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桃树细长主干形栽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8-02-11陈联云

乡村科技 2018年21期
关键词:细长疏果树梢

陈联云

(重庆市忠县白石镇农业服务中心,重庆 404300)

桃树细长主干形是一种高光效、省工、高产树形,在桃树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利用该树形,桃树生产可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 整形存在的问题

1.1 主干东倒西歪

经调查,一是栽植时树干没有栽直,出现树干生长严重歪斜的现象;二是幼树生长期不立支杆和拉丝。以上情况均会导致主干歪斜。针对此,栽植时应将树苗栽直,栽后立竹竿或其他支柱,将苗扶正。

1.2 主干过细

主干过细的原因是缺少辅养枝。因此,树体长到一定高度后,在秋季,可在树体中上部适当留一两个大枝,在主干达到所需粗度后,及时疏除。

1.3 幼树成形缓慢

原因是建园时用的苗木较弱或过弱,主干上抽生新梢少,后期易形成粗大的侧枝,难以培养成良好的细长主干形。针对此,对过弱的成苗要在基部留3个芽重短截,作为芽苗使用,并按芽苗整形方法进行整形。

1.4 树体上强下弱

一方面是由于树体定形预留的果枝比较大,从而造成整体留果量偏小;另一方面是对桃树整体的控制管理不足,没有对顶端的新梢进行及时控制,导致出现上强下弱的现象。针对此,首先是在疏果的过程中需要按照层次预留果实,下部少、顶部多;其次是在冬季剪枝时需要保留顶部比较细小的枝条,保留下部比较粗壮的枝条,选取部分小枝条来作为基部结果;最后是对顶端出现的新梢要进行行之有效的控制。

1.5 细长主干形变成纺锤形

细长主干形与细长纺锤形的最大区别是前者是两级结构,即在主干上直接着生结果枝和新梢,一般不留三年生枝,也没有结果枝组,树冠冠小。而后者的结果枝主要着生在侧枝上(主干上也有少量),属于三级结构,树冠较大。在生产过程中,对于新梢控制不及时或不到位,或选留果枝较粗,容易出现结果枝过大变成枝组,冬季修剪时主干上优质果枝又较少,不得已在主干上保留较多的结果枝组,从而变成了细长纺锤形。

为改善该现象,对当年新梢及时扭梢,使其水平或略下垂。进入盛果期后,需要及时控制果枝上的新梢,在一定程度上遏制其快速生长;为避免顶端优势,对较粗果枝拉枝,使其保持下垂,防止果枝前部冒条,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其基部发枝。冬剪时疏除过大枝组。

2 修剪中存在的问题

2.1 扭梢失误

笔者结合自身经验发现,扭梢时经常出现3种问题。一是扭梢不及时。由于没有合理把控扭梢时间,导致错过了最佳扭梢时间,从而导致桃树出现斜向或者直立增长过快的现象,历经一年生长很容易产生下垂现象,向上的新梢生长比较旺盛,影响了桃树的整体采光性能。二是扭梢方法运用不当。对于扭梢而言,重点在于“扭”,而不是“折”。而在实践过程中由于方法运用不当,经常出现树梢折断的现象。三是扭梢力度过大。通过调研发现,桃树扭梢中经常出现新树梢下垂严重的现象,之所以产生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扭梢过程中对力度控制不当,出现了“大力出奇迹”的“倒栽葱”怪相,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整体的采光性及通光性。

针对上述问题,扭梢的最佳时机应控制在桃树新梢长至30~40 cm时,此时进行操作可以更好地控制树梢的生长,促进花芽分花[1]。正确的扭梢方法是用食指及大拇指来对树梢进行旋转,方向为逆时针,当转动过程中发现木质层受到损伤时,用食指快速顶住树梢,并用按压的方式使得树梢保持下垂或者水平状态。此外,还可以从新梢长出部位的基部开始,进行向外拿捏,使新梢呈微微下垂的状态。有时扭梢后,部分新梢还会出现恢复原位的现象,需要进行二次扭梢。

2.2 新梢控制不及时

生长期的新梢控制是细长主干形桃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直接关系到桃树的种植效果。处于生长期的桃树,在长出新梢的过程中如果不注意进行及时有效的控制,容易导致新梢旺长,造成满树大枝、新梢粗壮,难以形成细长的果枝,甚至导致栽培失败。因此,唯有对新梢进行有效控制,才可以保障果实的品质,获得良好的栽培效果。

针对此,在第1年,当新梢长度在30~40 cm时,应及时扭梢,个别强旺新梢要留两三片叶重摘心;树高1.5~1.6 m,全树有20个左右新梢时,应及时喷多效唑控制。在第2年,当下部果枝上的新梢长度在15~20 cm时,要喷施一次PBO150倍液或多效唑200~250倍液(但不能喷上部新发的中央领导干部分),以控制果枝上的新梢生长过快;对果枝背上发出的过旺的直立新梢,可将其疏除;对严重影响光照的新梢适当疏除。对没有留果枝的树,当新梢长度达30 cm时,除扭梢外,应及时喷多效唑控制新梢生长,促其成花;控制过晚致使新梢已过粗过长的,可全部留两三片叶重摘心,待二次梢长至30 cm左右时再扭梢控制[2]。第3年以后,当新梢长至10~15 cm时,及时喷多效唑控制,从早入手,防止旺长;对个别强旺新梢重摘心。

2.3 夏季修剪不当

一是疏枝过重。调研发现,在早熟品种采收后,往往对结过果的果树进行砍伐,造成根系大量死亡,导致叶片发黄发枯,如果遇到雨季,长期的土壤高湿现象很容易引起树叶发白、落叶甚至削弱树势。修剪较重的,对所留新梢造成二次副梢像鱼刺一样一排排发生,严重影响花芽的形成。为保障新梢的生长,在冬季应科学进行疏枝,并注意基部留芽;同时去除一部分坐果相对较少的果枝;早熟品种采收后,对密度大的树枝进行疏剪,适当回缩一部分,同时预留一些相对细长的枝条,作为下一年的结果枝。

二是对新梢进行推平头式重短截,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预备果枝的有效培养,从而对年产量产生负面影响。针对此,应根据树势对旺梢进行摘心,中庸生长的新梢任其生长;过旺树适当留几个旺梢任其旺长,以释放肥水。

2.4 盲目短截果枝

一些果农在冬剪时经常出现短截果枝的现象,导致果枝上的优质花芽被剪掉,致使树体旺长,结果外移,树冠扩大。针对此,修剪时应采用长枝修剪的方法,对所有的枝条进行长放;对于已经进行短截的果枝,应加强树体的管理,培养好结果枝,从而为冬剪奠定良好的基础。

3 花果管理

3.1 不及时疏果

不及时疏果容易造成果实数量少且整体个头偏少,影响整体生产效益。因此,冬剪时留果枝要适量,坐果后及时疏果,大果型品种每个果枝留约2个果,中果型品种留约3个果,小果型品种留四五个果[3]。

3.2 不跟进疏空枝

这种情况十分容易造成主干上留枝量过多,主干及果树基部难发新梢,给桃树管理带来了重重困难。针对此,应在花后及时疏去未坐果的空果枝和坐果极少而周围果枝较多的果枝,充分利用资源。

4 梨小食心虫危害严重

梨小食心虫主要为害桃树的新梢,容易造成新梢顶端死亡,造成延长头失去顶端优势,其下的新梢长势过旺,影响树形培养。

针对此,应注意前期防治,降低害虫数量,以防后期成灾;在新建桃园时,选址要科学合理,远离梨园;发现受害新梢后及时剪除,并采用无害化处理或者统一填埋的方式进行集中处理。

猜你喜欢

细长疏果树梢
不同化学疏果剂对富士苹果疏除效果及品质的影响
不同疏花疏果剂处理对蜜脆苹果的疏花效果
带扰动块的细长旋成体背部绕流数值模拟
科学疏果 葡萄高产
松鼠如何在树梢间奔跑
看,风吹过树梢
树梢上的月亮
正交车铣细长轴的切削稳定性研究
基于细长管两端螺纹加工的车床改造技术及应用
树梢“霹雳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