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花生栽培技术与提高种植效益的措施

2018-02-10甘甲亮

乡村科技 2018年20期
关键词:桂平市芸苔花生

甘甲亮

(桂平市大洋镇农业技术推广站,广西 桂平 537214)

桂平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地势呈马鞍形并向东北方向微微倾斜。桂平市属于典型的南亚热带气候,全年都较为暖和,平均气温为21.4℃,空气相对湿度为80%,年降水量在1 700 mm左右,雨量充沛、阳光充足。良好的气候条件适合花生的生长,全面发展花生种植产业,可以确保当地农业发展的稳定性。现如今,花生种植已经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农业部门也在不断加强花生高产的研究,提出了一套较成熟的方案,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1 花生栽培技术

1.1 土壤选择

土壤选择,应以活土层厚、土壤疏松、微酸性、肥力高、排水性能好和不重茬的土壤为主。土壤选择是保证花生产量的基础,需要农户重视。

1.2 播种整地

播种整地工作开展的前提是保证土壤稀松度,确保含水量合适、灌排水方便。结合当地种植的实际情况,每667 m2施加50 kg过磷酸钙、13 kg尿素、15 kg硫酸钾、1 000 kg农家有机肥或100 kg商品有机肥。但在整地过程中,不能使用硝态氮肥和垃圾肥,否则不仅无法提高土壤肥力,还会造成土壤污染问题。

1.3 品种选择

要实现花生高产的目标,做好选种是关键。优质的花生品种对增产的影响非常大,要重点选择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直立型、开花集中、增产潜力大和抗病虫害能力强的种子。就桂平市而言,桂花1026、贺油14、桂花30在农业部门测产验收中的产量分别为377、378、374 kg,都呈现出高产、稳定、抗逆性好的特点[1]。

1.4 种子选择

1.4.1 剥皮。农户习惯在春节期间提前做好种子备种工作,但通过试验发现,这种方法不利于种子发芽。将剥皮时间改成正式播种前的两三周,可以提高种子发芽率。

1.4.2 晒种。最好选择晴天晒种2 d,剥皮后再晒2 d,以减少种子中的水分,播种灌溉后可以大大提高种子发芽率。

1.4.3 选种。种子剥壳之后需要精挑细选,划分各个等级,尽可能选择颗粒饱满、颜色红润的种子种植。近些年,桂平市以夏花生种植为主,这类种子不够饱满,农户更需要做好选种工作,将不饱满和破损的种子筛除。农技站试验结果显示,选择一级种子可以大大提高增产率。

1.4.4 拌种。种子播种前,需要做好拌种工作,通常采用甲基托布津。拌种完毕后阴干,可有效减少地下虫害、蚜虫、苗期病害等发生概率[2]。

1.5 播种

1.5.1 方法。结合桂平市的自然环境,需要有针对性地选择栽培方法,通常采用露地播种和人工播种方法。桂平市气候温和、光照足、雨量充沛,给花生高效生产奠定了基础。

1.5.2 播种期。在5 cm土壤温度稳定在12℃以上,且土壤手握成团、松手自然散落时即可开展播种工作。桂平市的播种时间通常在3月上旬,但具体也要看天气情况。

1.5.3 密度。播种密度需要结合当地的土壤条件、气候条件、栽培水准、品种选择来确定。露地栽培主要以单垄种植为主,距离控制在60~70 cm,单行拐子苗,距离为11~14 cm,每个穴中撒下2粒种子,播种深度保持一致,并覆盖3~5 cm薄土层。

1.6 田间肥水管理

开花前要进行2次中耕培土,避免在花中期损坏果针,控制培土厚度,通常在3 cm左右。花生在初期开花期,植株生长较迅速,小花会大量盛放,果针也会持续入土,对磷肥、钾肥、钙肥需求量非常大,所以应结合花生实际生长态势追肥。通常情况下,每667 m2施加高钾复合肥25 kg、过磷酸钙20 kg,即可满足花生生长需要的营养,保证花生产量。

1.7 病虫害防治

第1次用药在5~7叉时(4月2—12日)。该次用药的目的是促分蘖,使发叉增多,为提高花生的产量奠定基础。实际应用中,应注意对用药时机的选择,可结合实际情况,于花生初花期用药。所选药物为恶霉灵、噻呋酰胺加芸苔素(6 mL/667 m2)+磷酸二氢钾50 g+钼肥。可结合实际需求,适当添加微量营养素。

第2次用药在开花初期(4月25日至5月5日)。该次用药的目的是促进开花,多花才能多针,多针才能多果。同时进行杀菌和病害防治。实际用药时机为下针期,为盛花后3 d。所选药物为吡唑加磷酸二氢钾50 g+硼(20~30 mL/667 m2,150 g流体硼)+芸苔素(6 mL/667 m2)。注意如果条件允许,可将芸苔素更换为氨基酸类叶面肥。

第3次用药在结果初期(5月22日—6月2日)。该次用药的主要目的是促进花生饱满结实,增加花生的产量。用药要控制在结果初期。在促进颗粒饱满的同时,需要做好病虫害防治。所选药物为丙环唑、吡唑+磷酸二氢钾100 g、芸苔素。如果条件允许,可将芸苔素更换为鱼蛋白。另外,还应适当追加钙元素。具体的虫害防治,应结合发虫情况用药。一般地下害虫用辛硫磷和毒死蜱颗粒剂,或用吡虫啉、毒死蜱种衣剂。

第4次用药的主要目的是防病和防落果,保障花生产量。具体的用药时间在第3次用药后10~12 d。所用药物为25%吡唑醚菌脂30 g/667 m2、水剂苏云金杆菌100 mL/667 m2+金甲朋90 g/667 m2+矮帅75 g/667 m2,充分混匀后用药。

2 提高花生种植效率的措施

2.1 改进栽培技术

在选择适宜的花生良种的基础上,要结合新型栽培技术,包括垄作播种、土膜覆盖栽培技术等,根据种子种类合理选择调节剂,事先做好测土配方,配合滴灌技术实现水肥一体化,开展轮作倒茬种植。播种过程中,如果土壤水分过大、容易板结、通透性差,会严重影响种子的发芽率。如果土壤过于干燥,会影响种子吸胀,降低发芽率。所以,需要将土壤水分控制在60%左右,以手抓成团、松手散落为宜。

2.2 及时灌溉

在花生播种完成后,需要及时灌溉,提高出苗整齐度。如果生长中期雨量过大,需要重点做好田间积水排水工作,否则容易烂根,影响产量[3]。

2.3 提高深加工水平

要提高花生种植的经济效益,推动花生产业链发展尤为重要。应全面推动桂平市花生食品加工业发展,提高花生产品的应用范围,不断开拓新的加工领域,实现多层次、多品种、高质量、高附加值的深加工。并对花生食品加工时产生的副产品、废物进行二次利用。例如,可以加工花生麸肥料等,从而提高能源利用率,扩展花生及相关领域的产业链,提高花生种植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 结语

要全面提高花生种植产量和质量,促进桂平市花生种植产业发展,农技站相关人员需要加强花生高产技术的推广工作,规范当地农户的种植行为,同时鼓励农户多利用先进的栽培技术、灌溉技术、水肥一体化,提高田间资源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从而提高种植效益。

猜你喜欢

桂平市芸苔花生
掏花生
芸苔素内酯与吡唑醚菌酯在小麦上的应用技术
芸苔素内酯与吡唑醚菌酯在玉米上的应用技术
芸苔素类物质生物学活性比较研究与评价
芸苔素内酯
水稻种植田间管理与病虫害防治
到底埋在哪棵树下
花生去哪儿了
广西桂平市实施“党员成长孵化大行动”
贵港桂平市举行水上交通安全知识进校园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