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打造有效课堂

2018-02-08高其明

珠江教育论坛 2018年1期
关键词:例题价值观技能

高其明

(广宁县其鉴纪念中学,广东 广宁 526300)

一、何为有效课堂

有效教学的评价标准是学生的有效学习,其核心是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教学是否有效,关键是看学生的学习效果,看有多少学生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有效学习,取得了怎样的进步和发展,以及是否引发了学生继续学习的愿望。

整合、协调地实现教学的“三维目标”是学生进步和发展的基本内涵。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并不只是传统教学强调的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而是指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上获得全面、整合、协调、可持续的进步和发展,是注重全面教学目标的进步和发展。如果背离或片面地实现教学目标,那么教学就只能是无效或低效的。

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是通过合规律、有效果、有效益、有效率的教学获得的。教学是否有效,既要考察教学目标的合理有效性及其实现程度,也要看这种目标的实现是怎样取得的。有效果,主要是指通过教学给学生带来的进步和发展。有效益,即有效教学不仅要求教学有效果,而且要求教学效果或结果与教学目标相吻合,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需求。

二、如何打造有效课堂

(一)打造有效课堂的前提,是编写高质量导学案

导学案是课堂的基础(脚手架),而导学案的优劣将直接影响课堂的效能(效果、效益、效率)。简单来讲,任何一个导学案都要包含目标、过程、检测、反思这几个基本元素,目标是明确学什么,过程是明确怎么学,检测是明确学到什么程度,过程和检测都是为目标服务的。反思(师生)就是对一节课成败得失的总结,也是为后面的更加完善作准备。

打造有效课堂的关键,首先得先弄明白目前新课标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现价值观。每节课有效最关键的三个因素是要明确这节课“要做什么?要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以下分享个人看法:

(一)达成每节课的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就是解决“要做什么”“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课堂模式,要求每一位教师对每一节课要前置一个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这是让课堂有效的前提和基础。如何确定学习目标,应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1)让目标可见、可操、可测、可达。

目标可见:要让目标看得见,还要具体化、细分化。

目标可操:要让目标具可操作性。

目标可测:可以通过课堂或课后的练习来检测。

目标可达:要结合实际,要可以达到。

例如某节体育课中有这样的一个教学(学习)目标:通过训练,更好提升学生的肱二头肌的力量。改为:通过训练,让每个同学都能做5到10个标准的引体向上。这样一改,就让学习目标可见、可操、可测、可达了。

(2)要触入三维目标

学习目标不能简单地停留在知识与技能上,而更多的应该关注学生学习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也是新课标提出要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理论依据。学生的知识不单是教师教会的,而更多的是通过师生对话、生生互动,让学生自己去生成、去构建起来的。

例如“分子热运动”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应该这样确定:

1.知识和技能:

①知道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②能识别扩散现象,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进行解释。

③知道物体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④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相互的引力和斥力

2.过程和方法:

①通过演示实验说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②通过演示实验使学生知道物体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③通过演示实验以及与弹簧的弹力类比使学生了解分子之间既存在斥力又存在引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用演示实验激发学生对大千世界的兴趣,使学生了解通过直接感知的现象,可以认识无法直接感知的事实。

综上所述,对学习目标的确定,建议用“能记住”“能说出”“会运用”“解决xxx问题”等可检测的明确用语。学习目标一定要以中、下层学生为蓝本进行设计。

(二)规范和落实课堂流程

课堂教学(学习)的过程就是解决“要怎么做”的问题,就是说要如何保证完成上述的学习目标。课堂所做的一切都是为完成(达到)目标而服务的。所以我们要规范课堂的“学、展、释、固”等流程,这些流程并不规定时间、顺序和具体的用时,而是要根据学生的学情灵活运用。

以下仅以个人理解就如何让学生自主构建(生成)知识作个阐述:

1.课前:为正课做准备的(引入),各课有具体的方法,这里不展开。

2.课中(正课)部分也就是课堂的核心部分,如何去操作?这里通过两个例子来阐述:

例1:一节数学例题课,甲老师这样处理:先给出预学任务单,并让学生展示解决,花了5分钟,再给出四个与例题同类的题目,让各小组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办法逐一解决,30分钟后,各小组都得出了正确的答案,然后再展示、质疑、巩固,花了10分钟,这时下课铃响了,按照不拖堂原则,就下课了。

乙老师这样处理:课前同样先花5分钟解决预学,然后给出一个例题,让各小组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办法解决,然后再分组展示、质疑,花了10分钟,已经把题目清晰地解决了。在此基础上,再马上给出3个同类的例题让各小组去自主完成,由于在第一阶段学生对方法已经完整掌握了,结果不到10分钟,各小组都通过正确的解题方法得出了正确的答案。这时老师再利用7分钟的时间进行目标检测,检验是否达到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最后进行总结反思,3分钟后圆满完成了学习任务。下课铃也响了。

两位老师都是采用先学后教,小组合作的方法进行授课,可两位老师的授课效能是完全不一样的,谁的方法更有效相信大家会分辨出来。

例2:一位历史老师这样处理《康乾盛世》这节课。课前先布置各小组搜集康乾盛世中能体现人口、政治、文化、经济、军事、社会、民族、外交等之“盛”的具体事例或事件,然后在课堂上让各小组来展示各自的成果,通过各小组的展示、质疑和补充,逐步把《康乾盛世》之“盛”全面地展示出来。由于这些知识都是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寻找出来的,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知识得以自行构建和生成,也就高质量地完成了这节课的学习任务。

上述例子说明,课堂的所有学习过程都要围绕学习目标,而且学生的知识都要让学生自己去构建和生成,这样的课堂学习不仅停留在知识与技能目标上,更注重了过程与方法,在强调过程与方法的同时,也让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了充分的指引和锻炼,这样的课堂才会真正有效。

所以说我们课堂的所有流程都要围绕如何达标来开展和进行,自学和合学注重的是学生知识的构建和生成,而展示即不仅是答案的展示,更要关注的是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与方法,以及在这过程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现。而巩固这一环节所体现的是“做到什么程度”,也是必不可缺的,巩固是对目标是否达到最好的检验,没有检验的课堂也不会是完美的课堂。

最后还有一个反思的环节,一节课下来,效果如何,哪些做得好,哪些还需要整改,这就需要老师和学生都要进行反思,以发扬优点,纠正不足。这一步往往会被老师一语带过,甚至忽略了。其实从效能的角度上看,课后的反思也许会比课前的准备更重要,这就是为什么说评课比备课更重要的原因。

三、努力方向

有效课堂的打造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明清楚的,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到的。需要我们静下心来,积极学习理论知识,并不断更新和提升,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摒弃形式和表面的东西,从课堂的三维目标出发,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出发,从轰轰烈烈的课堂到静悄悄的课堂革命,从形式的转变升级为内在的转变,从看到的现象去寻找问题背后的问题。只有坚定信念,不断纠错,我们的课改路才能顺利开局,并越走越宽,越走越成功!

猜你喜欢

例题价值观技能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由一道简单例题所引发的思考
由一道简单例题所引发的思考
劳动技能up up!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