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营林造林工作的意义及开展措施

2018-02-11岳朝旭

乡村科技 2018年21期
关键词:营林造林林业

岳朝旭

(乌兰县林场,青海 乌兰 817100)

在新时代背景下,相关部门应意识到林业对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的重要性,大力发展林业,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发展。从当前营林造林工作的状况来看,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林业局应该明确这项工作的意义,制订相应的完善措施,以此来推进林业可持续发展[1]。

1 营林造林工作的意义

1.1 经济方面

开展营林造林工作,能够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林木本身就是一种非常宝贵的资源,如药材、水果、橡胶、茶叶等。目前,部分地区开始大力发展具有经济特色的营林造林项目,这些项目不仅能够提高当地人们的经济收入,还能解决当地农民就业困难等问题。

1.2 生态环境方面

受地形条件的限制,我国整体的生态调节能力较弱,经常出现土壤沙漠化的问题。而营林造林工作对于保持土壤的平衡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缓解水土流失、地域风沙和干旱,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具有积极的意义。除此之外,还能消除空气中的污染物,为人们提供一个安全的生活环境,进而更好地满足人们日渐增长的物质生活需求。

2 营林造林工作的开展措施

2.1 做好营林造林的基础性工作,保证营林造林工作的顺利进行

营林造林工作最主要的就是保障森林资源不被破坏,满足林业产业原材料应用需求。相关部门必须要重视这项工作,提高林业的基础工作质量,也就是说必须要重视育苗育种工作,只有育苗质量优良,才能保证树木的生产速度和繁殖速度。因此,必须要充分利用我国先进的科学技术,解决种苗中存在的一些质量问题,为林业发展提供保障。相关人员应该加强对幼苗的管理工作,出土前需要控制其遮阴度,最好将透光率控制在30%~40%。

例如,某省在开展营林造林工作时,通过生态廊道网络建设的方式,共完成了营造林81.1万hm2。而在农田防护林的建设中,始终坚持“因地制宜”的基本策略,优化树种结构,让农田林网和农林间的控制率达到90%。开展营林造林之前,就提前做好了各项基础性的准备工作,无论是树种的采集还是对种子的处理,都按照树种之间的差异性进行合理化选择,以最短的时间完成了种子的收集工作。在播种前,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选择了科学的处理方式,对种子进行发芽处理,这样不仅可以加快种子的发芽速度,还能够抵御病虫,进而保证营林造林工作的顺利开展。

2.2 加强对人才队伍的培训,为工程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要保证营林造林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必须要有一支专业化的人才队伍,只有这样,才能促进造林事业的稳定发展。林业局也应该重视对人才的培养力度,将人力培养放置在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人才建设必须按照“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的基本原则,以保证制订出来的方案符合社会发展的基本需求[2]。所以,相关部门要加强对人员的培训工作,无论是新员工还是老员工都应该学习营林造林技术。政府部门也要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为人才建设提供坚实的保障。根据各地林场生态建设的基本特点,组建营林造林培训班,培训树苗培养、果树栽培、森林防火和森林资源保护等内容。

例如,某市为培育具有防护半干旱、风沙环境的优良树种,开设营林造林培训班。在培训过程中,要求相关人员重点掌握营林造林的基本技术,在掌握科学技术的基础上,推进生态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在培训班上,授课教师主要分析了樟子树人工退化的原因,并针对其中的问题提出了防治措施。培训期间,授课教师还让培训人员观察人工修复退化树木所取得的显著效果。这次大规模的培训调动了相关人员研究的积极性,为我国营林造林工程建设提供了更加强而有力的支撑。

2.3 完善营林造林的经营方式

以往,营林造林主要采用“粗放型”的经营方式,这种方式的弊端在应用过程中逐渐显现。相关部门应该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提高管理水平,根据林业发展的基本情况,改变这种经营方式,朝着集约化方向发展。首先,对传统耕作的方式进行改进,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耕作技术,实现营林造林工作的机械化发展[3]。其次,通过培育新型主体,采取合作经营的方式,推进集体林业适度经营,保证林业快速发展。要想促进林业的进一步发展,就必须摒弃掉过去落后的经营理念,改进落后的技术体系,通过科学营林的方式,保证森林面积持续增长。

总之,要选择合理化的经营方式,发挥我国森林的价值潜能,最大化实现森林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以“近自然育林”为指导思想,通过“宜造则造,全面封育”的科学经营理念,采取一沟一坡集中作业,构建以全林经营为基础的经营模式,最大限度地发挥森林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为营林造林工作的开展提供强大的保障。

3 结语

营林造林是我国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只有做好了这份工作,才能保证生态平衡。现阶段,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营林造林工作的重视,从整体和系统的角度出发,完善相应的保护和管理制度。同时,要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培训,并要维持生态平衡,促进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营林造林林业
欢迎订阅《林业科学研究》
沿海地带造林实践与探讨
《林业科学》征稿简则
《林业科技》征稿简则
land produces
雄安千年秀林
——近自然造林开先河
营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管理措施分析
浅议造林的意义
营林生产中造林规划设计与造林技术的探讨
加强营林造林工作 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