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特朗普引领潮流的十个词汇

2018-02-08

海外星云 2018年2期
关键词:假新闻言论希拉里

自从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于2017年1月上任以来,就像他在竞选活动中所做的那样,特朗普带来了一种不寻常的言辞风格。他是否也影响了我们的词汇用语?对此,词典编纂者、《华尔街日报》专栏作者本·齐默表示,现在就说特朗普在言辞方面的影响力还为时过早,但是这位总统的确已经改变了政治家们的沟通方式。齐默说:“特朗普的激烈言论变得更易为人接受,因为他已经将这些之前鲜有应用的词汇变得正常化。”特朗普和他的团队发明或推广的一些词汇和短语现在已经牢牢地嵌入到公共用法中了。

让美国重新伟大

这个短语是特朗普的竞选口号。自从特朗普将这个口号印在小红帽上之后,这个短语变得无处不在。据特朗普的前竞选主席科里·莱万多夫斯基说,特朗普在2014年4月的一次峰会上首次提出“让美国重新伟大”。特朗普对这个竞选口号的效果非常有信心,在就职总统前,特朗普开始着手其2020年连任的口号——“让美国保持伟大”。齐默认为,“让美国重新伟大”已经成为“特朗普的民粹主义的象征代表”。

“难过!”

特朗普喜欢用他独有的语言风格来发表推特,并且在其推文中斥责某人,然后以“难过!”为结尾。这一标志性的结尾很快成为了政治评论员和夜间喜剧节目引用的笑柄。齐默认为,特朗普的这一语言风格主要是由推特的140字限制所决定的,但也表明了他和前任奥巴马之間在政治言论上的风格变化。“难过!”成为了特朗普言论押尾的符号。

“大大地(bigly)”还是“大联盟(big league)”

在2016年与希拉里的首场辩论会中讨论税收问题时,特朗普的一个用词让美国人困惑。特朗普说:“我打算大大地削减税收(削减大联盟的税收),而你却要增税。”特朗普本人和他的团队都没有对这一用词做过解释。评论人士认为,特朗普要说的是“大联盟”,因为他此前常用这个词。但是在实际表达中,他却用了一个没有人会说的词汇。

夸夸其谈

“大大地(bigly)”不是唯一一个特朗普说的让听众困惑的词语。在与希拉里的辩论中,谈到他的财富和商业交易时,特朗普说他不想让人听起来他是“夸夸其谈(braggadocious)”。词典出版者韦伯斯特说,在美国总统候选人辩论期间,这个搜索词的搜索量激增,而这个词实际上是19世纪时的一个词,意思是“傲慢”。他解释说:“这个词被认为是出自‘吹牛大王(braggadocio),意思是一个听起来非常骄傲或勇敢的人的恼人或夸张的谈话。”

Covfefe

2017年5月,朗普在推特上发表了一段令人费解且前所未闻的消息,这让美国人感到困惑和有趣。特朗普发表的这条推特说:“尽管有不断的负面报道,covfefe。”直至今日,《韦氏词典》都未能证实这个词的真实性。

在发表这条推特一天之后,特朗普删除了这条推特,并且发布了同样有趣的一条:“谁知道‘covfefe的真正含义?享受这种快乐吧!”对此,白宫发言人表示,“特朗普总统和一小部分人知道他表达的确切意思”。

另类事实

特朗普的前竞选经理、现任白宫顾问凯莉安·康威在接受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采访时创造了这个词。在为肖恩·斯派塞关于就职典礼的人群规模的虚假陈述进行辩护时,康威使用了这个词,但她也受到了批评,因为批评者认为她是在将明目张胆的谎言合理化。

不管怎样,这一朗朗上口的说法很快在推特上流行开来。在推特上,网友们经常用它来描述特朗普和他的团队发表的声明,认为这些声明都是谎言。

直来直往的人

前白宫通讯联络办公室主任斯卡拉穆奇很喜欢直率地谈论他在纽约的成长经历。他告诉媒体,在纽约,他们都是直来直往的人,不会像华盛顿人一样喜欢在背后中伤。齐默认为这种言论反映了特朗普本人特性,他说:“特朗普团队中的人在某种程度上是在模仿他呈现事物的方式。”

把她关起来

这是针对希拉里面临的“邮件门”时特朗普说的话,并且很快成为了特朗普竞选集会中的宣言。特朗普认为希拉里在担任国务卿期间使用私人电子邮件服务器,应该被判入狱。但如今,这一问题又影响到了特朗普团队里的前国家安全顾问迈克尔·弗林,弗林正因“通俄门”而被调查。

假新闻

特朗普在推特上发了103次“假新闻”。在2016年的选举中,特朗普喜欢使用的这个词首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当时,捏造的新闻报道在社交媒体上不断传播而使得选民的决定左右摇摆。之后,特朗普开始用它来描述那些将他描绘成负面形象的新闻机构。这其中,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最为引人注目。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特朗普对该电视台记者说:“我不会给你问问题,你是假新闻。”

把沼泽地抽干

在竞选后期,特朗普利用这个方式表达,他计划用新面孔取代华盛顿的职业政客,他的团队将对政府进行急需的改革。这句话在特朗普支持者们的集会上反复出现,以此来对比特朗普和他的对手——长期从政的希拉里。特朗普不是第一个使用这个词汇的人,但他成功地普及了这个词汇。“把沼泽地抽干”曾经是一种驱赶蚊子的方式,在20世纪初时被用作政治隐喻——驱赶那些像蚊子一样害人的政客。

(编译自英国广播公司新闻网)(编辑/陈胜东)endprint

猜你喜欢

假新闻言论希拉里
4 smart ways to spot fake news 判断假新闻的4种聪明方法
能分辨假新闻?多数人高估自己
他们的言论
变色啦!
意大利教高中生识别假新闻
言论
参考译文
自由总是相对的,言论不是随意的等
言论集纳
日本混乱中迎接希拉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