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甲胎蛋白水平检测的价值分析

2018-02-09唐欢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15期
关键词:甲胎蛋白乙型肝炎

唐欢

AFP是临床早期筛查肝部恶性肿瘤的一个重要辅助指标,根据相关资料证实,AFP大量存在于肝癌患者的血清中[1]。增生的肝细胞也可能大量分泌AFP,使患者血清内AFP含量增高,所以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也会出现AFP一次性多持续性升高的情况[2-3]。本文为进一步证明AFP检测的临床价值,对120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AFP进行了分析,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80例、女性患者40例;年龄为20~78岁,平均年龄为(46.0±10.9)岁。

1.2 方法

1.2.1 AFP检测 使用罗氏cobas 6 000全自动化学发光仪器对患者机体内血清AFP的含量进行检测,AFP超过7.8 ng/ml的为阳性[4]。对阳性AFP患者进行CT、彩超检查,排除肝癌的情况,每7~14天对患者血清AFP进行一次复查,对AFP持续升的患者进行为期90 d的观察[5]。

1.2.2 肝功能检测 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患者的肝功能进行检测,包括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以及谷氨酰转肽酶GGT[6]。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阳性和阴性AFP对肾功能的影响

根据检测显示,120例患者中血清阳性AFP患者的49例、阴性71例。按照属性将所有患者分成两组,对比两组的肝功能指标。阳性AFP患者的ALT、AST、ALP以及GGT指标分别为(235±105)U/L、(354±128)U/L、(238±111)U/L、(216±153)U/L,阴性则为(231±28)U/L、(273±116)U/L、(140±72)U/L、(150±73)U/L,t值分别为 0.360 1、3.603 7、5.867 6、3.155 4,两组患者ALT指标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其余数据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AFP的变化与预后的关系

在49例阳性AFP患者中,治疗后复查,有41例患者出现短期性一过性升高的情况,但随着患者肝功能的恢复,其AFP水平也逐渐恢复至正常值;另外8例患者存在AFP持续性升高的情况,并且持续时间为3个月,其中有4例患者存在AFP水平反复持续性升高的情况,经临床相关检查,该4例患者被确诊为肝癌。

3 讨论

AFP属于血清糖蛋白,存在于胚胎早期,是由胎儿期的卵黄囊和肝细胞结合而成,胎儿出生后其含量会下降,大约14 d含量与成人水平接近,一般成人的血清中不会含有超过7.8 ng/ml的AFP[7]。临床认为肝细胞坏死并再生是导致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中AFP含量增加的原因[8]。也有部分专家认为可通过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AFP含量的升高程度对肝细胞再生和肝受损的程度进行估计[9]。本文结果中的数据显示,阳性AFP组患者的ALP、AST以及GGT水平均高于阴性AFP组,但两组的ALT数据对比不明显,因而可以判定,如患者AST与ALT的比值升高,则证明其肝细胞受到了较为严重损害[10]。如肝功能有所好转,AFP含量也有所下降,证明新生肝细胞能够补充其生理功能[11]。还有相关研究证明,AFP存在免疫抑制活性,早期表达AFP的肝细胞是一种癌症病变前的特征,因而AFP有很大可能性是肝癌的启动因素,因而如果患者机体肝受损情况不太严重但AFP却持续性升高,并且短期内未下降,则不排除患有肝癌的可能[12]。

综上所述,对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甲胎蛋白水平检测具有较为重要的临床意义,对于肝癌早期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有效的提高检查敏感度。

参考文献

[1]傅智浩,高国生. 慢性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蛋白电泳图谱分析[J]. 中国基层医药,2013,20(10):1525-1526.

[2]周文艳,耿琼梅,张文娟. 甲胎蛋白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相关性探讨[J].中外医疗,2015,34(30):71-73.

[3]赵平森,翁锐强,钟志雄. 血清甲胎蛋白和Dickkopf-1及白细胞介素-6水平对肝细胞癌的诊断价值[J].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6,30(8):780-782.

[4]谭奕洲,陈伟烈,翁田波,等. 血清GP73、AFP和AFP-L3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诊断的价值[J]. 现代医院,2014,14(4):15-16,19.

[5]孙启明,陈海波,顾玉明. 比较两种方法检测血清高尔基体膜蛋白-73诊断肝细胞肝癌的价值[J]. 徐州医学院学报,2014,34(6):364-367.

[6]王媛媛,周陈杰,李静,等. 血清检测Glypican-3对原发性肝细胞癌诊断及疗效评估的临床意义[J].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7,37(8):1060-1065.

[7]梅小平,敬雪明,李健. 血清甲胎蛋白水平对重型病毒性肝炎预后影响的相关性研究[J]. 川北医学院学报,2011,26(2):139-140.

[8]李成德,蔡健梅,吴小文,等. 乙型肝炎患者血清B7-H3和IFN-γ的水平及临床意义[J].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15,31(11):1533-1536.

[9]陈洪国,谭廷爵. 血清甲胎蛋白水平对重型病毒性肝炎预后影响的相关性探讨[J]. 医药前沿,2012,2(8):58-59.

[10]李洪智,郭鑫鑫. 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血清甲胎蛋白和胸腺素β4水平变化[J]. 实用肝脏病杂志,2017,20(3):354-355.

[11]刘田田,左维泽.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甲胎蛋白、糖链抗原19-9的临床意义分析[J]. 吉林医学,2014,35(8):1577-1579.

[12]康玮玮. 试论血清甲胎蛋白水平对评估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预后的价值[J]. 求医问药(学术版),2011,9(11):19-20.

猜你喜欢

甲胎蛋白乙型肝炎
甲胎蛋白升高,就一定得肝癌了吗
《世界肝炎日》
2011—2020年平顶山市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世界肝炎日
世界肝炎日
甲胎蛋白:您了解多少?
关注肝炎 认识肝炎
乙肝康复 莫忽视甲胎蛋白检测
猪乙型脑炎PrM-E重组腺病毒的构建及免疫原性
胸腺肽α1治疗36例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