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2018-02-09张长宏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8年17期
关键词:学具圆锥三角形

◆张长宏

1 前言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使用学具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直观可感的形象,从而加深对知识形成和发展过程的理解,降低学习难度,培养学习能力,提高教学效率。

2 学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利用学具,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具的运用,可以给学生提供自主活动的机会,通过动手操作,把爱玩好动的兴趣都集中在学习上,使学习过程变得轻松、高效。如“分类与整理”一课的教学,上课开始时可先让学生拿出颜色一样的正方形、圆片、三角形等学具动手分一分,通过引导,把正方形放在一起,把圆片放在一起,把三角形放在一起,初步认识分类的方法;接着让学生拿出一些五颜六色、形状各异的气球,再让学生分一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由于受刚才分类方法的影响,还是按照形状来分:把圆形的放一起,把长的放一起,把三角形的放一起,等等。

此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思考还有没有其他分类方法?经过点拨,学生想出按颜色分类的方法:把黄色的放一起,把红色的放一起,把绿色的放一起。这样,学生的发散思维就得到发展,在看一看、分一分、议一议中,理解了“把一样的东西放在一起就叫分类”的概念,明白了“标准不同,结果也不同”的意义,掌握了“统一标准给物体分类”的方法。这样,学生既增强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又提高了动手操作的能力。

又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一课时,由于学生已经有了这方面的经验,因此在教学时可先让学生拿出元、角、分等纸、硬币,了解人民币按质地来分,有纸币和硬币两种;而按照单位来分,可以分为元、角、分。在此基础上,把重点放在应用上,通过模拟商场购物创设情境,加深学生对1分、2分、5分,1角、2角、5角,1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等认识,同时掌握1元=10角、1角=10分等数量换算方法。这种观钱、认钱、分类、购物等活动,学生学得有趣,玩得高兴,在边玩边学中顺利完成教学目标。

利用学具,帮助学生认识数学概念小学数学中有很多概念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存在一定的困难。为了帮助理解,最好的方法就是把这些概念具体化,让学生通过形象感知,获得感性知识,形成表象,再从表象中概括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形成明确的概念。如教学“平均分”这个概念时,可以给学生提供八个梨的图片,让学生分成两份。通过分图片,出现四种结果:1+7、2+6、3+5、4+4。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第四种分法与前三种分法的不同之处。通过讨论,得出第四种分法是个数“同样多”的结论,从而理解了“平均分”这一概念的意义。这样,通过学具的帮忙,就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和具体形象的实物图片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从概念的具体化中悟出抽象化的“平均分”这一概念的本质特征,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又如在教学“面积”这一概念时,可以数学课本为学具,让学生摸一摸它的封面,说一说有什么感觉,比一比与数学练习本的大小,议一议有什么发现,找一找身边哪些物体还有面。通过这一系列活动,有利于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在获得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建立起面积的表象,不但可以概括出面积的含义,而且知道物体的面积有大有小,使抽象的数学概念在具体形象的感知中得到理解和掌握。

利用学具,促进学生主动探究学具是学习过程中最好的操作工具,指导学生动手操作,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诱发质疑,促进主动探究。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一课的教学,可要求学生利用长方形、正方形模型,以及尺子、三角板等学具,通过观察和测量等方式,自主探究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边和角的特征,得出“长方形对边相等,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的结论。

又如在教学三角形的稳定性时,可让学生利用木条和钉子,分别制作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然后分别扭动它,观察它们的形状有什么变化?通过动手操作,学生发现三角形的形状不会改变,而平行四边形的形状却容易发生改变,由此证明了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而平行四边形则没有这个特性。这样,学生手中的学具就成了发现问题的有效工具,既能自主获取知识,又能养成主动探究的习惯。

利用学具,促进学生合作交流小学生由于认知水平所限,解决问题的方法往往不够全面和深入,需要合作交流才能趋于完善。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合作与交流,使学生在交流与合作中互相启发和补充,实现共同提高和发展。

小学数学教材中有许多知识的学习需要合作才能完成,这为学生的合作学习创造了有利条件。如“升和毫升”一课的教学,可让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把l000毫升水倒进1升的量筒中,看能倒几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有倒水的,有看刻度的,有记录的,通过相互配合,顺利完成任务。学生既正确认识了升和毫升之间的进率,学会了看量筒上的刻度,又培养了合作精神。

同样,在学习“长方体的体积”时,也可以让学生合作完成。

1)让每个小组拿出一些棱长一厘米的小正方体学具,通过观察,直观地认识到长方体的体积与长、宽、高都有关系。

2)引导学生动手,把12个相同的小正方体摆出四个不同的长方体,同时做好记录:每排摆了几个?每层摆了几排?摆了几层?一共摆了多少个?

3)提出问题,分组讨论:你从这些数字中能发现什么问题?

4)小组汇报,全班交流,得出结论:长方体体积=每排个数×排数×层数。由此概括出长方体的体积公式。

在这一过程的探究中,学生有的摆,有的记,有的算,相互交流与配合,在融洽的学习氛围中共同进步。

利用学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对于小学数学来说,由于小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强烈的表现欲望,正是培养创新意识的好时机。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学具的作用,通过改进教材中的问题设计,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引导学生积极开展探究活动,发展创新能力。

如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及应用,教材中的设计方法是教师演示、学生观察,或教师演示后再指名几个学生上台模仿,以证明圆锥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体积的1/3。这种方法虽然学生也能明白,但印象不深,往往在应用时因理解不透而出现忘记乘1/3的现象。针对这个弊端,教学时可让各小组以圆柱、圆锥和沙子等为学具,在圆锥里装满沙子后往圆柱里倒,直至装满为止。

操作后,各小组有不同的发现:有的小组倒三次正好装满,说明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1/3;而有的小组需要四次甚至八次才能装满,这是怎么回事呢?此时教师可因势利导,以疑促思,通过观察和比较各小组所用的圆柱与圆锥的底面积和高,发现原因是圆柱与圆锥的底面积和高不同,所以得到的结果也不相同。找到原因后又一次动手操作,发现圆锥的体积的确等于圆柱体积的1/3,条件是等底、等高。

这样的训练可以使学生在学具的操作中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在操作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创新精神得到培养。

利用学具,渗透数学思维和方法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无论是设计、实施课堂教学方案,还是组织各类教学活动,不仅要重视学生获得知识技能,而且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独立思考或者合作交流,感悟数学的基本思想。”由此可见,数学基本思想已经成为学生必须掌握的“四基”之一,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在这方面,学具的充分利用是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有效手段。

如“三角形的内角和”的教学,可在学生用量角器测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将三角形的三个角剪下来拼到一起,拼成一个平角,得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这种剪拼的方法就渗透着转化思想,掌握这种方法,有利于为今后学习图形知识打下基础。

3 利用学具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要用在重点和难点处应用学具的目的之一是帮助学生理解,因此,在应用时首先要考虑学生的接受水平,在知识的重点和难点之处应用。通过学具的操作活动,化静为动、化难为易,加深学生理解。

要把握好操作时机只有把握好学具的应用时机,才能使学具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起到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促进学生主动探究的作用。因此,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恰当应用,不能搞“一刀切”的形式主义。否则,不但不会起到作用,反而会浪费教学时间,降低教学效率。

精心预设操作程序在指导学生操作时,必须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精心设计学具的操作程序,以利于学生动手动脑,防止操作与教学脱节的现象发生。如教学除法算式时,有的学生只会分小棒而不会列算式;有的学生会列算式,却不能用语言准确地进行表述。此时就需要教师及时发现,并根据预案当场加以引导,帮助学生说明具体的操作程序,使知识结构系统化。

注意维持好课堂纪律小学生好玩爱动,自控能力差,再加上学具操作的开放性,很容易出现纪律涣散的现象。教师要边指导操作边注意学生的动向,及时制止发生的问题,维持好课堂纪律。

4 结语

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合理操作学具,有利于学生的多种感官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能促进学生探究,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只要积极探索更加科学的应用方法,就一定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猜你喜欢

学具圆锥三角形
圆锥摆模型的探究与拓展
圆锥截线与玫瑰线
“圆柱与圆锥”复习指导
计算法在圆锥保持架收缩模组合冲头设计中的应用
以低成本学具助力初中生物学教学
三角形,不扭腰
三角形表演秀
如果没有三角形
利用学具构造一道几何反例图形
画一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