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乡土科技人才培养和利用现状及对策

2018-02-10许芳舒

乡村科技 2018年20期
关键词:粉条小麦加工

许芳舒

(新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河南 新密 452370)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把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和社会组织等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以及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因此,要抓好农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建强乡村振兴的堡垒,培养更多更好的领头雁和带头人,通过他们联系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强力推进幸福美丽乡村建设,加快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使群众早日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1 农村乡土科技人才培养和利用现状

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农村地区刚开始实行土地联产承包制,农民种田积极性高涨,但当时农村经济发展方式相对比较单一,农村大部分地区以种植和养殖为主,所谓的多种经营,也就是搞一些农产品初加工,如建立面粉厂,把当地生产的小麦加工成面粉销售;板材加工也只是把当地的杨树、椿树、桐树等树木由原方木加工成板材等。无论是种植、养殖还是加工,只需要有传统的生产经验即可。比如,在种植上,夏季以小麦为主,秋季以玉米、大豆、花生及瓜果为主。这些农业生产只需要具备传统的生产经验,甚至自己不会,跟着他人学习即可,这是当时粗放型农业生产最明显的表现。当时,养殖和加工也基本如此,虽然生产技术简单,但投资大、产出少,经济效益差。比如,当时种667 m2小麦,产量只有300~350 kg,除了化肥、种子及三提五统,属于农民自己的已经所剩无几。再如养殖业,农民养猪大多以散养为主,一家一户也只是养殖两三头,能养猪四五头的就是大户了。因为当时基础条件比较差,无法进行大规模的生产和经营,主要是解决大家的温饱问题。当时的情况下,只要具有传统的种养经验就能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基本问题。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过去的那些种养经验已经无法适应农业生产经营的需要。例如,在小麦种植上,从播种、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到收获的一系列工作都有大型农业机械来完成。20世纪八九十年代,农村“三夏”生产,大概持续30 d,当时的农谚“芒种忙,三两场”,就是说,到了芒种季节,收获小麦刚刚开始,夏收夏种大忙的农活儿还在后面。而现在,大型联合收割机开进地头,0.20~0.33 hm2小麦,约1 h即可将收打干净的小麦拉回家,比过去的生产效率提高几十倍,夏收夏种季节只要不遇到特大的持续降雨等恶劣天气,一般三五天一个乡镇的夏收夏种工作即可完成。在养殖方面,无论哪个乡镇,基本上都有规模4 000~5 000只甚至更大的养鸡场,几乎每个自然村都有3~5家年出栏千头以上的养猪场,出栏百头左右的猪场比比皆是。农副产品加工厂不仅规模扩大了,而且加工的精细程度也明显得到了提高。据报道,河南省新乡市红旗区农民孙祝贺的粉条加工厂,已经实现了一条路生产,源头是粉芡,终端是装箱的各种规格的粉条,他的粉条厂只要原料供得上,一天能加工0.5万kg粉条。而在过去,七八个人一天只能加工150~250 kg粉条,而且筋疲力尽。传统的粉条只能在冬季结冰时生产,而孙祝贺的粉条加工厂常年均可进行,不受时间、地点等条件的限制。而且这些生产设备都是他自己一手设计、加工、组装的,基本上达到了同类设备省内领先的地位。

当前的发展形势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过去的那些生产经营及管理措施根本无法满足当前发展的需要,无论种植、养殖还是加工,需要不断提升生产技术水平,才能满足当前的发展形势,才能适应大规模的种植、养殖、加工的生产管理要求。然而,各类生产、加工及管理人才的培养却远远滞后,不少地方甚至出现了人才断层的现象。比如,不少地方小麦种植已经实现了全程机械化,但是,当地农机手十分短缺,大型农业机械设备也严重不足,掌握这些大型机械技术的人员大部分都是四五十岁的中年人,他们以前有操作农机的经验,学习大型农业机械操作比较方便,而许多年轻人不愿意从事又苦又累的农业生产劳动。

2 培养农村乡土科技人才的途径

《“十三五”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发展规划》中提出,2020年全国新型职业农民总量将达到2 000万人,成为建设现代农业的主导力量。河南省被农业部确定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整省推进的省份之一。培养农村各种适用型人才及振兴乡村所急需的带头人和领头雁,不仅任务繁重而且时间紧迫,否则,就无法满足当前农村迅猛发展的需要,无法适应社会转型和变革的需要。没有各类适用人才的支撑,当前的大好局面也无法长期持续下去。因此,近年来,全省各地都十分重视农村乡土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利用,每年都会下拨巨额的专项资金用来支持农村科技人才的培养、利用和技能提高。为了适应新的形势发展需要,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2.1 有效整合培训资源,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条件建设

当前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以各级县农广校作为主要的培训基地,还需将当地职业高校作为农民培训的理论教学基地,而且要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发挥社会上各类培训资源的作用,三方共同组织推进,提升培训效果。县农广校主要负责进行种植技术、饲养管理、繁殖技术、疾病防控等相关知识的课堂培训;同时,负责培训对象的教学实践,组织学员到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农业合作企业基地等观摩学习,拓宽思路,更新理念。

2.2 着力提高农村地区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广大农村地区需加强基础设施如自来水、通讯、道路、电网等方面的建设力度,同时提高教育质量、医疗条件和文化娱乐等公共服务水平,旨在使新型职业农民能够长期稳定扎根农村、从事农业生产。

2.3 营造宽松环境,留住一批高素质、懂技术、会经营的技术人才

除了通过各种措施大幅提高农业回报之外,缩小城乡之间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差距也是势在必行。实践证明,没有足够的各种适用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就无法满足农业生产发展和经营管理的需要,所以,必须给那些科技人才足够的优惠政策和福利待遇,让他们在农村扎下根来,为美丽乡村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总之,当前需以统筹城乡发展为切入点,通过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固定资产投资结构,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并均衡配置城乡教育、医疗、文娱等公共服务资源,为新型职业农民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条件。

猜你喜欢

粉条小麦加工
主产区小麦收购进度过七成
认识“超加工食品”
后期加工
买粉条 学问多
孔令让的“小麦育种梦”
叶面施肥实现小麦亩增产83.8千克
哭娃小麦
猪肉炖粉条
复杂三维微细加工技术创新与研究
天阳6FT自动蒸熟粉条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