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门诊患者实名制管理的探索

2018-02-11代桂芝米敏邹惠祥

智慧健康 2018年5期
关键词:门诊患者实名制挂号

代桂芝,米敏,邹惠祥

(德阳市人民医院,四川 德阳 618000)

0 引言

为了有效推进门诊患者实名制管理发展进程,在提高认知的同时,也要顺应管理改革的时代要求,并且积极践行系统化的监督管控措施,充分发挥其运行优势,为医疗服务体系升级奠定坚实基础。

1 门诊患者实名制管理的必要性

第一,门诊患者实名制管理能有效减少“倒号”等行为,由于我国存在医疗资源不均匀的现状,因此,优势资源集中且专家号稀缺的医院会存在供不应求的问题,看诊需要预约挂号,这就滋生了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专家号”倒卖活动从中牟利,造成患者合法权益受到侵害[1]。而进行门诊患者实名制管理能有效保证建卡挂号的规范性,尤其是一些综合性三甲医院,这种有序的管理机制能最大化满足需求。

第二,门诊患者实名制管理能助力健康档案的落实。在门诊患者实名制运行过程中,患者需要出示身份证进行挂号就诊,身份证是独立且唯一的,挂号的同时就相当于患者已经登记在案,形成了专属于自己的健康档案,若是后续再产生就医情况,医生就能对患者的病史以及诊断经历进行汇总,了解患者的用药情况和过敏史,为更好地开展相关诊断提供保障[2]。

第三,门诊患者实名制管理能最大化满足患者的合法权益,有些患者为了费用报销等会伪造个人身份或者是冒用他人身份,若是出现医疗纠纷就会导致法律管理不能有序开展。而利用门诊患者实名制管理,能从根本上约束实体权利。

第四,门诊患者实名制管理能一定程度上强化医疗保险的覆盖率,患者需要提供自己的身份证明,这就使其无法盗用其他人的医疗保险身份,能为国家医保资金管理提供保障,并且优化了监管监督的实效性水平[3]。

2 门诊患者实名制管理存在的问题

尽管各级政府和地区管理部门能认识到门诊患者实名制管理的时代必要性,也开始了大规模的整改以及制度管控,但是运行过程依旧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相关部门建立健全统筹性较好的管控措施[4]。

2.1 挂号难问题无法根除

医疗资源的差异化分布导致患者就医需求无法得到全面满足,不仅仅是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也是因为医疗管控体系。尽管门诊患者实名制管理能有效减少不法分子的倒号问题,却无法从本质上改善挂号困难的问题,依旧存在患者想看病不能预约挂号的窘境[5]。

2.2 隐私保护问题

在相关法律法规项目中,已经对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保护患者隐私进行了明文规定,但是出于工作需求,医生还是需要集中了解患者的家庭情况、就医情况、个人史以及生育史等[6]。而门诊患者实名制管理不仅需要患者向医生透漏相关信息,还需要在挂号时就表明所有的身份信息,这就使得一部分有特殊情况的患者不愿到医院就医,也导致了游医就诊增多的问题。

3 门诊患者实名制管理的优化措施

为了全面提升管理工作的实际效果,要积极建立健全统筹性管理标准,有效开展门诊患者实名制管理工作[7]。

3.1 明确工作目标

在建构门诊患者实名制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其最根本的目标就是为患者提供更加健全有效的医疗服务项目,实现患者实名制建卡以及实名制挂号的目的,真正完善实名制就诊管理流程,提高患者健康信息档案的综合水平。基于此,就要结合这基本的管理目标开展相应的管理工作,无论是对患者的健康管理还是健康教育,都要围绕管理目标和工作要求有序开展,确保监督管控策略能贴合医疗管理情况,落实就医管理工作要求,一定程度上保障患者的合法权益。另外,要集中管控信息隐私监督工作,为医药卫生政策的有序推进奠定坚实基础。这就需要医院各个部门精诚合作,形成统一的管理整体,从根本上完善门诊患者实名制管理工作的细节,确保监督管理、信息维护、隐私保密工作等模块化工作项目能串联为就医管理体系的整体,从根本上提高综合性医院的整体水平。

3.2 整合改革思路

在门诊患者实名制管理工作运行的落实过程中,要建立健全系统化的工作程序,为患者提供一站式服务,在详细登记患者个人档案的同时,也要结合实际情况建立相应的个人账户,并且保证日程化管理工作的完整程度和实效性。

首先,门诊开展全面的调研分析工作,并且将身份证号作为唯一标识码,将身份证号和门诊就诊号以及住院就诊号进行连接,形成一号查询。其次,要将个人信息、就诊记录以及住院记录进行统筹性管理。医院在挂号窗口设置身份证读卡识别仪器,确保患者能直接进行建档挂号,形成了更加有效的自助化服务体系,能在提高信息准确性的同时优化工作效率,也为患者提供更加便捷化的服务。

3.3 完善实施方案,大力推进实名制管理

在制定门诊患者实名制管理方案后,确定工作的基本流程,并且结合方案制定相应的运维管理机制,有效整合其运行需求,确定适用人群以及项目实施步骤,对重点环节进行重点监督管理,完善调研准备和启动试行工作的基本情况,从而为全面推广提供保障。另外,在安全监督管理项目中,也要着重减少安全隐患问题,为门诊部门协同信息管理提供保障,尤其是要对挂号岗位进行教育指导以及权限设定,避免患者的信息出现泄漏。

3.4 信息系统干预

长期以来,我院通过人工方式推行实名制管理效果并不是非常理想,办理就诊卡随意性大,实名制管理推动的难度较大。在信息部门的干预下,办理实名制就诊卡均需要有效身份证件,输入正确的身份证信息及电话号码才能办理成功,因此,凡是需要使用预约挂号的病人,都均需要实名制就诊卡,才能完成挂号工作。

3.5 实名制就诊卡与临时卡功能区分

拓展实名制就诊卡的功能主要是在预约挂号的基础上,对于需要办理病情证明、病假证明等医学证明的人群,相关人员需要持实名制就诊卡,否则不予办理,这一举措推动了实名制就诊的开展。临时就诊卡仅限于当日挂号,不予办理相关的医学证明。

3.6 强化舆论宣传

门诊患者实名制管理在运行过程中,患者出于隐私保护还是会存在疑虑,因此,医院要积极进行舆论导向管理,利用各种信息传递平台宣传实名制管理的重要意义,保证患者能从根本上了解到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的优势,从而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依从性。通过网络平台、报刊、专栏、口头宣教、下社区宣传等方式,能在提高宣传力度的同时,强化患者的认可度和配合度[8]。

4 结语

总而言之,在智慧化医疗项目不断发展和进步的背景下,转变传统就医管理,建构完整的门诊患者实名制管理体系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也是提高医疗管理水平和完善规范化程度的重要举措,能从根本上保证患者群体的利益。

[1] 何晓俐,马洪升,陈可欣,等.门诊患者对医院实名制预约挂号知晓状况调查[J].护理学杂志,2016,25(17):48-49.

[2] 陈妙琴.门诊患者实名制预约挂号服务的调查探索[J].医药前沿,2013(23):356-357.

[3] 何谦,廖清书,刘建萍,等.门诊患者就诊流程现状调查分析与思考[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5,2(01):92-93.

[4] 张龙妹,李佩玥,沈芳英,等.门诊预约患者满意度问卷调查的应用和效果评价[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6(01):132-134.

[5] 黄东红,任晓华,夏大,等.益阳市基层医疗机构门诊患者对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满意度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40(12):1377-1383.

[6] 李娥,邓跃碧,张妮,等.儿童医院门诊实行多平台实名制付费预约挂号的效果探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06):118-119.

[7] 马迪,徐奕,熊丽霞,等.社区妇女与妇科门诊患者宫颈癌及其筛查认知情况比较[J].护理学报,2015,17(12):1-4.

[8] 赵影,祝友元,潘毅慧,等.社区门诊患者签约家庭医生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4,15(10):1151-1153.

猜你喜欢

门诊患者实名制挂号
COVID-19疫情下某三甲医院1066例发热门诊患者临床资料分析
探讨提升门诊患者满意度、改善分诊导诊护理服务的方法
青岛市构建农民工实名制管理系统
移动“黄牛”
实名制验证快速闸机通道及其发展趋势分析
快递实名制怎样才可行?
实名制
昆明地区571例门诊患者HPV感染情况分析
挂号中介服务“赔本赚吆喝”
门诊患者用药安全管理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