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神学与道德的交锋

2018-02-07彭丽莎

青年文学家 2018年6期
关键词:宗教道德

摘 要:阿尔让斯侯爵(Marquis dargens),全名让·巴蒂斯特·德·布瓦耶·阿尔让斯(Jean-Baptiste Boyer d'Argens),十八世纪伊壁鸠鲁主义代表人物,是与伏尔泰,孟德斯鸠齐名的启蒙思想家,其作品极具思辨精神,逻辑清晰严谨,语言朴实,自然流畅。在其代表作《中国人信札》中,作者以“东方信札”体裁,借无数“局外人”的通信,围绕中国道德与西方神学的对峙展开了辩论。本文通过对书信中宗教与道德的分析,阐释作者对礼仪之争的思考,并进一步揭示作者的自然神论宗教观以及其对理想社会秩序的思考。

关键词:宗教;道德;礼仪之争

作者简介:彭丽莎(1992-),女,云南省曲靖市人,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法国文学。

[中图分类号]:B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06--02

阿尔让斯侯爵(1704—1771),出身于法国南部埃克斯—普罗旺斯一个基督教贵族家庭,而他却是自然神论者,早年发表多篇抨击基督教的文章,曾有一则轶事可以完美的反映阿尔让斯的宗教观,据传,当他乘船旅行的时候,遇到了很危险的暴风雨,船上所有乘客都开始祈祷,只有阿尔让斯平静地读着比埃尔·培尔[1]的哲学作品,他的这一行为折射出特对宗教迷信的态度,而他所阅读的哲学作品也对他的而哲学创作与批评有着深刻的影响。阿尔让侯爵后来隐居荷兰后开始进行创作,《犹太人信札》、《神灵信札》等著作在欧洲引起轰动,伏尔泰曾致信问候:“您的哲学著作已经俘获了我的心”,他的作品同样引起了关注启蒙思想的普鲁士君主——腓特烈二世的注意,他也因此被邀请到普鲁士宫廷做客,并任职于柏林文学院。也正是因为侯爵从未在法国进行文学创作,导致他的作品虽然在当时轰动欧洲,却并没有被立即纳入法国文学史中。阿尔让斯写作风格客观而有哲理,并不符合随即而来的法国大革命的需要,因此这些著作被湮没在时代的浪潮中,直至近代才被重新发现,法国学界也才开始从文学,哲学角度重新评估其价值。

在普鲁士宫廷做客期间,阿尔让斯创作了《中国人信札》,作者在自己第一卷序言中提到,由于第一部作品谈论的是欧洲和非洲,第二部作品,他想把眼光放到亚洲,这也正好符合当时认识世界,发现世界的背景,在《中国人信札》中,作者假借五位学识渊博,而且有着完美的法语水平的中国学者在世界各地游历而展开的文化比较来抨击法国社会存在的问题,也借鉴中国先进的模式来构建自己的社会蓝图,因《中国人信札》本身是六卷本百科全书式文化比较巨著,为了分析作者对宗教与道德的辩论,我们将主要讨论在法国的图索与在北京的陈渊哲之间的通信。

18世纪的法国正处在革命前的启蒙时代,知识界热切希望借他山之石为病入膏肓的法国找到一剂改革良方,教会人士关于中国的礼仪之争理所当然地引起他们的关注, 并依据各自的了解和理解作出不尽相同的解读。作为启蒙思想家,阿尔让斯自然也对这场中西文化碰撞的盛事无比关注。

一、礼仪之争缘何起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欧洲就中国人究竟是无神论者还是自然神论者争论不休,据作者观点,主要是中西方三个分歧引起了这场旷日持久的纷争:世界起源,对孔子的敬仰以及对先辈的祭祀与追思。

世界上最伟大的人物,您若在天有灵,请容许我向您表达我深深的敬意,我生活在既不行献祭又不行浇祭的国度,没有这些仪式,我又怎么表达您的同胞对您的崇高敬意?他们把自身的优点,诚实和对良知的热爱都归功于您,我们难道能够从此以后禁止他们表现这种炙热的虔诚吗?

——阿尔让斯

关于对待孔子的态度,大概是在中国,在罗马礼仪之争中的焦点,作为自然神论者,阿尔让斯能够理解中国对于孔子的尊敬与追思,因为在对儒家思想的态度上,他与“亲华派”伏尔泰一样高度赞扬孔子所提出的礼法与道德对维护社会稳定所作出的贡献。

另一个争论的焦点则是对先辈的祭祀,这实际上也是是对儒家思想不认同的一个引申问题,因为孔子思想崇尚尊“老”,崇尚“礼法”,但这引起了罗马教廷的不满,教皇和他的追随者批判基督教仪式和中国仪式的混合。

中国自古以来就没有一种信仰是唯一存在的,因此了解中国社会的传教士改变了他们的传教方式,默认对孔子的纪念与基督教信仰并不冲突,但虔诚的宗教使者来到了中国之后,认为这些祭祀活动是对基督教的亵渎,并将消息传回罗马,罗马教皇命令中国教徒恪守基督教教义,甚至命令中国皇帝配合基督教的传播。阿尔斯通传达了基督教对中国统治者及大众来说只是一种外来文化,如果对统治有利,可以吸收,用以丰富中国文化,但若是它想要取代其他文化,或者干涉中国社会秩序,那么基督教在中国就会立即被铲除。植根中国的传教士甚至对宗教特使说道:“教皇是什么?教皇命令?他是谁?他,命令?他不敢对英国人,也不敢对荷兰人给予命令,他要求中国服从他的意愿?事实上,英国人和荷兰人拒绝服从他的命令是非常明智的”。

二、礼仪之争何所归

“容许所有为纪念死者而进行的非迷信的、不令人怀疑的、非宗教的中国仪式”;“允许对孔子纯民间性质的崇拜……牌位前,点燃蜡烛,上香,摆供品都是合法的”。[2]

在经历了传教士充当沟通的桥梁,把罗马和中国的意见传达给对方后,特使将一份罗马教皇给中国基督徒关于仪式习俗的许可书带回来了北京,许可书中允许中国进行非偶像仪式,非宗教仪式的祭孔祭活动。

虽然法国知识界大多是从文化层面来分析这场争论,然而阿爾让斯却透过现象看到了各国的利益之争。因为传教士内部的分裂和中西方无法妥协的文化差异,礼仪之争最终以基督教在中国被禁止而告终,传教士也被驱逐出了中国。与其他历史材料所不同的是,阿尔让斯在《中国人信札》中完整引用了罗马教皇颁发给中国基督徒的仪式许可书(虽然这与基督教教义相违背),“虽然康熙帝一再强调中国的这些礼仪只有社会和政治的意义,但是教皇根本置之不理。”[3]这一与历史研究相悖的“许可书”表明了作者本人的态度,或者说是给基督教传播提出的建议。endprint

三、对礼仪之争思考

“他们(传教士)借助此种欺骗行为的理由并不能够成立,真理根本不用依赖于谎言来支撑,不论在何处,都可以光辉熠熠,而他们这种行为,反而会让人疑虑重生。他们认为他们的建筑需要欺诈来支撑。”

针对传教士为了胜过佛教这一本土宗教,而在西安偽造了汉白玉石碑,并在上面刻上了谁也不认识的拉丁文,“智慧,圣明的君主太宗派他身边的Colao在皇城边找到阿罗本传教士,并且下令将其带到皇宫”,以此证明先帝是拥护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的,阿尔让斯作出了以上评价。

据作者的观点,基督教在中国的失败,与宗教本身的局限性和传教士的虚伪和相互争斗分不开。

首先,中国本身是一个包容的社会,儒家思想也是经历了百家争鸣的辩论,总是以包容,倾听的态度面对其他不同的意识形态,后续服务于统治需要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也是董仲舒与法家思想融合而提出的。朱熹提出的“新儒学”也吸收了佛家与道家的思想,儒家思想的宗旨是包容,而基督教本身具有排他性,基督教信仰一神论,认为上帝是三位一体的神,一切承认,吸收其他思想的行为都会被视为异教徒。因此佛教的僧人曾提出与基督教传教士和平相处的建议,“我们不反对你们的上帝是天主;你们也不要反对我们信奉的神灵是大地之主”。但对于传教士来说这是很荒谬的,因为他们的上帝也是大地的主人,尤其在中国,这比做天的主人更重要。由此可见基督教在中国的失败是注定的。

总而言之,理智和良知是上天的礼物,是人生一切行为的准则,如果不善加运用,而只迁就于外在假象的威信,那人将沦为最低等的动物。这句话可以总结作者通过描写礼仪之争,所想要传达的价值观。应该让道德成为维持社会秩序的主宰,而不是荒谬的宗教权威。“中华帝国一直以它原有的姿态存在于世,而后也将会同样稳定,远离各种变革。然而,恰恰相反的是,罗马曾经是世界的霸主,如今却处于卑鄙可耻的境地,本应该永不磨灭的权利在慢慢地消逝;罗马除了在残骸和废墟上自吹自擂之外,剩下的只有黯然的悲伤”[4]。这一切都得感谢孔子建立的礼法道德制度,他的儒家思想得到了人民的拥戴,统治者的保护,因为是一个平衡的良性循环,没有谁的利益因此而遭受损害,这个尊重每个个体的存在的制度,比起强调权威的宗教神权,更能维持社会稳定。作者讨论这场纷争,不止是为了从知识分子的角度给出自己的看法,更多的是想要借助东方文明为法国社会找到良药。

注释:

[1]比埃尔·培尔(PierreBayle),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的先驱,17世纪下半叶最有影响的怀疑论者。

[2]阿尔让斯,《中国人信札》第五卷,第144封信。

[3]林金水. 明清之际士大夫与中西礼仪之争[J]. 历史研究,1993,(02):20-37. [2017-08-24]。

[4]中国人信札第三卷第七十六封信引用Milton 1738年11月或12月在伦敦发表的讽刺诗Miltoni epistola ad politonem.

参考文献:

[1]Vincent Goossaert, ?Le concept de religion en Chine et l'Occident?, Diogène2004/1(n 205), p. 11-21.

[2]Zhan Shi, ? Limage de la Chine dans la pensée européenne du XVIIIe siècle: de lapologie à la philosophie pratique?, Annales historiques de la Révolution fran?aise [En ligne], 347 | janvier-mars 2007

[3]艾田蒲. 中国之欧洲[M]. 河南人民出版社, 995.

[4]路易·戴格拉夫: 《孟德斯鸠的随想录和随笔》[M]. 巴黎, 1991.

[5]陆婉芬(译). 中国人信札[M].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3.

[6]林金水. 明清之际士大夫与中西礼仪之争[J]. 历史研究, 1993.

[7]钱林森. 阿尔让对中国的想象和思考[J]. 华文文学, 2015.endprint

猜你喜欢

宗教道德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马克罗斯科宗教主题绘画的情感表达
儒家文化与书院基址的选择
浅谈羌族舞蹈“莎朗”的风格特征
人间佛教的社会功能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
有必要制定从政道德法
道德模范自有后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