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玉米种植效率的技术途径研究

2018-02-11郭旭晗

乡村科技 2018年21期
关键词:玉米种子农作物机械化

郭旭晗

(东明县马头镇人民政府,山东 东明 274507)

玉米属于我国乃至世界各国比较重要的农作物之一,既是人们比较喜欢的食物,也是推动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产品。玉米在我国的种植面积较大,种类较多,产量也较高,因此,做好玉米种植工作可以有效推动我国农业的建设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基础性意义。实际上,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与玉米生产水平有着密切的相关性,要想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农业生产效率,就需要利用新技术来提高玉米产量。

1 我国玉米种植现状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随着国际形势的日趋严峻,对粮食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唯有大力发展农业,并借助新技术才可以有效推动我国农业发展,从而跟上世界经济的发展步伐。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只有提高自己的粮食储备量,完全自给自足,才能不断提高本国在国际上的地位。种植玉米,不仅可以收获经济效益,而且能够进一步推动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当前的形势来看,要重视玉米种植业的发展,对其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究,并借助新技术来有效提高玉米种植效率,以更好地推动我国玉米种植业的发展。通过分析我国玉米种植现状可以发现,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1 玉米种植技术落后

如今,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在各个行业都得到了广泛应用。农业领域,也可以借助科学、合理的新技术改善现有的农业种植现状,使广大农民靠天吃饭的问题得到有效改善。然而,目前玉米种植新理念还不够成熟,且部分农民并未意识到先进技术的重要性,导致他们还在继续沿用传统的玉米种植技术,这样不仅会影响玉米产量,玉米质量也会受到一定影响。

1.2 用地规模较大,但是效率较低

目前,我国种植玉米的面积较大,但玉米种植效率却不高,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较多,如高产栽培技术应用不到位、玉米种植机械化程度不高、农民对土壤土质不够了解等。

1.3 重视程度有待提高

虽然我国高度重视玉米种植,并构建了人造卫星系统,利用卫星技术将玉米种子送至外太空开展试验,以提高玉米产量。但大多数农民不重视玉米种植技术,更多地关注玉米种植所能获取的经济效益,从而导致农民缺乏对玉米种植经验的深入研究或总结,不利于玉米种植效率的有效提升。

2 提高玉米种植效率的技术途径

2.1 高产栽培技术

通过对各农作物的种植情况进行分析可以发现,高产栽培技术属于较重要的一项关键技术手段。栽培技术对于农作物生根发芽及后续的生长至关重要,借助先进的栽培技术可以使农作物产量得到有效提升。在玉米种植过程中,如果栽培技术差或缺乏先进的栽培技术,会对农作物的生长产生不利影响,影响玉米种植的最终产量。所以,为更好地满足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需要对新技术进行研发,从而有效提高玉米的种植效率。实际上,栽培技术是否先进需要结合我国的基本情况和玉米种植效果来判定。与国内玉米种植技术相比,国外的玉米种植技术发展时间更长,我国可以对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经验进行借鉴,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借鉴需要与我国的土壤环境、水利因素、气候因素等因素相结合,只有这样才可以实现对玉米种植新技术的有效利用,进而提高玉米种植效率[1]。因此,在玉米种植方面,引进先进的技术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高产栽培技术,以提高玉米种植的整体质量。

2.2 玉米品种改良技术

目前,为提高玉米种植效果,我国已开始对农业科学技术进行研究,玉米品种改良技术是其中比较关键的种植技术。通过相关研究,已经有一大批新玉米种子被种植,不仅提高了玉米的种植效率,还有效提升了玉米种子自身抵御病虫害的能力,进而为提高玉米种植效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利用玉米品种改良技术需要考虑我国玉米种植的土壤、生长环境和气候条件等因素,以有效提高玉米种子的成活率,进而使玉米种植效率得到有效提升。例如,四川省对玉米种植新技术进行积极的创新和研究,并对当地的气候、温度和深度等条件进行分析,以此有针对性地筛选和培育种子,并按要求对其进行种植,从而有效提升了玉米种植效率。在玉米种植中应用玉米品种改良技术,可以使种子更好地适应当地的种植环境,这样不仅可以提高玉米种子的适应性和成活率,而且还可以有效提高玉米的种植效率。

2.3 密植技术

要提高玉米种植效率,就需要科学、合理地选择玉米种植密植技术。通常情况下,在玉米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确保其拥有足够的水分、养分、阳光等,科学、合理地应用密植技术,这样能够为玉米的正常生长发育提供所需要的“物质保障”,进而有效提高玉米种植效率。玉米植株的间距过小,将会导致土壤和周围环境为玉米成长提供的水分、养分、光照等无法满足玉米正常生长和发育的需求,难免会出现玉米粒不饱满等现象。反之,如果植株间距较大,不仅会造成资源浪费,而且还有可能因为植株数量减小,而降低玉米的总产量[2]。因此,要使玉米的种植效率得到有效提升,则需要对密植技术给予科学、合理的应用,并结合实际情况对玉米植株间距进行有效的调整,这样不仅可以保证单株玉米的健康生长,而且还可以有效提高玉米的种植效率,提高玉米的总体产量。近些年来,我国对玉米的种植株距进行了深入研究,获取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提高了玉米种植效率,推动了我国玉米种植业的发展。

2.4 病虫害防治技术

病虫害防治技术对于玉米种植是比较关键的一项技术,借助病虫害防治技术不仅可以降低病虫害对玉米造成的损失,还可提高玉米的种植效率。目前,病虫害防治技术主要应用在种子栽培和后期防治2个阶段,技术专家需要对整个种植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病虫害种类进行综合分析,以便采取针对性的病虫害防治技术,进而达到预期的病虫害防治效果。种子栽培前,可以借助新技术先对玉米种子进行有效处理,尽可能培养出无菌种子,有时还需要给优质的种子拌上适量的防虫农药,以避免玉米种植播种后染上病虫灾害,有效提高玉米种植效率。在玉米种植的后期防治阶段,农民需结合多年的种植经验,对农药进行配置,并定期喷洒,以防止病虫害的发生。

2.5 玉米种植机械化技术

农业机械化技术通常是指在农作物种植和管理过程中,让机器来代替人工作业,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减少农业劳动者的工作量和负担,而且可以提高农作物的种植效率。将农业机械化技术用于玉米种植可以降低劳动者的劳动强度,有效节约玉米种植时间,确保玉米的整体种植效率及农作物的整齐度,提高后续的管理效率。玉米种植机械化主要涉及整地机械化、栽植机械化、播种机械化、收获机械化等方面,其中整地机械化主要指在种植之前,借助机械设备对种植土地进行翻耕,从而为玉米种子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3]。栽培技术和播种技术则是在玉米种植过程中,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玉米品种,对玉米的种植深度进行有效的调整,从而提高玉米的出苗率。收获机械化主要是在玉米成熟后借助机械设备对其进行收割,从而降低劳动者的劳动强度。与人工作业相比,利用机器设备可以有效提高种子种植的准确率,从而有效提高玉米栽培的效率。玉米种植机械化技术的应用可以确保玉米栽培具有时间统一性,改善玉米幼苗发育的差异性,从而有效提高玉米种植效率。如今,玉米种植机械化技术已经成为农业发展必不可少的一项技术,因此要对该技术的应用给予高度重视。

3 结语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提高玉米种植效率离不开新技术的应用,其不仅可以降低劳动者的工作强度,提高玉米幼苗的成活率,而且可以提高玉米种植效率,增加玉米产量。作为我国主要的农作物,玉米在我国农业发展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通过对新技术的引用和创新,玉米种植效率将会大大提高,可以更好地推动我国农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玉米种子农作物机械化
高温干旱持续 农作物亟须“防护伞”
不同条件下对济宁地区玉米种子萌发特性的研究
俄发现保护农作物新方法
夏季农作物如何防热害
影响玉米种子发芽率的因素及对策
厉害了!农作物“喝”上环保酵素
大棚有了机械化 一人管理也不怕
关于水稻一种两收机械化栽培技术要点探讨
探讨玉米种子室内检验的几点做法
探讨低温冷冻条件对玉米种子发芽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