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症状心肌缺血应用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的比较

2018-02-09洪丹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15期
关键词:心电图检出率动态

洪丹

无症状心肌缺血又叫无痛性心肌缺血或隐匿性心肌缺血(SMI)是指确有心肌缺血的客观证据(心电活动、左室功能、心肌血流灌注及心肌代谢等异常),但缺乏胸痛或与心肌缺血相关的主观症状。这种疾病在冠心病中发生率高,远远超过有症状性心肌缺血[1]。在发病时严重损害患者的身体健康,降低其生存的质量,威胁其生命[2]。但此种疾病无明显的主观症状,所以在发病时不能及时诊断,从而造成延误病情的后果[3]。对于这种情况,早期正确诊断、及时治疗至关重要。目前临床上常用的筛查方法有心电图、动态心电图[4],本文就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无症状心肌缺血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经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检查的应用价值,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36例无症状的心肌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比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8例。对比组:男性患者34例,女性患者34例;患者的年龄为50~79岁,平均(59.2±17.8)岁。观察组:男性患者35例,女性患者33例;患者的年龄为51~79岁,平均(58.9±17.1)岁。所有患者均符合诊断标准:无其他脏器的严重疾病;未服用影响心电图结果的药物;所有入组患者及其家属对本研究均知情并且同意。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比组用常规心电图、观察组用动态心电图的检查方法进行检查,将两组患者的检查结果进行比较。

1.3 观察指标

心电图确诊标准:ST段发生下斜形下移达0.05 mV,且持续时间达0.08 s;ST段发生J点型下移达0.2 mV;ST段弓背向上型抬高,对应ST段呈现压低。

动态心电图确诊标准:从前次ST段的基线恢复到下次发作,其时间为1 min及以上;ST段改变时间可持续在1 min以上;ST段呈现出下斜或者呈现出水平的压低达到了1 mm。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检测,对比组68例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中,常规心电图检出52例,检出率为76.47%;观察组68例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中,动态心电图检出64例,检出率为94.12%;经比较,动态心电图的检出率高于常规心电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441,P=0.004)。

3 讨论

近年来,由于各种原因的作用,导致无症状心肌缺血疾病逐渐增多[5],这与人们的生活环境、工作压力等都有一定的关系。此患者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但因病变程度较轻或其它血管较好补充了供血,或患者耐受力较强,所以目前还没有明显不适感觉[6]。无症状心肌缺血可能突然转为心绞痛或心肌梗死,亦可能逐渐演变为心肌纤维化,出现心脏增大,发生心力衰竭或心律失常,个别患者亦可能猝死[7]。但此种疾病的前期发病无明显的主观症状,所以在发病时不能及时诊断,从而造成病情的延误,威胁患者的生命,是危害较大的情况之一。所以,及时诊断和预防对于此病的控制尤为重要。目前临床上常用冠状动脉造影、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对此类疾病进行检查,可以很大程度地筛查出疾病的发生,进而进行及时的预防和治疗,可以很大程度控制疾病的发展。其中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心肌缺血的金标准[8],但此种方法为创伤性检查,不利于常规应用;常规心电图不能全程对患者的情况进行检测,对于疾病变化的敏感程度较为欠佳,有时不能及时发现疾病,而动态心电图对于心肌缺血疾病发生、变化的敏感性相对常规心电图检查较高,又属于无创检查,所以此种方法在这样的形势中得到了很快的发展[9-12]。

本文运用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对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进行相关检查,结果显示,动态心电图对无症状心肌缺血的检出率高于心电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检查速度也比较快,对心肌缺血变化较为详细,大大优于常规心电图检查,适用于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中的相关筛查。

参考文献

[1]代少华,陈浩刚,梁翠娟,等.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无症状心肌缺血的效果比较[J]. 中国当代医药,2016,23(22):37-39.

[2]李颖,刘俊英. 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者心脏超声临床观察[J]. 中国保健营养,2016,26(17):160-161.

[3]孟显达. 动态心电图结合心脏彩超在诊断心律失常的关联研究[J]. 当代医学,2017,23(6):50-51.

[4]周萌,孙林,李波,等. 心电图碎裂QRS波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及左心室收缩功能的相关性[J]. 中国心血管杂志,2014,19(1):24-27.

[5]罗高蓉,程忠. 比较分析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诊断老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差异[J].医学信息,2015,28(8):87-88.

[6]陶硕,张文荟. 动态心电图提高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检出率的作用分析[J]. 东方食疗与保健,2016(7):227.

[7]战笑. 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在诊断老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比较研究[J]. 中国农村卫生,2015(23):47-49.

[8]宋春燕. 动态心电图诊断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临床分析[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47):9197.

[9]李惠娟. 使用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无症状心肌缺血的效果对比[J]. 当代医药论丛,2015,13(8):62-63.

[10]纪亚杰. 预激综合征并发心房颤动患者的心电图特征及其鉴别诊断价值[J]. 中国民康医学,2015,27(22):63,91.

[11]刘淑粉. 动态心电图对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研究[J]. 饮食保健,2018,5(4):242-243.

[12]黄小莲,兰晓华. 动态心电图监测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的临床价值分析[J]. 医学影像学杂志,2015,25(11):2039-2041.

猜你喜欢

心电图检出率动态
国内动态
国内动态
QCT与DXA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检出率的对比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应用
国内动态
安宁市老年人高血压检出率及其影响因素
心电图机检定方法分析及简化
《思考心电图之176》
长程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的检出率分析
《思考心电图之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