使用二甲双胍,同时将检查过程的正确呼吸方式告知患者,嘱咐患者检查以前需要空腹。诊断仪器是西门子SIEMENS64排螺旋的CT扫描机,在检查时取患者的仰卧位,经过肘静脉注射非离子型的对比剂,也就是350 mgI/mL碘海醇,注射速度是4~5 mL/s,在结束以后用同等速度注射生理盐水40 mL,然后实施扫描。具体扫描的方式如下:350 mA的扫描电流,120 kV的电压,旋转的时间是0.25 s,扫描的层厚为0.5 mm,扫描的时间为 5~8 s。

冠脉造影的检查如下:在实施冠脉CTA的检查以后2周,实施常规冠脉造影的诊断。基于局部麻醉的条件下选取上肢的桡动脉或是股动脉穿刺,把导管从导丝引导冠状的动脉口,选择性的注入造影剂,经数字减影(DSA)对显影过程进行观察与记录,检查的时间在20 min左右。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PS 21.0统计学软件对所涉及的所有资料进行最终的统计学分析和处理,用百分数(%)作为两组计数资料的表示方法,选用χ2检验作为检验方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80例患者采取冠脉造影检查显示,一共有110支病变,左冠的主支 25 支(-)、4 支(+);在左前降支有 13 支(-)、15 支(+);在左回旋支有 15 支(-)、13支(+);在右冠状动脉有 16 支(-)、12 支(+)。其中 44支发生病变(+),69 支没有病变(-)。

80例患者采取冠脉CTA检查显示,共有病变124 支,在左冠主支有 23 支(-)、3 支(+);在左前降支有 12 支(-)、13 支(+);在左回旋支有 16 支(-)、12支(+);在右冠状动脉有 24 支(-)、9 支(+)。 其中 37支病变(+)、75 支无病变(-)。

采取冠脉造影检查的结果显示,没有病变、发生病变情况与冠脉CTA检查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95 4,P=0.843 5 >0.05)。

两种检查结果中显示36支都是病变 (+)、70支没有病变(-)。两种检查方式的特异性是92.00%(69/75),检查敏感性时 81.82%(36/44),两种检查方式的一致性为90.25%。

3 讨论

在临床中,冠心病属于发病率与死亡率均较高的一种难治性疾病;患者的主要临床政委胸痛、胸闷、头晕出汗、呼吸困难以及恶心、呕吐等症状[3];同时还会伴有冠状动脉粥样斑化的破裂,从而加重患者冠状动脉的窄小程度,或是形成不同程度的血栓,对于患者造成了冠状动脉完全闭塞的威胁,进而导致患者出现心肌缺血与心力衰竭等情况[4-5]。而早期的临床诊断,能够及时发现患者的疾病进展,从而能够促使医师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为其制定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6]。在诊断冠心病患者过程中,一个金标准就是冠脉造影,然而,因为这种诊断方式时间比较长、创伤性比较大以及费用相对较高,在很大程度上会降低患者的接受度。近几年,伴随诊断技术不断发展,逐渐在冠心病患者临床诊断中应用多层螺旋CT的技术,这种诊断技术为非侵入性的创伤检查,可以确保临床诊断有效性,给临床治疗提供参考[7]。冠脉CTA属于无创检查的方式,其特异性与敏感性比较高,受到很多患者与医者的青睐。经过冠脉CTA能够对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进行判断,同时能够评估冠状动脉的介入治疗与冠状动脉的斑块情况进行评价,以便对冠脉动脉的走形异常以及起源异常进行评估,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8]。该次研究中显示,80例患者采取冠脉CTA检查显示,共有病变 124支,在左冠主支有 23支(-)、3支(+);在左前降支有12支(-)、13支(+);在左回旋支有16支(-)、12 支(+);在右冠状动脉有 24 支(-)、9 支(+)。 其中 37 支病变(+)、75 支无病变(-);采取冠脉造影检查的结果显示,没有病变、发生病变情况与冠脉CTA检查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在冠心病患者诊断中应用冠脉CTA诊断优势比较明显,具体表现如下:①冠脉CTA诊断冠脉的软斑块可以给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便医务人员制定冠心病诊断与治疗方案[9]。就冠心病发展、发生以及转归而言,整个过程发生一系列的原因,是因为冠状动脉的粥样斑块形成与冠状动脉的粥样斑块形成所致冠状动脉的管腔狭窄,并且能够方便医生按照血管狭窄情况、血管范围以及斑块性质给患者制定有效治疗方法,确保临床治疗有效性[10]。②冠状动脉的钙化发生基础就是动脉的粥样硬化,属于冠状动脉的硬化关键性标志,并且冠状动脉的硬化范围、硬化程度和钙盐沉积数量呈现出正相关的关系,因此经冠脉CTA的检查可以辅助钙化病变治疗,提高临床效果[11]。③冠脉CTA诊断对于冠心病伴糖尿病的患者冠脉血管介入治疗至关重要,虽然冠脉CTA能够给医师治疗提供参考,然而自身存在一定局限性,在某种程度上会影响了图像清晰度。④经冠脉CTA诊断,可以对心肌桥与冠脉开口的异常进行确诊,因为冠脉介入容易把心肌桥误诊成血管的狭窄,但是应用冠脉CTA的检查则能够将误诊率降低。

该次研究中显示,80例患者采取冠脉造影检查显示,一共有110支病变,左冠的主支25支(-)、4支(+);在左前降支有 13 支(-)、15 支(+);在左回旋支有 15 支(-)、13 支(+);在右冠状动脉有 16 支(-)、12支(+)。 其中 44 支发生病变(+),69 支没有病变(-)。80例患者采取冠脉CTA检查显示,共有病变124支,在左冠主支有 23 支(-)、3 支(+);在左前降支有12 支(-)、13 支(+);在左回旋支有 16 支(-)、12 支(+);在右冠状动脉有 24 支(-)、9 支(+)。 其中 37 支病变(+)、75 支无病变(-)。 田希存等人[12]选择 100 例冠心病患者采取冠脉CTA诊断与冠脉造影,得出诊断的特异性为93.00%,敏感性为85.00%,与该次研究结果一致。从研究结果中不难看出冠脉CTA无法保证准确度达到100%,因此冠心病在介入治疗时,需要充分考虑辐射的剂量,如果辐射剂量增多,在某种程度上会增加恶性肿瘤患病率,这就需要医务人员保证辐射最低的剂量。如果患者存在高危因素,可以适当实施水化的治疗,防止造影剂影响了患者身体指标,对患者的预后情况进行改善。同时需要对造影剂的肾病进行预防,体会患者合并肾功能不全,检查或者需要配合相应的治疗,对临床预后的效果进行改善。简言之,在冠心病患者采取冠脉CTA进行检查时,需要患者处在最佳的状态,同时确保操作人员有扫描的技巧,充分掌握处理的方法。

综上所述,将冠脉造影和冠脉CTA诊断方式应用在冠心病患者中,其诊断准确性都较高,并且二者一致性较高。冠脉CTA可以充分显示患者病支情况,有着方便与无创的特点,可以提升患者生活的质量,可在临床上推广。

猜你喜欢

冠脉造影斑块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颈动脉的斑块逆转看“软硬”
一篇文章了解颈动脉斑块
冠脉CTA在肥胖患者中的应用:APSCM与100kVp管电压的比较
256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冠心病诊断的应用价值
输卵管造影疼不疼
microRNA-146a与冠心病患者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
冠脉CT和冠脉造影 该怎样选
有颈动脉斑块未必要吃降脂药
输卵管造影疼不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