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策略

2018-02-09李歆楠

中国校外教育 2018年30期
关键词:数学教师小学生思维

◆李歆楠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沂北中心小学)

在日常生活中,数学属于应用学科,其充斥于我们生活中,因此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开展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只关注学习成绩的高低,而却忽视了对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这与新课改所提出的教学目标相违背。因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注重对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从而实际情况出发,来制定一套系统、完善的培养策略,从而为小学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培养学生善于提出问题的习惯

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帮助小学生养成善于提出问题的习惯,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尽量为小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引导和鼓励他们进行提问,对于表现积极的学生教师要给予适当的建立,以更好的激发小学生提问题的热情和积极性,达到培养小学生善于提出问题的目的。例如,在进行“加减乘除法的四则运算”一节内容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如下教学情境:已知一个篮球20元,一个排球15元,一个乒乓球3元,那么请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已经条件来自己拟定与之相关的数学问题,并最终给予解答。此时大家非常踊跃的去思考,然后有的同学说:“买1个篮球和5个乒乓球需要花费多少钱?”“买1个篮球、买2个排球和3个乒乓球需要花费多少钱?”上述问题提出之后,教师要引导和鼓励小学生对其进行解答,在该过程中教师要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如果学生的解答出现偏差,要给予及时纠正,对于胆怯的学生,教师也要给予适当的鼓励,从而更好地激发小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随后教师要对小学生的解题过程和结果进行系统性的评价,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加深小学生对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相关知识的了解和掌握,而且还可以更好地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数学问题的解决能力。

二、构建数学直观模型

小学数学问题来源于生活,并且最终又要回归到生活之中,从而使小学数学知识不仅具备了大量的生活元素,而且还具有以现实背景为核心的应用性特征。因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引导和鼓励小学生对生活实际问题中所含有的数学成分进行分析,并将生活实际问题转变成数学直观建模,其不仅可以使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转化成直观思维,而且能够促使小学生在数学问题建模阶段,对数学题目有个更加深入地了解和认识,从而达到培养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目的。例如,在进行“求平均数”一节内容教学过程中,由于该知识点不仅是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内容,而且也是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比较经典的内容。此时教师就可以引入如下内容:“每天早上6点气象小组都会对一周气温进行测量,测量结果为12℃、10℃、12℃、13℃、10℃、11℃、13℃,试求一周的平均气温?”或者“小明家与学校相距1500米,如果小明从家走到学校大概要10分钟,试求小明上学途中的平均速度。”通过对上述问题的分析后,教师就可以引入“数学平均问题”,并得出计算的公式总数÷总份数=平均数,随后教师还可以借助直观的数学模型帮来使学生对题中的数量关系进行分析,这样一来就可以将实际问题演变成数学问题,使数学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

三、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小学生逆向思维的锻炼和培养,这样既可以有效培养小学生的逻辑能力和思维能力,而且还可以提高小学生的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将逆向思维引入到小学数学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从结果对其条件进行层层推理,不仅能够使问题得到简化,而且还可以有效提高问题的解决效率,更好的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例如,小刚去银行取款,刚开始的时候取了比存款的一半多100元,然后又取了剩余一半还多150元,结果银行卡中只有300元,试求最初银行卡有存款多少元?如果从题干条件进行解答,可能有一定的难度,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采用逆向思维对其进行解答,利用题干所提供的条件,逐层倒着分析,最终可以求出答案。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问题是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比较普遍的情况,其既关系到数学的课堂教学效果,也关系到学生未来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因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注重对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这样不仅可以有效拓展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更好地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

猜你喜欢

数学教师小学生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研究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浅析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素养
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才能提高课堂的趣味性
我是小学生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