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探索
——以西北民族大学医学院为例

2018-02-10白静雅海向军汪玉堂何进全

关键词:本科生学院专业

白静雅,海向军,汪玉堂,何进全,马 斌,何 烨

(西北民族大学 医学院,甘肃 兰州 730030)

我国高等教育正面临由单纯的知识教育转向以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的能力教育的变革,其重点是培养大学生的思维能力、专业技能(实践)以及创新能力.2008年10月,我国教育部和卫生部联合制定下发的文件《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指出:医学院校必须将科学研究活动作为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为学生创造参与科学研究的机会与条件.课程计划中必须安排适当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为学生开设学术讲座、组织科研小组等,积极开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的活动[1].因此,随着医学教学模式的改革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医学生不仅要具有扎实的医学专业知识,而且还应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2].在本科阶段积极引导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早期接触、参与科研活动,培养其科研思维和创新能力,无疑将为其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3].近年来,西北民族大学医学院在如何提高医学生的科研能力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力争培养基础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强且具有一定科研素养的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

1 医学院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参与科研的现状

2010年3月,以我校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共抽样1000人(其中男生500名,女生500名.一年级至五年级学生).对研究对象开展关于“医学生参与科研实践活动”的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 000份,回收问卷950份.其中有效问卷902份,有效问卷回收率90.2%.调查结果显示,曾参加过各种形式科研活动的学生仅占27.3%,72.7%的学生从未参加过.其中认真了解过所参与科研活动的学生占20.5%.而60.9%的学生有意愿在大学期间参与科研活动,希望通过参加科研活动来提高自己的能力.为此,我院依据学校实际情况,结合专业特点,设计了适合我院学生的科研能力培养模式,以期能够为更多的学生提供参与科研活动的机会和平台.

2 医学院培养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实施策略

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参与科学研究的意义主要是培养其科学态度、学术道德和创新思维,提高其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独立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学院十分注重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在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模式上,以“普遍培养科研意识,重点选拔科研尖子”为宗旨,兼顾生源和民族特色,涉及教育教学多个环节,多举措为学生创造科研条件.其主要包括师资建设、教学改革、实验创新、项目申报、学术交流、科研实践6个环节.经过反复论证,该培养模式于2010年9月正式实施.

2.1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科研水平

教师的科研水平对学生科研工作的指导有直接影响,为此,学院将引进和留住中青年优秀人才作为临床医学专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学院专门设立引进人才项目,引进高学历、高职称教师,并资助他们科研启动经费.通过项目的资助,使青年教师教学和科研水平得以提高.此外,学院采取一些合理的激励措施,鼓励更多教师参与学生的科研指导.比如,在教师工作业绩的评定,职称的晋升,津贴、教学奖项的评定等方面,将教师在指导本科生科研方面的工作列为较重要的考核指标.

2.2 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科研意识

学院教师积极探索以“学生为中心”的多种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引导和兴趣启发,积极采用现代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终身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时,教师将最新的科研成果与科技信息应用于课程教学中,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将科研思维、科学方法、科研成果及时、适当地引入到医学专业课程的教学中,使学生拓宽科学视野、增强创新意识,激发其科研潜质,形成教与学的双向互动,促进其学习专业知识,同时逐步树立科研兴趣[4].讨论式教学是由教师或者学生提出讨论的题目,师生共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互相影响的民主教学形式.院积极开展PBL(Problem-Based Learning)和CBL(Case-Based Learning)等讨论式教学改革,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科研思维能力.BL教学是在课程教学中,教师选择一些涉及本课程基本内容和发展前沿的讨论内容,学生根据要求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并分成若干小组展开讨论,得出结论后再由小组选派学生代表制作PPT课件并讲述,最后由教师根据各小组报告作小结.CBL教学是学生自愿组成学习小组,带教教师根据教学大纲选取典型、常见病例展示给学生,学生围绕案例发现问题,确定学习目标,查找资料,进行自主学习和讨论.在PBL和CBL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作为辅助引导者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诊断思路和临床思维以及团队合作精神[5].

2.3 开放实验室科研平台,加大实验室开放项目

学院有效利用和挖掘实验室资源,充分发挥实验室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例如,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申报实验室开放项目,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让学生有机会在实验室里设计和开发自己感兴趣的创新性实验项目,引导学生勇于实践,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创新意识和批判精神.目前,学院设置有36个实验室开放项目.同时,在医学机能学实验、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实验、生物化学实验等多门课程中开设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和创新能力.

2.4 鼓励学生参与和申报各类科研创新项目,培养其科研素质和能力

学院全面动员学生积极报名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学院公布教师科研项目,学生选择自己的科研指导老师,直接加入到老师的课题中,在老师的带领和指导下参与科研活动,掌握实验技能,熟悉文献检索、数据分析、论文撰写等方法,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动手能力和专业素养[6-7].学院也鼓励学生自行组建科研团队,申报创新科研项目.在查阅资料文献检索的过程中,学生能更好地掌握学科发展的前沿成果,深化对所研究领域的认识.在设计实验方案和流程的过程中,学生能更好地掌握统计学、方法学等相关知识.在科研项目的具体实施和结项的过程中,学生能更好地锻炼分析问题、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所学知识的认知和掌握以及在高度、深度和广度等方面都将得到进一步的提高[8].

2.5 以第二课堂为载体,营造科研学术氛围

学院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学术交流活动,为大学生营造有利于其提高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学术氛围.比如学院定期开展“医学大讲堂”活动,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临床一线的大夫和优秀毕业校友讲授自身的研究经历、科研成果、最新科技进展,从而提高了学生参与科研项目的热情,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2.6 搭建西北少数民族体质与疾病研究平台,支持学生开展科研实践活动

学院利用学校生源和西部少数民族优势,注重少数民族人群健康问题的应用型研究,因地制宜开展医学相关科学研究.自2006年起,学院面向西部民族地区开展了一系列体质人类学和医学人类学方向的研究,同时也搭建了西北少数民族体质与疾病研究平台,为师生开展西北少数民族体质与疾病的科学研究提供了支持和保障.在暑假期间,指导教师带领学生科研小分队赴民族地区调查,通过参与问卷调查、疾病谱调查、活体测量、血液生化和免疫学检测、生物电阻分析法检测、超声骨密度检测、基因监测及遗传疾病的调查、妇幼健康调查等多个方面的调查,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科研素质.

3 医学院培养本科生科研能力的成效

2011年至2015年,学院有近511人次参与了教师的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等各级科研项目81项,指导教师70人次.学生申报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8项,校级本科生科研创新项目50项,其中11项成果被评为优秀,“挑战杯”西北民族大学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特等奖作品2件,一等奖6件,二等奖18件,三等奖43件,学生发表论文58篇.通过参与科研,培养了学生的科研能力,挖掘了学生的科研潜力,建立了新型的师生关系,扩大了影响.

学院共开展“医学大讲堂”19讲,营造了良好的学术氛围,使学生拓宽了知识面,开阔了视野,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院开展了20余次民族地区科研调查工作,参与学生达400余人,调研足迹遍及甘肃、新疆、宁夏、西藏、云南、青海6省区,调研对象有汉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蒙古族、东乡族、保安族、裕固族、撒拉族和白族等10余个民族人群,积累不同人群1.5万余人次,15万余条调研信息,建立了西北少数民族体质与健康数据库,师生科研水平均获得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共承担国家自然基金项目8项,科技部基础专项2项,科技支撑项目2项,省自然基金项目5项.科研经费600余万元;发表研究论文80多篇,其中SCI收录论文5篇;出版著作8部,获得省级科技进步奖1项.多项成果已被当地医疗部门所采纳,有力的促进了民族地区医药卫生的发展.

2015年10月18-22日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工作委员会来我校进行了临床医学专业认证现场考察,专家组肯定了目前的学生科研成绩.2016年4月,我校通过了认证,有效期5年.

4 总结

综上所述,让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早期接触科研,把科研培养贯穿于学生的学习和课余活动全过程,使学生了解科研、接触科研、感受科研、领略科研真谛,激发科研兴趣,从而全面提升其科研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报。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印发《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的通知[C].2008,27-37.

[2] 王丽,宋杰,刘晓燕.临床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的调查分析[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2013,15(2):43-50.

[3] 李玲,赵宇亮,李典典,等.四川大学医学本科生参与科研志愿者活动的现状及满意度调查[J].华西医学,2010,25(7):1339-1343.

[4] 薛春兰,吴乃利,孙艳华,等.医学院校本科生科研素质培养特点的探究[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9,29(4):74-76.

[5] 方杰,陈艳,潘翠环.康复治疗学专业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探索[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5,35(1):72-74.

[6] 夏丹,吴忠道,肖海鹏,等.综合性大学体制下医学生创新能力和人文素质的培养[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0,30(4):510-511.

[7] 王茉琳,王建杰,关宝生,等.加强科研训练促进创新型医学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探索[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5,35(2):222-223.

[8] 肖纯凌,赵宇丹,李舒音,等.医学院校大学生科研素质与能力的培养[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2,32(5):708-709.

猜你喜欢

本科生学院专业
One Heath视角下昆明市高年级本科生抗生素认知与行为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海盗学院(12)
海盗学院(7)
行业特色院校本科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探讨
本科生党支部活动方式的创新研究
西行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