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幼儿进行传统文化启蒙教育的探索

2018-02-08莫婉艺

珠江教育论坛 2018年1期
关键词:弟子规幼儿园环境

莫婉艺

(封开县教育第二幼儿园,广东 封开 526500)

一、寓传统文化教育于环境创设之中

1.环境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传统教育应该把握好环境这一教育因素,幼儿园作为幼儿生活的主要生活场所,对幼儿的影响极大。把国学元素融入到幼儿园的环境创设中,让幼儿了解国学,热爱国学,在环境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以《弟子规》为例,它主要强调家庭伦理和感恩教育,在幼儿园的环境布置中适当增加《弟子规》的内容,这样可以教导幼儿尊老爱幼、长幼有序、这种教育对于现在那么多的独生子女来说意义重大,可以为幼儿形成良好的道德观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我园在大厅里设立《弟子规》彩图全文展示,营造出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走廊过道张贴弟子规经典诗句、经典故事,小朋友放学时都会和爸爸妈妈一起驻足观看、朗诵。

2.班级是幼儿在家庭之外最先接触的生活环境,它是幼儿每天所处、所接触的。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环境作为一种“隐性课程”,是重要的教育资源。教师可以和孩子共同布置具有传统特色的教室环境,将传统文化元素有效地融入幼儿园环境之中,力求做到:传承、创新、融合,体现出古典与现代,传承与创新的幼儿园教育环境,使幼儿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潜移默化地传承着中华文化。

以传统节日文化为主题开展环境创设。新年之际,教师和孩子们一起动手制作灯笼;元宵节闹元宵、赏花灯,孩子们将自己亲手制作的花灯悬挂在活动室内外;端午节粽子飘香,中秋节月圆人圆,重阳节登高望远,教师和孩子们一起收集、整理节日的资料,做好节日的调查,将相关的图画、文字布置在班级的主题墙。

将民间艺术融入环境创设之中,选择优秀的民间艺术渗透到环境创设中,在与环境的融合中传递和体验中华民族特有的形式美、意境美、节奏美和动态美。如:大班孩子以剪纸作品为素材进行环境创设,教师们将充满童趣,有故事性的经典剪纸放在欣赏区。编织是幼儿园大班孩子的一项传统活动,教师在美工区为幼儿提供编织工具:塑料网格片、各色粗细绳子,欣赏区里有关于编织的图片和孩子的作品。

将古典文学融入环境创设之中,幼儿园根据幼儿年龄特点选择了古诗、传说故事等作为古典文学的教育载体,教师充分利用语言教育策略和古诗文的特性,创设语言交往的环境,激发幼儿对古代文学的兴趣。教师们在走廊的两侧布置了与古典诗词、民间故事相关的图片,班级教室的主题墙上有孩子们的古诗绘画作品,让古典文学陶冶了幼儿的性情。

二、寓传统文化教育于课程游戏之中

课程游戏是幼儿园的主要活动之一,幼儿园的自主性游戏、语言游戏、体育游戏等各类游戏都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许多传统游戏之所以流传至今,是因为传统游戏负荷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它以幼儿喜闻乐见的形式,令孩子们全身心融入游戏之中,因此把传统的游戏运用到幼儿健康教育中,对幼儿身心健康成长有积极的作用,传统游戏形式多样,富有娱乐性,有助于培养幼儿多种能力和活泼开朗的性格。首先,教师运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来对幼儿进行教学,让幼儿边玩边学,给幼儿营造一个快乐的教学气氛。利用语言课进行诵读训练,快板诵读,或从弟子规句式中找相同汉字、相反词、词语接龙,我说上句,你说下句等;也可以通过情景表演、歌表演、优美的舞蹈等表现其义,来提高幼儿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增强孩子的学习兴趣,大大地降低了学经典的难度。其次,教师以尊敬父母、团结友爱、热爱集体、文明礼貌、助人为乐、拾金不昧等为主题,以开展古诗词教学为切入点,让幼儿从诗词中体会韵味,品味诗词的无穷意境,从而体会中华名族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将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与幼儿喜欢的各类游戏活动相结合,可以使幼儿在愉快的游戏活动中获得中华传统文化经验,同时还能丰富各类游戏活动内涵,使各类游戏活动最大限度地发挥传统文化的教育功能。

三、寓传统文化教育于日常生活各个环节之中

一日生活皆教育,幼儿园的各个生活环节也是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途径。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园注重将传统文化渗透在幼儿一日生活之中,使幼儿在每日的幼儿园生活活动中,时时处处都能感受、触摸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教育更加生活化。

(一)进餐方面

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由于父母和长辈的宠爱,很多幼儿养成了不好的习惯。如:吃饭时,通常是长辈还没坐上桌,自己就先开始吃,把爱吃的菜端到自己跟前。这些坏习惯对孩子的成长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好的生活习惯要从小培养,学习了弟子规“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后每当吃饭的时候,我们要求小朋友要等大家都取好饭才一起吃,取饭的过程要学会谦让、等待。

(二)生活习惯方面

冬天的时候,总是有些小朋友迟到,还有些幼儿在家也不刷牙,自学了“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后,这种情况就慢慢减少了,这句话就是告诉我们:早晨起床后一定要洗脸洗手,还要刷牙,每次上完厕所,都要把手洗干净.....幼儿时期是长身体、育品德、学知识最重要的关键阶段。一日之计在于晨,早上早起,做好一天的学习生活准备。因为健康的身体是未来成才的基础,是自身幸福快乐的保证。从小要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自从学习了“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后,幼儿午休的时候能把自己的鞋放到鞋柜里固定的格子上,自己脱下的衣服叠好放在床头,起床自己叠好被子,孩子在家也养成了这个好习惯。教师和家长要不厌其烦,提醒孩子天天落实,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

(三)学习方面

许多幼儿看完书总是到处乱放,也不爱惜书,图书柜里的书总是摆放的很乱,书包柜也是,有时塞了衣服,有时会有一两个书包掉到地上。自从学习了“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后,我们教室的图书柜就变的整整齐齐了,在书角和柜子上贴上相同的标志,孩子们很快就能把书放回原来的位置。

四、寓传统文化教育于传统节日之中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民族传统节日是我们的祖先在五千年历史长河中创造出来的节日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幼儿园开展传统节日教育,开发具有特色的活动课程,能让幼儿了解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加深对祖国五千年文化认识,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让幼儿接受优秀文学熏陶,能提高幼儿审美能力,丰富知识启迪智慧、发展潜能。例如:张灯结彩的元宵节、团团圆圆的中秋节、纪念屈原的端午节、尊老敬老的重阳节等这些传统节日中,都蕴涵着我国人民尊老、爱幼、勤劳、善良、和善、爱国等优良品德,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每逢这些重大节日,都可以组织大型的、综合性的庆祝活动,如:开展挖掘传统游戏的民间趣味运动会;举行“雅言传承文明 经典润泽童心”亲子演绎弟子规表演活动;开展“国学伴成长 共圆中国梦——经典诗歌、故事大王比赛”;传承广信文化亲子春游活动;迎中秋亲子猜谜活动;百米长卷“迎国庆、贺重阳”亲子现场绘画活动;利用世界读书日开展“图书漂流活动”;承担公(民)办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优质活动课展示暨观摩研讨活动等,以活动促发展,逐渐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五、寓传统文化教育于家园合作之中

幼儿小的时候大人总怕他做事做不好,怕帮倒忙,总是代劳不教他做家务事,自然他就会产生懒惰的思想,长大后就不愿意劳动。我们开展主题活动——自己的事自己做。调查幼儿在家是否自己吃饭、自己洗澡、穿衣服,结果发现还有很多幼儿在家是大人喂,穿衣服也是大人帮忙穿。家长的理念是学习比做事重要,所以就不让孩子做事。自从学了《弟子规》后,家长也改变了这一观念。知道让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干些家务活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要从小培养孩子为大家服务的能力,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要从自己穿衣服、自己吃饭、刷牙、洗脸等等开始,然后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摆凳子,洗碗、洗袜子等简单的事情。

孝亲敬老教育是培养幼儿良好品德的重要渠道,在重阳节里,我们也会邀请孩子们的爷爷奶奶来园一起玩乐,让孩子们给爷爷奶奶松松腿、捶捶背、喝杯茶,培养孩子们亲老敬老、孝敬长辈的良好品德。并通过家园合作,教育孩子在家里要孝敬长辈,吃饭时教育孩子要请长辈先坐下,告诉孩子要给长辈夹菜,爷爷、奶奶年纪大,身体虚弱,需要补充营养,好吃的让长辈先吃。在这个过程当中,孩子就会产生孝敬长辈的思想。只要爸爸妈妈认真落实弟子规,孩子当然没有打长辈、任性、脾气大的思想产生。

通过教学游戏寓传统文化教育于丰富多彩活动之中,引导幼儿在实际生活中加深了解传统文化丰富内涵。能提高幼儿一定的素质和能力,厚实幼儿的行为素养,唤醒幼儿对传统文化的热爱。用国学经典传统文化之光,照耀指引孩子们健康成长,受益终生,并让他们勇于担当复兴中华民族的伟大使命。

[1]王赛艳.在幼儿园渗透传统节日教育[J].早期教育(教师版),2009(12).

[2]张晓华.中华传统文化对儿童发展的影响[J].儿童发展国际论坛,2009.

[3]施桂红.幼儿园园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D].山东师范大学,2011.

猜你喜欢

弟子规幼儿园环境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我爱幼儿园
欢乐的幼儿园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环境
弟子规
爱“上”幼儿园
弟子规
弟子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