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今词义异同研究综述

2018-02-11

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古义新义古代汉语

刘 畅

(沈阳师范大学 文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4)

一、古义与今义的概念

关于古义与今义的概念,根据赵克勤先生在《古代汉语词汇学》中所阐述的,我们可以将其概括为“不管是上古、中古还是近古所产生的意义,只要与今义不同,都可称为古义”,而今义主要指“词的现代意义,也包括词的近代意义,有时候也包括近古、中古甚至上古所产生的意义”,因为有些词的古义一直流传到现今,还被人们使用着,所以便成为了今义。

从以上对古义与今义概念的阐述中,我们不难发现,古义与今义之间并不是完全相异的,因而为了更好的学习古代汉语的相关知识,了解二者之间的关系就显得十分重要了。因此,本文综述了在相关的古代汉语书中,各家对古今词义异同所持的相关观点,并在文章的最后阐述了自己的看法。

二、古今词义异同的三种情况

关于古义与今义的异同,学者们的观点基本保持一致,即认为古今词义有三种情况:一是古义和今义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并没有发生变化,例如“牛”、“笑”、“大”、“小”等一些词。二是古义和今义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意义已经完全不同了,例如“抢”,古义是“用头撞地”,今义是“抢东西”。三是古今词义有同有异,如“痛恨”,古义是“痛心和遗憾”,今义则为“仇恨”,二者在意义上有一定的相关性,但又不完全一致。

三、造成古今词义异同的原因

关于造成古今词义异同的演变原因,不同的学者持有不同的看法。本文就以几本相关的书籍为例,对其进行了研究与分析。

王力在《汉语词汇史》中提到词义变化的三种方式:一是词义扩大,二是词义缩小,三是词义的转移,而转移又可细分为引申(这种引申的意义既不属于扩大,也不属于缩小,才认为是转移一类的,如“玄”本义是天青色,后引申为玄妙,天青色的意思就消失了)和词义的轻重变化(如“恨”,古义指“遗憾”,今义指“怨恨”)。

我们在这里认为王力先生把转移分为引申与轻重的变化,是有些不恰当的,因为转移侧重指由一个词义完全演变成了另一个词义,而词义轻重的变化,则是侧重指一个词词义的程度轻重的变化,两者的侧重点不同,所以不应是包含关系,而应该是平行关系,即词义轻重的变化,应该列为词义变化的第四种方式。

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和古代汉语教研室编著的《古代汉语》,把词义发展变化的情况具体概括为四点:其一是新义的产生和旧义的消亡,如“履”,先秦是动词“踩”的意思,战国末期才有了“鞋”这个新义,又如“武”,本义为武力征讨,后引申出“足迹”,现在“足迹”的含义不见了。其二是词义深化,指词所表示的客观事物在不变或基本不变的情况下,由于时代的发展和人们认识的深化,使得词的内容发生了变化,如“烛”原本指手持的火炬,后来演变为我们今天所说的蜡烛。其三是词义范围的变化,包括扩大、缩小和转移。其四是词义色彩的变化,主要指褒贬的转换。殷国光在《古代汉语》中,对古今词义演变方式的阐述与以上四点基本相似,即认为词义演变的方式包含新义的产生和旧义的消亡;词义范围的变化(扩大、缩小和转移);词义色彩的变化(褒贬的转换)。

对于以上观点,笔者认为新义的产生和旧义的消亡,是可以归于词义范围变化这一项中的,因为新义的产生实际上就是词义范围的扩大,而旧义的消亡实际上就是词义的缩小。词的深化同样可以归入转移这一项中,还是以“烛”为例,虽然它不论古代还是现代,都是一种照明工具,但是它所指代的东西从古今来看,还是有了一定的差异的,所以它可以归入到转移这一类中。

程观林的《古代汉语》中只提到了词义范围的差异,包括词义的扩大、词义的缩小和词义的转移,以及感情色彩的变化,包括褒义和贬义。王保才在他的《古代汉语》这本书中也持有这种观点。荆贵生在其《古代汉语》中也认为词义演变的方式,包括词义的扩大、缩小、转移和感情色彩的变化,只不过他并没有把前三种方式概括为词义范围的差异而已。

董志翘和杨琳的《古代汉语》也提到词义变化分为三种方式,一是词义数量的增减,如“青衣”本来用来指帝王和后妃的春装,汉以后由于青衣多为卑贱人所穿的衣服,因而其成为侍者的代称,南北朝后又产生了指代官府役吏的义项。“朋”原指志同道合的人和货币单位,现只有朋友的意思了;二是指称范围的调整,包括词义的扩大、缩小和转移;三是感情色彩的变化。持有相同观点的学者还有郑振峰、李索、武建宇等人。

上面所提到的词义数量的增减,我们认为其可以理解为词义范围的扩大和缩小,所以词义数量的增减实际上也不用单列成一项,直接归入到扩大和缩小中就可以了。

赵世举、李运富二人在其著作《古代汉语》中,提到了词义变化的三种方式:一是范围不同,包括词义的扩大、缩小以及转移;二是感情色彩不同;三是意义程度不同,即指词义轻重的转化,如“恨”“怨”等词。

蒋冀骋、黎千驹在《古汉语教程》中认为词义的演变有以下几种方式:词义的概括(又可称为扩大)、限制(又可称为缩小)、转移、易色(又可称为褒贬)、词义程度的轻重、词义有所侧重,如“售”,古今都指“卖”这个意思,但是古义强调结果,今义强调动作。持有相同观点的学者还有王宁先生,她在其著作《古代汉语》中指出,词义的演变方式包括广度宽窄差异(即指范围的大小),程度深浅的差异,色彩褒贬的差异,词义特点的差异。

赵克勤的《古代汉语词汇学》把古今词义演变的几种方式,概括为词义的扩大、词义的缩小、词义的转移、词义的贬降与扬升(主要指感情色彩的变化)。

蒋绍愚的《古汉语词汇纲要》把词义演变归结为两种方式:一种是理性上的,这里面又可详细分为七类,一是引申,蒋绍愚先生又把词义的扩大、缩小和转移也都包含在了词义的引申之中;二是相因生义,指的是甲词有ab两个义位,乙词只有一个义位,但因乙义和甲a义同义,所以乙也产生了和甲义相同的b义,或者甲有两个义位ab,乙只有一个义位,但因为乙和甲a是反义,所以乙词也逐渐产生了和甲b相反的义位;三是虚化,指的是实词的词汇意义逐渐消失,最后变成表示语法关系的虚词,如“和”原是动词表示“搀扶”,后变成了连词;四是语法影响:有些词经常处在某种句法位置上,因而取得了新意义或者是某些词经常用于使动,逐渐形成了一种固定的词义,如闻:听到→常用于使动→报告;五是修辞影响,主要指修辞中借代的影响,如古代常用“木”代“棺材”,所以先秦木就有了棺材这样一种固定的意义了;六是减缩,指原来由一个复合词或词组表达的意思,变成由其中的一个词素或字来表达,如“生”本义是生长,现在可以指学生,这个词义的产生是由于古代文言文中生曾是古代儒生的缩写;七是社会原因,如“寺”本义是官署之义,后变成佛寺的意思,因为汉明帝时有一僧人自西域以白马驮佛经而来,舍于一个名曰鸿胪寺的中央机构,后来就创建了一个名曰白马寺的佛寺,从此佛寺都以寺名。另一种是感情意义上的变化,包括褒义词、贬义词、中性词之间的相互转化,以及词义轻重之间的变化,如“购”,古义指“用重金购买”,今义不再特殊强调重金购买了。

综上所述,除了蒋绍愚的《古汉语词汇纲要》这本书外,其他学者的著作在对古今词义演变的方式的概括上,大多数都包括了词义范围的变化(扩大、缩小、转移)和感情色彩的变化这两点,而其中扩大、缩小、转移和感情色彩的变化这四点,最早又是由德国的语言学家赫尔曼保罗在19世纪后期提出来的,传播比较广泛,在我国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很多学者都采纳了这种观点。

在古今词义演变方式上,我们比较赞同蒋冀骋的观点,即词义的演变方式应该分为四种:即词义范围的变化、感情色彩的变化、词义轻重的变化和词义侧重点的不同。但是其中有几个问题值得注意,一是词义范围的变化,有时和感情色彩的变化在划分上会产生歧义,比如说“宫”原来指房屋,现在是指宫殿,有人就认为它不属于词义范围的缩小,可以归为感情色彩的变化中去。又如“朕”,原来卑贱和尊贵的人都可成为朕,现在朕是皇帝的自称,有人就认为它是属于词义缩小,又有人认为属于感情色彩的变化。二是有些词经历了扩大,又经历了缩小的过程,如“齿”原指“门齿”发展成“门齿”、“大牙”、“年齿”的意思,最后又指“门齿”、“大牙”,那这种情况是归到词义范围的扩大里还是缩小中,就有争议了。而这样的一种争议,对于古代汉语的教学来讲,也造成了一种混乱。所以在关于古今词义的异同上,需要我们理清每个词在各个时间段上,具体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比如说某个词到底是扩大了,还是经历了先扩大又缩再扩大的过程等等,当然这是一个很大的工程,还需要我们后人不断的细致研究,才能有所成果。

猜你喜欢

古义新义古代汉语
如何学习掌握古代汉语词义*——何九盈先生《古汉语词义丛谈》评介
冬之光
旧裙新义
对师范学校古代汉语教学质量的提高探讨
课内文言文复习之《〈论语〉十二章》
从异解看成语新义的形成
“奇葩”一词的发展变化及原因
《古代汉语》课程教学中的问题及策略
古代汉语教学的困惑与思考
发皇古义 融会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