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T 引导下经臀部穿刺引流治疗盆腔脓肿的护理

2018-02-09章美芬

浙江医学教育 2018年2期
关键词:脓肿盆腔皮肤

叶 敏,章美芬

(丽水市中心医院,浙江 丽水 323000)

盆腔脓肿大多是由于急性盆腔结缔组织炎症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受累的盆腔内组织器官充血、水肿,纤维素渗出形成盆腔粘连,粘连区域内脓液积聚形成盆腔脓肿[1]。近年来,盆腔脓肿成为妇女人群中常见的疾病[2],常规广谱抗生素治疗较难治愈,病情迁延不愈,严重者对患者生命安全构成威胁。CT下治疗盆腔脓肿可清晰地显示解剖结构,定位明确,同时可全面观察病灶及周围结构关系,以优化治疗方案[3]。在治疗过程中加强对盆腔脓肿患者的护理很重要,对治疗效果有一定影响。现将本院23例采用CT引导下经臀部穿刺引流治疗的盆腔脓肿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盆腔脓肿的诊断依据[4]:(1)症状及体征。超过90%的盆腔脓肿患者都有腹痛,60%的患者有发热,还可能出现膀胱、直肠刺激症状以及肠梗阻等。多数盆腔脓肿患者有下腹部压痛,宫颈举痛,触诊可扪及盆腔包块;(2)辅助检查。血常规检查提示白细胞数目增多, C反应蛋白和血清降钙素原增高。B超检查对于诊断盆腔脓肿或排除盆腔脓肿,都是最佳选择。其他影像学检查如CT、MRI等技术,都可以协助盆腔脓肿诊断,而且准确率较高。

选取本院2012年8月至2017年9月妇科病房收治的23例采用CT引导下经臀部穿刺引流治疗的23例女性盆腔脓肿患者。年龄40~61岁,平均(49.1±2.3)岁。所有患者均有性生活史和生育史,其中绝经者3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下腹痛及肛门坠胀感,阴道分泌物脓性。妇科检查:宫颈举痛,下腹压痛,盆腔内可触及固定、边界清或不清的包块。辅助检查:白细胞、C反应蛋白和血清降钙素原增高,B超或CT检查发现盆腔内囊性包块或形态不规则的混合包块,包块5~12cm 大小。10例患者要求保留生育功能,7例为老年人、体弱、药物保守治疗无效又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6例患者妇科手术后B超或CT检查提示发生的盆腔脓肿。

1.2 治疗方法

指导患者饮水,保持膀胱稍充盈,患者取俯卧位,CT扫描确定穿刺部位、穿刺角度及深度。常规消毒、铺巾,2%利多卡因局麻后再次CT扫描,初步判断穿刺方向。然后采用穿刺针经局麻点按预定方向及深度进入盆腔脓肿内,抽出黄色脓液后,引入导丝,置入8F留置管,抽出脓液,连接引流袋,妥善固定,取脓液送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再次扫描引流管位于腹腔脓肿内,引流通畅,盆腔未见出血改变。术前选择广谱抗生素联合用药,术后根据脓液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选择敏感抗生素继续治疗。

1.3 疗效评价[5]

穿刺治疗术后效果评价:(1)治愈。腹痛、发热的症状消失,盆腔脓肿消退;(2)好转。腹痛、发热的症状消失,脓肿呈低回声包块或液性包块,暗区最大内径<0.5cm,内透声好;(3)未愈。腹痛、发热的症状未消失,盆腔脓肿最大内径>0.5cm,暗区透声差;(4)复发。经治疗消失的脓肿于原部位又出现。

1.4 治疗结果

23例患者在CT引导下经臀部穿刺引流盆腔脓肿操作经过顺利,术后抗生素使用7~15天,住院时间10~18天,化验白细胞、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等指标恢复正常,随访6个月盆腔脓肿均未复发。23例患者中治愈20例,好转3例。

2 护理措施

2.1 心理护理

盆腔炎性疾病病因复杂,盆腔脓肿为盆腔炎性疾病较重的一种,患者因疼痛及反复发作承受严重病痛折磨,心理上已产生恐惧感,加上对医院环境、人员陌生,对疾病知识、治疗方法及手术效果等不了解,而感到不安、焦虑。护理人员热情接待患者,关心、同情、尊重患者,拉近护患间的距离,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根据患者的心理特点,给每位患者实施个性化的心理护理。耐心细致地讲解CT引导下经臀部穿刺引流治疗方法的特点,让患者了解该方法具有安全、效果好、痛苦少等优点,介绍成功病例和医生手术水平,使患者既认识到疾病的严重性,又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让家属共同参与对患者的心理护理,使其以积极的精神状态接受、配合治疗和护理。

2.2 术前护理

术前常规进行心电图、血常规、凝血功能等检查,做好术前评估及术前宣教,患者家属也全程参与宣教过程,告知手术相关的流程,术中可能出现的不适及应对方法,以取得患者及家属的配合。做好皮肤清洁,术前穿刺处皮肤用2%洗必泰擦拭每日2次,阴道使用5%聚维酮碘溶液消毒每日2次,术前禁食禁饮4h,建立静脉通路。

2.3 术中配合

穿刺术中患者处于清醒状态,告知患者穿刺时不能随意活动,由责任护士全程陪同,安慰患者,消除紧张心理,并观察患者的面部表情,询问患者有无不适,观察生命体征变化,有异常及时汇报手术医生。抽吸脓液送检做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抽吸过程中指导患者要平静呼吸,避免深呼吸和咳嗽。

2.4 术后护理

2.4.1 病情观察 穿刺引流术后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异常。文献[6]报道介入导管治疗抽脓置管并发症有出血、继发腹膜炎、器官损伤、引流不畅和脓肿复发,因此穿刺后严密观察患者面色、生命体征、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观察有无腹腔内出血、脓肿破裂等,如果出现腹痛,要了解疼痛的性质、程度,检查有无下腹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等,尽早发现异常,及时处理。本组23例患者未发生置管后并发症。

2.4.2 高热的护理 严密监测患者体温、血压、血氧饱和度的变化,术后仍有高热患者给予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乙醇擦浴、冰敷等,每次擦浴时间12min,以离心方向边擦边按摩,擦浴时观察有无不适,出现异常及时停止擦浴。本组患者有9例患者体温39.5℃持续2h不降,按医嘱口服布洛芬混悬液或消炎痛栓塞肛门降温,用药后20~60 min体温逐渐恢复正常。在体温上升期患者会出现寒战不适,应注意保暖。在发热期鼓励患者多饮开水,同时做好口腔护理。穿刺术后继续给予抗生素治疗,并根据脓液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调整用药。13例患者术后当日体温恢复正常,8例患者术后1~3d体温恢复正常,2例患者术后4~5d体温恢复正常。

2.4.3 疼痛干预 穿刺术中、术后可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包括穿刺部位、腹部不适或疼痛等,观察引起疼痛的原因,排除是否为并发症引起的疼痛。采用数字评定量表对患者进行疼痛评分。分级标准:0分为无痛,1~3分为轻度疼痛,4~6分为中度疼痛,7~10分为重度疼痛。轻度疼痛者给予心理安慰、分散注意力来缓解疼痛;中重度疼痛按医嘱给予镇痛药。本组1例患者术中穿刺部疼痛明显,手术医生改用逐层注射利多卡因的麻醉方式后疼痛缓解。3例患者术后穿刺点有轻度疼痛,通过改变体位、听音乐、聊天等方法缓解疼痛,其他患者疼痛不明显。

2.4.4 引流管的护理 做好引流管的护理,保持局部创面整洁,观察有无渗血,观察引流液颜色、量、性状的变化,记录引流液量。术后取半坐卧位,以利于引流;妥善固定引流管,避免折叠、扭曲,经常挤压引流管防止脓栓堵塞,保持引流管通畅;引流袋悬挂低于腹部20~30cm处,每日更换引流袋;下床活动时防止引流液倒流。术后B超定期复查,依据脓肿情况调整引流管,B超示脓腔闭塞或小于3cm呈低回声区,体温恢复正常,临床症状消失,24h内无引流物可考虑拔除引流管。本组患者未发生引流管堵塞,23例患者分别于3~11天拔除引流管。

2.4.5 皮肤护理 经臀穿刺引流术穿刺点在臀内下1/4象限,为避免损伤髂内血管、坐骨神经等,进针点尽量贴近骶尾骨。骶尾部本身就是压疮的高发部位,再又加一条引流装置对我们护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在特殊的穿刺部位要做好创面及局部的皮肤护理,预防皮肤压力性损伤。穿刺术后按压局部止血,并严密观察局部创面有无渗血、红肿,创口敷料选择康惠尔透明敷贴。康惠尔透明贴能减轻局部皮肤受压,渗透水蒸气,改善组织微循环,敷料薄有弹性,能顺应皮肤移动,是一种无菌粘性半透膜,不仅能有效保护伤口不受细菌侵袭、减轻疼痛,还便于观察局部创口、皮肤情况,对皮肤有很好的保护作用。每5~7d更换敷贴一次,如渗血、潮湿、污染、敷贴卷边随时更换。指导患者多翻身,尽量减少平卧位,避免局部皮肤长时间受压。经过精心护理本组患者未发生皮肤压力性损伤和穿刺点的感染。

2.4.6 营养支持 因高热、疼痛、疾病原因等因素导致盆腔脓肿患者精神、体质较差,指导患者合理饮食,进高蛋白、高热量、富含维生素营养丰富易消化饮食,如新鲜蔬菜水果、肉、鱼、蛋等,忌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必要时请营养科会诊,制定科学合理的营养餐。胃纳差者给予肠外营养,遵医嘱给予补液治疗。本组患者中1例由于年龄大癌症晚期出现胃纳差,并有低蛋白血症,给予肠外营养、白蛋白静滴,及时纠正了低蛋白血症,住院期间精神状态好,未发生电解质紊乱。

3 小结

本组23例盆腔脓肿患者CT引导下经臀部穿刺引流治疗和护理的实践表明,CT扫描能精准定位和穿刺脓肿,是安全、有效,创伤小的微创治疗方法,术后根据细菌培养结果给予敏感的抗生素治疗,能快速缓解腹部疼痛,促进炎症吸收,提高治疗的效果,缩短病程,避免全麻、手术带来的并发症和风险,又能保留年轻患者的生育功能。CT引导下经臀部穿刺引流治疗盆腔脓肿的护理非常重要,其基本流程是充分做好术前准备,术中的观察和医护、医患、护患间紧密的配合,术后的密切观察和精心护理。护理的关键是术后的病情观察、高热护理、引流管护理、皮肤护理、疼痛管理和营养支持,术后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有利于早期发现介入导管治疗抽脓置管并发症的发生;对于高热的患者密切监测体温变化,及时给予物理或药物降温;术后保障引流管通畅是治疗效果的保证,妥善固定安置引流管,并经常挤压引流管防止脓栓堵塞;在特殊的穿刺部位选用康惠尔透明贴既能有利于观察创面及局部的皮肤情况,又能预防皮肤压力性损伤的发生和穿刺点的感染;盆腔脓肿患者体质明显下降应给予营养支持,补充多种维生素,纠正低蛋白血症等。同时在疾病的治疗过程中由责任护士全程参与照护,通过个性化的心理护理,树立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有效提高患者对治疗、护理的依从性,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1]李洁,李亚里,崔秋丽,等.84例女性盆腔脓肿临床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52(5):45-46.

[2]陈德新,易红英.腹腔镜诊断治疗盆腔脓肿的探讨[J].中国妇幼保健,2011,21(9):1280-1281.

[3]宋庆轮,宋宗涛,陈翔.CT引导下经臀部引流盆腔脓肿[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6,32(6):985-986.

[4]孙静,赵栋.盆腔脓肿的诊断与治疗[J].医学与哲学(临床决策论坛版),2009,30(8):12-15.

[5]方燕春,胡小秋,石庆新.经阴道超声介入治疗盆腔脓肿30例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13,29(4):679-680.

[6]Lorentzen T, Nols?e C, Skjoldbye B. Ultrasound-guided drainage of deep pelvic abscesses: experience with 33 cases. Ultrasound Med Biol. 2011 May;37(5):723-8

猜你喜欢

脓肿盆腔皮肤
第二层皮肤
妇科超声见盆腔积液诊断探讨
皮肤“出油”或许就能减肥
高频超声在皮肤恶性肿瘤中的应用
脑脓肿并肺动静脉瘘2例及文献复习
新生儿腹膜后脓肿2例
右胫骨Brodie脓肿急性发作伴软组织脓肿及窦道形成1例并文献复习
不是所有盆腔积液都需要治疗
我爱洗澡,皮肤好好
腹腔镜治疗盆腔脓肿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