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甜瓜苗期主要病害诊断及防治措施

2018-02-10薛汉刚张雪梅赵延双

西北园艺(综合) 2018年3期
关键词:瓜苗真叶甜瓜

薛汉刚 张雪梅 赵延双

甜瓜汁多味美,营养价值高,是消暑解渴的良好食品,深受消费者青睐,且生育期短,产量高,收益好,近年来各地栽培面积逐年增加。俗话说“苗好收一半”,由于部分农户在甜瓜育苗期技术管理不到位,导致甜瓜苗期病害发生严重,死苗现象较多,为农户带来较大损失。

1 苗期病害主要症状

1.1 猝倒病 是甜瓜苗期的一种主要病害,多发生于育苗前期,属鞭毛菌亚门腐霉菌属的瓜果腐霉菌。秧苗出土后,真叶展开前遭病菌侵染,近土面的幼苗胚茎基部先呈水浸状病斑,随后病部变为黄褐色,干枯收缩成线状,在子叶凋萎前,幼苗倒伏。苗床湿度大时,在病苗或其附近苗床上常密生白色絮状菌丝。

1.2 立枯病 多发生于育苗中后期,属半知菌亚门丝核菌属的立枯丝核菌。患病幼苗茎基部产生椭圆形暗褐色病斑。早期,病苗中午萎蔫,早晚和夜间恢复,随着病情扩展,病部逐渐凹陷,扩大绕茎一周,并缢缩干枯,致植株枯死。中期以后的幼苗,因茎部已经木质化,因此茎基部虽然发病,但病苗可以直立不到。发病轻的幼苗仅在茎基部形成褐色病斑,幼苗生长不良,但不枯死。

1.3 炭疽病 炭疽病在西甜瓜整个生育期都有发生。幼苗期发病,主要是子叶受害,多在叶边缘出现圆形或半圆形病斑,呈褐色,上边长出黑色小点及淡红色黏稠物。

1.4 沤根 沤根主要是由低温引起。苗床地温长时间低于12℃,尤其夜间持续低温时易发生。发生沤根时,幼苗出土后不发新根,幼根外皮锈褐色,逐渐腐烂,生长点停止生长,不发新叶,老叶边缘逐渐变褐,病苗很容易从土中拔出,严重时病株萎蔫枯死。

2 苗期病害综合防治

2.1 种子处理 播种前选择晴好的天气将种子在阳光下晾晒3~4小时,然后进行浸种消毒,将种子放入55℃温水中,搅拌,浸种15分钟,捞出用清水清洗掉种子上的黏液,用20~25℃清水浸泡12~24小时,再用福尔马林300倍液或高锰酸钾1 000倍液消毒30分钟,可有效清除种子所带病菌,减少苗期病害的发生。注意清除畸形和成熟度低的种子。

2.2 苗床土处理 甜瓜苗期的立枯病和猝倒病都是土传病害,选用前茬未种植过瓜类作物的园土,最好是谷类、葱蒜类园土。在育苗前15~30天,对营养土进行消毒处理,可用20%噁霉灵水剂1 000倍喷洒于营养土上并充分拌匀并堆沤,并对苗床、营养盘进行消毒处理,减少病菌。

2.3 培育壮苗

1)温度管理。苗床夜间要做好保温工作,防止冷风和低温侵袭,避免幼苗受冻和沤根发生。白天应加强通风换气,降低苗床温度和湿度,使幼苗生长健壮,提高抗病力。播种后保持床温30~32℃,约72小时即可出苗。当有80%以上种子出土时,撤掉地膜,开始降温管理,白天26~28℃,夜间16~20℃。幼苗子叶展平以后,白天28~30℃,夜间15~16℃。定植前5天开始降温炼苗,夜温保持在15℃以下,床土不宜过湿(以瓜苗中午不萎蔫为准)。

2)加强光照。幼苗1~2片真叶时,拣除弱苗。当幼苗有2~3片真叶时,如果瓜苗拥挤,群体内部光照较弱,很易徒长,应注意拉开苗钵间距或适当活动一次营养钵或穴盘,调换一下见光角度,使瓜苗充分受光,使瓜苗整齐一致。

3)水分管理。浇水应在晴天上午10:00—12:00进行为宜,浇水后应放风降湿,提高土温,严禁大水漫灌,避免因湿度过大造成棚内起雾结露。幼苗有3片真叶时进行叶面喷肥,提高瓜苗的抗病性。

2.4 药剂防治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防治原则。甜瓜苗有2片真叶时可选用72.2%普力克600~800倍液或25%嘧菌酯2 000倍液喷雾预防。当苗床开始零星发病时,立即拔除病株并带出苗床集中销毁,并选用20%噁霉灵水剂1 000倍液或25%嘧菌酯2 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添加加芸薹素内酯,进行喷雾防治,要注意三种药剂轮换使用,定植前2~3天喷1次药,并配合叶面肥,做到带药、带肥移栽,提高成活率。

猜你喜欢

瓜苗真叶甜瓜
甜瓜的重量
温暖的记忆
春苗“出货”
黄豆幼苗生长过程中第一真叶与第二真叶生理指标的比较
白瓜苗
西藏加查县濒危药材桃儿七真叶分化研究
蔬菜嫁接育苗技术
薄皮甜瓜新品种垦甜1号的选育
缔造和平
我喜欢吃甜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