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工程预算管理预算问题及分析

2018-02-11程腾骆晓

中国房地产业 2018年12期
关键词:限额工程造价工程

文/ 程腾 骆晓

一、工程预算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许多工程项目都出现了追加投资的现象,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结算超预算。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缺乏综合管理意识

我国现行的预算管理大多是处于阶段性的管理模式,缺乏建设项目全过程综合管理的意识。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缺乏统一的造价管理目标和相互勾通,工程监理单位往往只局限于施工阶段的质量与进度管理,很少介入投资决策分析。设计单位在设计阶段虽做了工程概算甚至细化到预算,但由于缺少对设计方案造价指标的控制约束,导致设计保守、投资偏高。在施工招投标阶段,标底和标价估价不准,使得工程在实施阶段,或者由于资金短缺,或者成本管理不严,导致投资管理失控。

2.材料价格管理混乱

据统计,材料费约占工程总造价的60%~70%,因此,控制材料价格对有效控制和降低工程造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筑材料价格是由市场确定,随行就市,随着时间的推移,材料价格将会有进一步的变化。同时,市场激烈的竞争,带来了市场管理的混乱和建筑材料价格涨浮失控的现象,使得设备材料预算价格同结算相差较大。

3.变更随意性大

工程项目应该经过严格的可行性研究和投资额度的审批程序,其工程造价的控制该按批准的投资额度,把工程建设实施中各阶段的工程造价实际发生额度控制在限额以内,强调精心准备、科学合理地组织实施,严格地监控。但很多建设单位急于项目的开工,又没有做好必要的准备,对投资额度的要求,建筑标准的把握,设计深度的审查,招标文件和承包合同的合理与完善程度没有严格把关,造成边施工边变更,对施工中的工程想改就改,有的项目一改再改,对更改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没有监督,对更改造成的损失没有相应的责任制约。

4.工程预算没有考虑变更

工程预算无法预见诸如地质勘察资料、设计技术规范、设计标准、设计手段、建筑材料等客观条件对工程设计的影响和制约,另外,工程预算也没有考虑现场签证,如:土方坍塌、地下障碍、基坑排水、文物、自然灾害等,致使结算超过预算。

5.定额的限制

随着地区建筑市场的壁垒的打破,异地承揽或跨行业承揽建筑工程设计、施工的单位和企业逐年增多。但是我国各地区、各行业现行的预算定额、取费基础、取费标准和预算编制的规定有所不同,而一些跨地区跨行业承担建筑工程设计与施工的企业又不了解工程所在地的有关规定,致使在实际编制工程预算中经常出现差错。

二、加强项目工程预算管理的对策

要使建设工程造价预算得到合理确定,有所控制,就必须在基本建设领域全方位加强工程造价预算管理。

1.工程设计阶段的预算管理

(1)认真审查图纸,审核图纸是否能够满足工程预期功能,是否有超标准使用施工材料的情况。特别是对于总平面布置图,要了解工程全貌,应及时了解设计人员意图及图纸表达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及时发现设计问题,把浪费情况从源头就得以控制。

(2)为了去除人为扩大设计规模与冒算的费用,规定设计概算须经过工程标准定额造价管理站和建行等全面审定,以确定的投资限额作为取费基数。

(3)鼓励设计人员,对于优秀的设计图纸,给予适当的奖励,以提高企业对预算工作的重视程度。

(4)限额设计是工程建设过程中行之有效的控制方法,也是控制投资规模的有效措施之一。即按批准的设计任务书和投资估算,按照批准的初步设计总概算,控制施工图设计。利用价值工程的原理对工程造价进行分解,合理地确定设计方案。因此,需组织有关部门,按 建筑的不同类型和规模,制订出适宜的限额设计标准,作为设计部门的“参考表”。当然限额设计不能一味地考虑节省投资。而应尊重科学,尊重实际,在实行限额设计的同时注重优化设汁,兼顾功能提高。

2.施工阶段的预算管理

(1)对工程预算人员的资质进行严格审查,对没有能力进行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监督的建设单位,应委托有能力的部门代理,最好是成立一个建设监理组织。加强对施工技术管理人员的经济意识教育和经济理论学习,要求预算管理人员,不仅要懂工程预算,还要懂技术、懂管理、懂法规、懂经济。

(2)施工过程中,加强合同管理、设计变更的管理是投资控制重点。为了避免以后在结算时,因对合同条款不明确而产生纠纷和不应论建筑工程预算管理有的赔偿。在签订工程施工合同时,应对每项合同条款要透彻理解,对可能发生的分歧和费用索赔问题做全面而充分地考虑。为了避免出现竣工结算价与估算价之间出现过分悬殊的局面,对于工程变更,要及时做好记录,按时编制出详细的月工程预结算书,对合同控制数产生的价位偏差提出分析依据,以便业主及时了解和调整投资偏差的幅度。

(3)加强施工现场造价的控制管理。在工程开工前,现场管理的施工人员必须全面了解施工现场的情况,对施工、技术、经济要全面了解,并且要加强如下几个方面的控制:加强工程进度管理;加强质量管理,实行施工现场责任制;做好现场施工记录及现场签证控制;加强施工材料和机械的合理利用及管理。

(4)提高索赔意识,分清索赔类型。合理进行索赔。

(5)建立一套能进行搜集、传输、加工、保存、维护和使用的系统,既由定额管理系统、价格管理系统、造价估价系统和造价控制系统组成,以提高成本预算管理的效率。

3.工程款结算时的管理

预结算工作完成后,提高预算的准确性,加快工作进展,能有效避免多算、漏算、重算。工程竣工决算时坚持按合同办事,必须严格控制除工程预算外的费用,一律核减以下费用:未按图纸要求完成的工作量及未按规定执行的施工签证、凡合同条款明确包含的费用,属于风险费包含的费用,未按合同条款履行的违约等。

4.建立健全内控制度,强化建设资金监管建立相关的财务内控制度,并认真贯彻执行,使全体成员能熟悉各项内控制度,参与到内控中来支持财务工作,协助财务监督管理,才能使建设资金安全、合理、有效使用。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强化建设资金使用的控制和约束。

5.加强对建设项目经济效益、财务效益的预测分析和评价,建立健全一套完整的评价分析指标体系。

结束语:

总之,建筑工程预算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因此,造价预算人员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一定要找到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的新途径、新方法,并抓好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以确保工程造价得到有效控制,顺利完成工程建设目标。

猜你喜欢

限额工程造价工程
曲靖市“十三五”期间森林采伐限额执行问题与对策
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与实践举措
工程造价管理控制探讨
如何加强工程造价管理有效的控制工程造价
子午工程
支付限额对网购毫无影响
工程
工程
工程
对工程造价进行审计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