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越现代化强国新门槛

2018-02-09马晓河刘振中

前线 2018年1期

马晓河+刘振中

[摘要] 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是我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伟大历史飞跃的历史性标志。“强起来”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推动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和体制结构快速转型,加快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关键词] 强起来; 现代化强国; 伟大复兴

[中图分类号] D6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29-1445(2018)01-0030-03

自20世纪50年代首次提出“现代化”以来,我们党对“强起来”目标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经历了一个标准不断提高、内涵不断拓展的过程。新时代,“强起来”就是要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并且成为一个发达的高收入国家。这表明新时代“强起来”的内涵更加丰富,意味着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全面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世界领先,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强起来”的丰富内涵与愿景展望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标志着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既有了“时间表”,也有了“方向标”。

“强起来”的内涵十分丰富,具体而言,包含六个方面。一是物质文明高度发达。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跻身世界前列,现代化经济体系成型成熟,人均收入达到发达国家同期平均水平。二是政治文明更加进步。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社会主义制度体系更加健全。三是精神文明深入人心。中华文化影响更加广泛深入,人民的思想觉悟、精神面貌、道德风尚大幅提高,民族自信心得到极大提升。四是社会文明活力彰显。现代社会治理格局基本形成,社会充满活力和谐有序。五是生态文明引领时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格局基本形成,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深度融入人民生产生活,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六是人民生活富裕美好。城乡区域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以中等收入群体为主的橄榄型社会格局基本形成,共同富裕的理想成为现实。

现代化强国的最重要标志是国民收入达到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而支撑国民收入指标形成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国家治理结构都要实现现代化。显然,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目标要求,就是要到21世纪中叶,我国综合国力将达到发达的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进入到现代化国家行列。那么,发达的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如何衡量呢?对此,本文采用世界银行的评价标准1,以2015年为基期,考虑人民币汇率、物价、人口变动、经济增长可能性,对我国2020年、2025年、2035年和2050年四个时点的人均GDP进行预测,并将预测结果与同期高收入国家门槛值1进行动态比对,以此展望我国迈向高收入国家的时间进度和可能性。

据测算,到2035年,中国人均GDP按乐观、基准和悲观方案分别可达27259美元、23117美元和18640美元。到2050年,中国人均GDP乐观、基准和悲观方案分别可达60000美元、47896美元和33365美元。由此可以看出,2035年和2050年两个时点,中国人均GDP乐观方案、基准方案和悲观方案都能超过高收入国家门槛值,且在2050年,将会超过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而按乐观方案,到2025年中国人均GDP为14614美元,届时即可超过世界银行的高收入标准值(14471美元)。同时,通过与美国这四个时段GDP对比可以发现,大约在2029年,中国GDP总量(27.5万亿美元)将超过美国(27.4万亿美元)2,经济规模将跃升世界第一。

通过预测和动态比对,可以展望:2020年——2035年,我国将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经济总量超过美国并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人均GDP达到并稳定超过高收入国家门槛值;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行稳致远,人均GDP将达到并超过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现代化强国目标基本实现。

“强起来”的实践路径

向发达的高收入国家迈进,全面建成富强文明民主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我国已经具备了较好的支撑条件,我国的制度和体制优势能使我们党制定的发展目标,通过一代代人的共同努力,沿着既定方向致远前行;内需特别是国内消费市场空间和潜力巨大,足以支撑中国经济向发达的高收入国家迈进,新动能成长迅速,改革红利在持续释放。人均GDP只是“强起来”的标志性指标,而支撑该指标的形成必须依靠需求结构、产业结构、社会结构转型。

一是加快培养和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为形成以中等收入群体为主的橄榄型社会新格局创造制度环境。中等收入群体是社会创新、消费和稳定的主体。培养和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以“提低、扩中、调高”为目标,加快推进财税体制、金融体制、国有企业体制、垄断行业、户籍及其社会保障制度、国民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清除体制和政策障碍,为中等收入群体成长创造宽松的制度环境。帮助低收入群体提高增收能力,增强他们的发展技能,普遍提高其社会保障水平。为中等收入群体减税减负,提高个税起征点,减少征税档次,对中等收入群体购买首套房提供优惠政策,对中低收入者购买节能家电也可提供财政补助,对高收入群体实施严格的税收制度,在适当的时期可对投资投机性购房征收房产税。

二是加快推进城镇化,为产业结构升级和扩大社会消费创造创新平台和市场空间。城镇化是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在需求侧,城镇化通过投资和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在供给侧,城镇化通过集聚人口和积累人力资本,推動科技创新,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推进城镇化需要资源、环境、公共服务与人口转移协调配套,因此,应将更多公共资源用于城镇化,实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健全市民化社会服务体系。进一步放宽大中城市落户条件。建立有利于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公共成本分担机制,尽量降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落户成本。深化土地制度改革,按市场价格进行公益性征地,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可进入一级市场,农民承包地和宅基地按市场原则流转。

三是加快培育经济增长新动力,为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提供强力支撑。加快培育经济新动能是新常态下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根本路径,更是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强大引擎。要推动需求结构转型,实现由外需导向、生产型结构向内需结构消费型转型。推动产业结构由以工业为主向服务业转型、由中低端制造向中高端转型。调整生产要素结构,实现由粗放型向集约转型。积极发展新经济,鼓励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以多种方式支持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发展,淘汰落后产业,改造传统产业,培育产业新增长点,走中高端发展路线,提高产业竞争能力。创建以服务业为主导、制造业高端化、农业现代化的现代产业体系。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把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真正置于国家战略高度,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促进企业创新体系的建设与发展。加快创新型人才培养,积极开展技能型人才培训,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

四是加快社会治理结构创新,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筑牢基础。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特征,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是人民民主的重要体现,处理好国家管理与自治管理之间的关系是构建与现代化强国相适应的国家治理体系的关键。创新决策机制,调动居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积极性,完善社区自治、协同服务、协商众治等扁平化社会治理方式。以增强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立公平透明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结构。

五是加快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为“强起来”创造制度条件。继续减少取消一批行政审批事项,降低制度交易成本;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放宽垄断行业准入门槛,减少买方或卖方垄断,以创造公平竞争环境;加快财税体制改革,为社会减税减费,可适当降低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税率,进一步取消各種收费项目,为生产者和消费者增加福利。改革国民收入分配制度,提高基本社会保障水平,增加对穷人救助力度,为中低收入人群消除后顾之忧,给扩大社会消费注入新动力。重构科技创新新体制,为产业整体升级构建新引擎。

六是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美丽中国打造优美空间。提高全社会生态文明的意识,加快推进森林城市、生态乡镇、美丽村庄建设,引导全体人民共建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初步形成符合国情、具有特色、类型丰富的美丽中国格局。实施最严格的生态环境监管制度,实施重要生态环境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使被污染的空域、流域和土地得到治理,被破坏的生态得到恢复。构建以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公园为主体、其他保护地和自然保护小区为补充的自然保护体系。加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沙漠公园、自然保护区等自然保护地、生态体验地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开发和提供优质的生态服务产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生态需求。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摘要(2017)[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7.

[2]王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治理创新的历史考察[J].科学社会主义(双月刊),2013(6).

(作者简介:马晓河,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原副院长;刘振中,国家信息中心副研究员)

责任编辑 / 申 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