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察隅县耕地质量管理现状与保护对策

2018-02-10汪海霞

乡村科技 2018年25期
关键词:农牧民耕地有机肥

汪海霞

(察隅县农技推广服务站,西藏 察隅 860600)

耕地质量是指构成耕地的各种自然因素与环境状况的总和,表现为耕地综合生产能力的高低、耕地环境状况的优劣以及耕地产品质量的高低[1]。耕地质量管理是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和推进新农村建设、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和资源节约型农业建设的必要前提。

1 察隅县概况

察隅县位于西藏自治区东南部,林芝市东部的伯舒拉岭地带,属亚热带山地湿润季风地区,素有“西藏江南”的美称。察隅县暖热多雨,年均降水量约805 mm,年均气温约11.9℃,无霜期220 d以上,耕作制度以一季水稻为主,部分为稻麦两熟。察隅县从西南到东北由热带山地季风湿润气候,经亚热带山地季风湿润气候逐渐过渡到高原温带季风半湿润气候。总体特点是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热量丰富,降水丰沛,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但地形差异极大。许多海拔4 500~5 000 m的高山顶可终年积雪;天气变化不大,自然灾害较少。

察隅县地处念青唐古拉山和喜马拉雅山东段、伯舒拉岭地带。地形复杂,地势自东北向西南倾斜呈簸箕形。流经境内的河流有怒江、察隅河、贡日嘎布曲。

2 察隅县耕地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耕地养分失衡

2.1.1 有机肥施用不足。根据调查发现,施入有机肥的稻田面积仅占耕地面积的19%,施入有机肥的玉米田面积仅占耕地面积的11%。由于有机肥料(以农家肥为主)特别是商品有机肥的生产成本较高(500~1 400元/),而粮食的价格较低,影响了在粮食作物生产过程中施用商品有机肥的积极性。

2.1.2 氮磷钾配比失衡。经调研发现,上察隅镇、下察隅镇稻田肥料施用量存在失衡的现象。按照任意比例盲目施肥,导致的结果是磷肥浪费严重、钾肥不足。另外,不同作物的不同生长期对肥料配比的要求有较大差异。

2.1.3 混合肥品种单一。在实施测土配方施肥以前,察隅县农牧民不懂得不同的作物需要施用不同的配方肥,并不施用专用肥,导致作物的经济产量不高。长期施用单一品种混合肥导致土壤严重酸化。

2.1.4 缺失中微量元素。通过走访农户了解到当地农牧民习惯于施用速效肥,没有施用中微量元素肥料的意识和习惯,这可能是导致察隅县耕地土壤中硼、锰、镁等微量元素缺失的重要原因。

2.2 耕地质量管理机制不完善

察隅县的耕地质量监测管理系统不完善,目前耕地质量监测点设置、样品采集、分析化验、资料整理与应用、人员的选择等均设立在农技推广服务部门。对耕地质量和潜力的系统分析存在一定欠缺。只能对察隅县耕地质量等级补充完善来反映耕地质量的变化情况。

2.3 耕地综合生产能力较低

总体来说,察隅县部分耕地坡度大,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低,土壤结构较差,排灌设施不配套,导致耕地质量差、产量低。察隅县中低产田的综合生产能力较低,农牧民过度依赖混合型化肥,少施专业肥或有机肥,导致土壤有机质含量少,土壤微生物减少,土壤酸化较为严重。土壤结构也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使得土壤板结。加之当地农牧针对农事管理较为粗放,基本不进行中耕除草。田间调查发现,绝大部分中低产田土壤耕层厚度平均值为13~16 cm,与高产田土壤耕层厚度16~20 cm相差3~4 cm。

3 察隅县耕地质量管理与保护对策

3.1 实施“沃土工程”,培肥地力

实施“沃土工程”是察隅县发展农牧业的一项重要举措。提倡农牧民采用土壤有机质提升技术,利用农家肥堆肥技术。由于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提升对于改良土壤、提高肥力、改善土壤结构等有重大的成效,虽然目前农牧民对这项技术的接受程度不高,但实施效果越来越明显。为了察隅县“沃土工程”能够长期实施,需要进一步利用农家肥、有机肥并采取科学的施用方法。

3.2 利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成果,把技术推广到田间地头

自2007年至今,察隅县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已有10余年,根据察隅县耕地地力评价结果和主要粮食作物的生理生态特点,察隅县农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针对水稻、玉米已总结出一套完整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方案,结合不同作物的生长发育期,给出了本地最佳氮、磷、钾的配比施用量,按照配方肥的使用量制作明白卡发放到每一位农户手中[2]。

3.3 健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体系

一是加强试验示范基地建设。目前,察隅县建设有下察隅镇农科所示范基地,需要更进一步向农牧民展示水稻和玉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真正将两种主要粮食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给每一位农户。同时引入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和遥感技术,建立土壤数据库,为当地农业生产提供定点、定时、定量的“个性化”施肥技术服务[3]。二是专业技术人员需要进入大田实施土壤肥力监测,随气候变化和土壤养分动态变化实时调整施肥结构。另外,针对检测做出的调整计划及时通知到农户,使得农牧民对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认识和技术水平有所提高。三是积极探索和引进成熟的土壤养分和作物营养快速诊断技术,使得农牧民能够实时检测土壤养分状况和作物需肥量,及时掌握作物生长条件,从而制订施肥计划。

察隅县通过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在水稻生产上,平均节约肥料20 kg/667 m(2尿素12 kg/667 m2、磷酸二铵8 kg/667 m2),平均节约成本 17.0元/667 m2,水稻增产150 kg/667 m2;在玉米生产上,平均节约肥料39 kg/667 m2(尿素25 kg/667 m2、磷酸二铵14 kg/667 m2),平均节约成本31.0元/667 m2,玉米增产100 kg/667 m2。实施测土配方施肥示范区,66.67 hm2水稻节约肥料20 t,节约成本1.7万元,增产稻谷15万kg;266.67 hm2玉米节约肥料156 t,节约成本12.4万元,增产玉米40万kg。另外,推广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使得农牧民“重氮、磷肥,轻钾肥”“重混合肥轻有机质肥”这些传统的施肥观念得到了改变,使农民正确认识到耕田可以通过检测知道缺什么补什么。通过10余年的不断努力,让当地农牧民真正做到科学施肥,减少肥料污染。

3.4 建立耕地质量管理体系,明确耕地质量管理主体

加强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必须首先明确管理主体,在主管部门内建立相应的管理体系,承担法律赋予的管理任务。可利用现有的土壤肥料技术推广体系进一步充实力量,从上到下形成完整的耕地质量管理组织体系,明确其耕地质量建设的技术指导与依法管理的双重职能,规范管理程序,具体履行主管部门对耕地质量管理的义务[4]。

4 结语

健全耕地养护管理的法制体系是提高耕地质量的根本保证。目前,我国已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基本农田保护区环境保护规程》等,明确了土地使用、管理的各项法律规定。按照这些法律规定,要制定具体的耕地质量管理办法,使耕地质量管理进入法制化轨道;并要制定有利于耕地质量提高的各项激励和扶持政策,调动耕地使用者和管理者对耕地质量建设的积极性,全面实现对耕地质量的依法监管,确保各项技术措施准确到位。

猜你喜欢

农牧民耕地有机肥
自然资源部:加强黑土耕地保护
我国将加快制定耕地保护法
新增200亿元列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支出
猪粪变有机肥一年卖了3个亿
保障粮食安全 有机肥行业如何先行?
耕地时节
传统or新型 有机肥发展迎来春天
生物有机肥与现代农业
新疆吉木乃:“三平台”助力农牧民增收致富
远教“三结合”服务“农牧民夜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