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惠君 一轮清月揽怀中 觅得平生半点閒

2018-02-09温秋园浩博

今日华人 2018年3期
关键词:荷花女士绘画

温秋园+浩博

一幅《十八荷花重彩》图

道出了画家“似与不似”的艺术心境

荷花朵朵竞妍,呈徐徐开放姿态

以线条细细勾勒,清丽隽秀

足见其雅致性情

又以重墨渲染花瓣与荷叶

於新丽中见真奇

在浓与淡之间

在重彩与渲染之中

显露超尘拔俗、物我相生的心境

艺术造诣日臻化境

王惠君女士出生於香港,受身为画家的父亲(广告书画家王朝强先生,别号:天河王)熏陶,自小热爱书画,最喜在家中墙壁画铅笔画,亦常常在课册上绘古装仕女图。那时候,遊弋於父亲笔下的龙凤图深深吸引着她。得父亲亲授“勾龙画凤”之秘,年幼的王惠君女士便懂得如何在纸张的方寸之间,对笔下的龙凤图进行色彩的搭配、虚实的对比与动静的处理,使之变化有致,灵动活泼。

那时懵懂,卻也削短了画笔一支又一支。多想停在小时候,青涩的心可以在绘画本上恣意遊走。可是,生活毕竟不能只有诗篇,还有眼前的苟且,刚刚成年的王惠君女士将画笔高高藏起,开始了她的职业生涯。

一开始,王惠君女士从事的是会计专业,後独资经营手袋店,1997年的金融风暴卻让她第一次尝到了失败的苦头。她的心中满是阴霾。回到那个曾经熟悉的家,王惠君女士重新拾起画笔,拾起她那个儿时未了的梦。

因缘巧合之下,王惠君女士得幸师从知名书画家王少波老师,学习岭南画派花鸟画,打下了扎实的绘画基础。後师承知名画家李焕平老师之花鸟画,喜得老师教授没骨、撞色、撞粉法,得以进一步提升技艺。後来,她又深造书法於知名书法家陈梦标老师,修习诗词於梁仲勤老师,亦曾拜於胡宇基、何才安、伍月柳等老师门下,一步一步追逐着集诗书画艺於一身的艺术境界。香港中文大学、城市大学、香港大学各校外进修部,也曾留下她苦苦修习画艺的足跡。

王惠君女士並不尽是陶醉在理想之中的。早时,她的艺术梦想並未得到家人的支持,面对他们的不理解,王惠君女士心中满是迷茫和怅然。然而,越是如此,她心中的倔劲越大,不断地努力下,她的绘画造诣慢慢显山露水,並屡屡获奖。以画为媒,她结识了许多优秀的老师,並在他们的引导下不断提升自我,用成绩换来了家人的理解与支持。

上苍总是眷顾有梦想的人,她没有想过她会成功,只是心中那丝初初萌芽的情愫,让她毅然走上了艺术之路。十多年间,她参加书画展出逾50多场,多次公开参与即席挥毫,曾四度捐赠书画作品作慈善拍卖並筹得可观善款,作品更是获多所机构和个人收藏。2015年10月,王惠君女士联同五位好友合力筹办“翰苑倾情——六人联展”; 2016年9月假座元朗剧院举行“王惠君师生书画展”,同年参与创立“翰苑倾情书画会”;2017年3月个人作品“水墨牡丹——花蝶恩情”送交东京都美术馆参与“第34回日本?中国水墨画合同展”;同年8月於中国北京举办的“畅想中国梦”第六届“墨缘宝盃”书画大赛中获得最高荣誉特等奖,並获授“卓越书画艺术家”荣誉称号……

绘画须“入乎其内,出乎其外”

在浮躁的世风下,能沉下心来,也无繁华也无寂寥,心无杂念修习艺术的人,大抵只在少数。早期修学於多个名师门下的经历,让王惠君女士学到不同的绘画风格,岭南派的花鸟鱼虫成了她笔下常常讚美的对象,作品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她善於重彩及渲染之术,尤爱研画牡丹、荷花,平日喜爱在香港四处看时花盛况,亦曾为作画而多度遊於内地及港澳荷塘,造访全国各地牡丹园。

久经沉淀後的她,从一开始的纯粹追求笔法、佈局与技巧,到後来开始思索更深层次的东西——超乎绘画的概念与技法以外的东西,对艺术的理解也更深一层。

绘画之时,王惠君女士总会遊走於似与不似之间,好似白石老人之句:“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媚俗,不似则欺世。”故其作画以此为目标,喜欢画一些真与假之间的东西,更爱张大千的泼彩泼墨画。在她看来,绘画中色墨如能妙用,好好配合,当可研习出另一种当代水墨画法,故她常以重彩画作为创作之重心。

绘画是思想者在创作,而非画家在创作,是王惠君女士一直推崇的创作理念。在她心中,绘画是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的艺术,画作只有融入了画家的观点和思想,才是一幅有生命力的作品。在这种理念的推动下,王惠君女士的作品渐渐显露出独特的风格,如她个人独有的标签一般,显得无可替代。她的作品由此受到了许多人的欢迎,个中原因,除了其作品拥有与其他作品一样的观赏性等共性之外,更重要的是她渗透在画中的唯一与个性。

王惠君女士绘画时讲求“入乎其内,出乎其外”。对於这句话,她的理解是,创作一幅作品时,首先要将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和理解融入其中,赋予所描画事物精神的内涵,此为“入乎其内”。而她亦讲究“出乎其外”,创作时将自己从作品中抽离出来,从中感悟和体验更深层的人生意义。

於花鸟中,王惠君女士常能参悟一些可贵的人生道理。既要认真生活也要难得糊涂做人,不可与人太较真,太认真必入败地,画画亦是如此。故她常以真中带幻作为画画中心概念,在此基础上,研画出一系列“全幻法荷花画——梦幻荷塘”,辅以真实法画荷花及半真半幻法画荷花,寓意人生该有真有幻;另一套“花篮图”以两种迥異手法绘画,原图出於“古画”,一幅以朴素而清丽的手法描之,另一幅則以华丽而鲜艳手法表现,两幅作品展现出不同的况味。这与她多年的心境有关,她认为,花能多姿,人生亦多味。人生百态,各有美态,能夠越过美丽繁华之地,同时能夠立於安静平庸之位,才可百辱不惊,百宠不乱,以致有超然境界,宠辱不惊。

铭记初心,传承艺术

荣誉与繁华之後,王惠君女士选择了放逐心灵,回归朴素与平淡,於2010年走上了教学之路。多年过去了,她相继任教於多所艺术机构,创立紫荣艺轩秋月兰堂。跟随她学习书画的学生很多,覆盖各行各业,甚至有些是中学校园的绘画老师。无论对面来的是谁,王惠君女士都倾尽全力,悉心教之。

她总不会忘记初学绘画时的那份“初心”,归根结底,无论脚下的路走得多麽远,王惠君女士最终还是会走一条传承传统文化的路。当她看到很多学生从小热爱画画,只是迫於家境迟迟与艺术无缘,直到长大後才得以接触並研习绘画时,她的内心湧起莫名的安慰。更重要的是,面对许多中国孩子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下,对中国画所知甚少的窘状,她心中生发出前所未有的责任感。“我最迫切想做的,就是做好自己作为书画家的身份,尽心尽力传播好中国传统文化,让其一代一代传承下去。”面对他们,她唯一能做的是当一名育花人,将这些艺术的种子培育起来,让他们更好地走向成长成熟。

在学生眼中,王惠君女士亦师亦友,总爱在课堂上带给学生开心和快乐,並不厌其烦地向他们讲述着笔的控制、颜色的调配等绘画技法,以及高於技法之上的人生道理。如她常说的一句话:“一个人能夠努力玩,也能夠努力做,做时开心地做,玩时开心地玩,此为‘活在当下,是为境也。”岁月中,她伫立在山之端,看尽繁华落尽,岁月老去,终将一轮清月揽怀中,觅得平生半点閒。endprint

猜你喜欢

荷花女士绘画
王惠君女士书画作品选登
全年目录
Gender Differences in Language Learning and the Implications for EFL Teaching
荷花
荷花
Guy Laroche“女士腕表”演绎现代百样风情
夏天的荷花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