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诗品》之声律问题再探讨

2018-02-07何雪莲

青年文学家 2018年6期
关键词:钟嵘诗品自然

摘 要:以“四声八病”为中心的永明声律论一直是学界反复研究的问题。在已有的研究成果中,着眼点已不止于声律论本身,还包括与之有关的人物研究,例如王融、沈约、谢朓;也有相关的著作研究,如《文心雕龙》、《诗品》。钟嵘《诗品》的自然声律说为认识永明声律论开辟了新的视野。本文试图通过对《诗品》原典的分析,探析其中有关声律论的观点和态度。

关键词:《诗品》;钟嵘;声律论;自然

作者简介:何雪莲(1994.10-),女,汉族,四川广元人,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06-0-03

永明声律论的出现,在我国诗歌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四声八病”在诗歌创作实践中的运用,催生了新体诗,为盛唐大雅之音提供了理论指导。但声律论在出现初期,即齐梁时期,却饱受争议。王融、沈约、谢朓大力提倡声律论的运用,而陆厥、钟嵘等却对繁琐的声律规则略有微词。钟嵘在《诗品》中明确表达了他在声律方面的追求:自然声律之美。自然声律并不是没有音韵规律,而是在人工协律之后达到一种金石之音的和谐,经由人工而至于自然。从这个视角出发,钟嵘并不是永明声律论的反对者,他对于声律论有辩证和清醒的认知。

一、是声律论之内涵

声律论,即永明声律论,是南朝齐永明年间以“四声八病”为中心的关于诗歌声调韵的理论。运用该理论创作出的符合声律规则的诗歌,称为“永明体”,也称“新体诗”。声律论的核心是“四声八病”说。“四声”是指文字的声调,即平、上、去、入四声。“八病”指平头、上尾、蜂腰、鹤膝、大韵、小韵、旁纽、正纽,这是创作时需要避开的文病,《文镜秘府论》较早详细描述了“八病”。[1]关于该核心问题,最著名的阐述是沈约《宋书.谢灵运传》:“夫五色相宣,八音协畅,由乎玄黄律吕。各适物宜。欲使宫羽相变,低昂互节,若前有浮声,则后须切响。一简之内,音韵尽殊;两句之中,轻重悉异。妙达此旨,始可言文。”[2]诗歌创作不仅一句之内要有音声的起伏,出句与对句之间也要有韵律的变化,在严格规范内形成合律的作品。由此,永明声律论的进步意义在任何时候都毋庸置疑。

钟嵘在《诗品》中提倡自然声律论,主张追求诗歌的“真美”。“王云长创其首,谢朓、沈约扬其波。三贤咸贵公子孙,幼有文辨。于是士流景慕,务为精密。擗绩细微,专相凌驾。故使文多拘忌,伤其真美”,[3]这是钟嵘关于声律论立场的自述。他批评声律论“擗绩细微,專相凌驾”,其规则细微繁琐,成为文人相互竞技的手段,使诗歌拘束做作,没有显示出自然之美。[4] “余谓文制,本须讽读,不可蹇碍。但令清浊通流,口吻调利,斯为足矣”,[5]钟嵘认为诗歌是用于诵读的音声文学,不可以阻滞拗口,要求朗朗上口,和谐流畅。

但这绝不代表钟嵘反对永明声律论,请看《诗品》中的叙述:“昔曹、刘殆文章之圣,陆、谢为体二之才。锐精研思,千百年中,而不闻宫商之辨,四声之论。或为前达偶然不见,岂其然乎?尝试言之,古曰诗颂,皆被之金竹,故非调五音,无以谐会。若“置酒高殿上”,“明月照高楼”,为韵之音。故三祖之词,文或不工,而韵入歌唱。此重音韵之意也,与世之言宫商异矣。今既不被于管弦,亦何取于声律耶。[6]这一段纵然有将四声和五音混为一谈的迹象,但不属于本文的讨论范围,姑且忽略之。钟嵘认为前贤也能写出音韵婉转的诗歌,并未被琐碎细微的声律规定而拘束;诗歌自古就是音声文学,需要和谐的音律;如今的诗歌渐渐与音乐分离,不需要再与律吕相合。综合考虑钟嵘的观点,“韵入歌唱”是他所坚持的原则,诗歌需要音韵和谐。也可以理解为诗歌需要“清浊通流,口吻调利”,而这个目标需要运用声律规律才能达成。由此,钟嵘客观上已经认识到了声律论的重要作用,只是主观未曾表达对其支持和称赞。

二、《诗品》关于声律论的表述

王融、沈约、谢朓是永明声律论的先锋人物,从钟嵘对他们的评价可以窥见其对声律论的态度。历史上的沈约与《诗品》作者之间有着相当微妙的关系,《南史.钟嵘传》载有轶闻:“嵘尝求誉于沈约,约拒之。及约卒,嵘评古今诗为评,言其优劣……盖追宿憾,以此报约也。”[7]《南史》以为钟嵘在《诗品》中将沈约列为中品是出于打击报复的心理,并未客观评价。[8]笔者以为这样的观点可以当作一家之言仅供参考。《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对于该问题也有阐释:“约诗列为中品,未为排抑”,认为列沈约为中品并非出于私人恩怨,根绝钟嵘的评价标准,沈诗当居中品。[9]钟嵘在《诗品》沈约的本传中也并未有明言批评声律论的言语,反而肯定了其诗作清新凄怨的特点,评价他“五言最优”、“长于清怨”。只是在《诗品》序言中有批评之语:“至如平上去入,则余病未能;蜂腰、鹤膝,闾里已具。”[10]根据本文第一部分的阐述,钟嵘在此批判的是声律论繁杂琐碎的规定。他攻击的绝不是整个声律论系统,而是该系统中“有伤真美”的部分。

《诗品》将谢脁列为中品,王融列为下品,但钟嵘并未因此而批判声律论。“脁极与余论诗,感激顿挫过其文”,情辞激昂,声调顿挫,持论超过了其诗歌创作实践。此处钟嵘认可了谢脁诗歌在声律方面“顿挫”的特点。《诗品》将王融和刘绘放在同一个条目,《诗品集注》引《南齐书.刘绘传》“机悟多能,时张融、周颙并有言工,融音旨缓韵,颙辞致绮捷。绘之言吐,又顿挫有风气”,[11]这则材料说刘绘言吐“顿挫”亦是指音律之美。钟嵘并未批评二人在诗歌韵律上的追求,而是赞美其“并有盛才,词美英净”,“词美”反而略微表明其对二人音律上的认可。钟嵘言二人“譬应变将略,非武侯所长,未足以贬低卧龙”,这是紧跟前面“几乎尺有所短”的叙述,也大略是王融居下品的原因。《诗品集注》作者曹旭案曰:《诗品》评先君、恩师、挚友诗,语皆委婉,作退一步讲,此其证。[12]钟嵘《诗品》有关声律论倡导者的本传中都以肯定为主,并伴随着些许对声律论的客观认可。endprint

六朝文学批评中,时人频繁地使用清、丽、绮、靡、藻、蔚等字眼来评价文学作品。这些评价除了表示文辞的华美和形式的骈俪之外,更有一部分是指诗歌在声律上的美感。[13]按照这样的思路来关照《诗品》,可以从一定程度上还原钟嵘对于声律论的一些真实看法。鲍照是永明体的代表诗人,钟嵘评价其“然贵尚巧似,不避危仄,颇伤清雅之调”,过于追求写景状物的逼真,不避险僻的词句,颇有点损伤清新典雅的格调,“不避危仄”,方伤“清雅”,那么“清雅”便是与声律和谐相关的形容词了。除此之外,《诗品》中类似表述颇多,其中以“清”为主。“清音独远”(言古诗),“辞旨清捷”(言班婕妤),“颇为清切”(言左思),“风华清靡”(言陶渊明),“清便宛转,如流风回雪”(言范云),“有清工之句”(言戴逵),“崭绝清巧”(言鲍令晖),“猗猗清润”(言江祏)。“清音”指声调的清新流畅;“清捷”符合钟嵘所言“清浊通流,口吻调利”;“清切”更多指音韵的铿锵顿挫,声调清澈激越;“清靡”指声调之华美跌宕;“清巧”更多指向声律技巧的讲究;“清润”、“清便”等则指音声婉转,和谐流畅。诸如“音韵铿锵”(言张协)、“赏心流亮”(言范缜)更是直言其对声律的追求,与前代“赋体物而浏亮”之“浏亮”同义。综观《诗品》,钟嵘众多表述都在称赞声律和谐带来的利好之处,声律和谐成为诗人能够名列其中的原因之一。由此,更能说明钟嵘并不是一味地反对永明声律论,他对声律有追求。

三、钟嵘声律论观点再探

学界关于钟嵘对待永明声律论的态度问题也是众说纷纭。有观点表明,钟嵘明确反对以沈约为首的永明体诗人对诗歌韵律过分重视。也有观点认为,钟嵘冷静看待文学声律,重视诗歌内在美。[14]黄侃在《文心雕龙札记.声律》中说“当其时独持己说,不随波而靡者,惟钟记室一人。其《诗品》下篇诋诃王、谢、沈三子,皆平心而论,非由于报宿憾而为之”,[15]即在声律论兴盛之时钟嵘能持除肯定以外的态度,是很有远见卓识的。笔者认为上述观点非常贴切中肯,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发挥和补充。

其一,钟嵘不是永明声律论彻底的反对者。《诗品》全文对“四声八病”说直接的批评只在序言之中:“擗绩细微,专相凌驾。故使文多拘忌,伤其真美”,“至如平上去入,则余病未能;蜂腰、鹤膝,闾里已具”。具体而言,这并不是在批判永明声律论的全部,只是批评其中矫枉过正的部分。[16]四声的规定太过于繁琐,“八病”的创作规范实在细碎,诗歌创作从“吟咏情性”之作变文人炫技竞争的载体,这使诗歌受百般拘束,不能随性释放情感。《诗品》将沈约、谢脁列为中品,将王融列为下品,并非因为三者是永明声律论的倡导者。钟嵘根据“自然英旨”、“直寻”、“风力”、“丹彩”等多重选诗标准衡量,而得出诗人品第,不能简单说这是打击报复异己者。

其二,诗歌的金石之音,穷而后工。欧阳修言“诗穷而后工”,说得是经由人工技巧创作之后诗歌所呈现出的工至天然的状态。《诗品》中提到的“铺排对偶”、“清工之句”、“清巧”都体现了技巧的作用,都是“穷而后工”。《诗品》自然声律说一直为历代文人称道,使诗歌 “看起来”没有格律上拘禁拗口的弊病。自然声律不是永明声律论的对立事物。永明声律论的出发点在于通过人工的协律,通过对“四声八病”的应用,达到人化自然的状态。[17]永明声律论本身追求的并不是繁琐的规则,这些规则是手段,而非目的。从这个角度来说,钟嵘和沈约等人的最终目的是一样的,永明声律论运用的理想状态便是钟嵘《诗品》所提倡的自然声律说。

其三,钟嵘的声律观点有利于古体诗的延续发展。古体诗是与新体诗相对应的概念,没有严格的格律要求。王力先生说:“诗人门所写的古体诗,有一点是一致的,那就是不受近体诗格律的束缚。我们可以说凡是不受近体诗格律束缚的都是古体诗”。[18]不受格律束缚,不是没有格律,古体诗的格律是自由的,这跟《诗品》追求的“清浊通流,口吻调利”的自然声律相契合。有一个我们容易忽略的事实:新体诗的兴起并不代表古体诗的停滞,古体诗成为传统悠久的一支历代不衰。[19]就在永明声律论完全运用于实践的唐朝,古诗、歌行的优秀之作也频频出现。古体诗的自由格律和钟嵘所言“韵入歌唱”的诗歌传统相符合,不拘繁琐,押韵自由。齐梁当时追捧永明声律论,并热衷于“四声八病”的研究的世风之下,鐘嵘对声律自然自由的坚持就显得格外珍贵和重要。《诗品》列为上品的古诗、李陵、班婕妤、曹植等创作有古体诗的精品之作。永明体新诗冉冉升起的背景下,《诗品》更加坚持对古体诗的重视和偏爱,其独特性价值不言而喻。

注释:

[1]王利器.《文镜秘府论校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 第400页。

[2]沈约《宋书.谢灵运传》.卷六十七.爱如生数据库.第775 页。

[3]曹旭《诗品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340页。

[4]卢盛江.齐梁声律论几个问题新探讨.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0)。

[5]曹旭《诗品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340页。

[6]曹旭《诗品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329页。

[7]李延寿《南史.钟嵘传》.卷二十七.爱如生数据库.第 786页。

[8]谢文学.钟嵘《诗品》与沈约考论.黄淮学刊(社会科学版).1995(9)。

[9]《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集部》.爱如生数据库.第3486页。

[10]曹旭《诗品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347页。

[11]曹旭《诗品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456页。

[12]曹旭《诗品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456页。

[13]马燕鑫.六朝文学批评术语中的声律蕴义.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7)。endprint

[14]龚珏.浅谈《诗品》中的自然声律论.大众文艺。

[15]黄侃《文心雕龙札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117页。

[16]陈元胜.《诗品下.序》疑难问题辩说(上).许昌学院学报.2004(6)。

[17]李晓红.永明声律审美的继古与新变化——兼及谢灵运文学地位之失落.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5)。

[18]王力.《诗词格律》.中华书局1980年版。

[19]陈元胜.自然声律论与新诗体辩说——诗歌自然英旨之“真美”通论。

参考文献:

参考书目:

[1]沈约.《宋书.谢灵运传》[M]. 爱如生数据库.

[2]李延寿.《南史.钟嵘传》[M]. 爱如生数据库.

[3]《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集部》[M]. 爱如生数据库.

[4]王利器.《文镜秘府论校注》[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

[5]曹旭.《诗品集注》[M].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6]黄侃.《文心雕龙札记》[M].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7]王力.《诗词格律》[M].中华书局,1980年.

参考论文:

[1]赵静.“永明声律论”百年研究综述[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

[2]卢盛江.齐梁声律论几个问题新探讨[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0).

[3]马燕鑫.六朝文学批评术语中的声律蕴义[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7).

[4]陈元胜.《诗品下.序》疑难问题辩说(上)[J].许昌学院学报.2004(6).

[5]陈元胜.自然声律论与新诗体辩说——诗歌自然英旨之“真美”通論[J].

[6]龚珏.浅谈《诗品》中的自然声律论[J].大众文艺.

[7]李晓红.永明声律审美的继古与新变化——兼及谢灵运文学地位之失落[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5).

[8]谢文学.钟嵘《诗品》与沈约考论[J].黄淮学刊(社会科学版).1995(9).

[9]杨和为.沈约声律论管窥[J].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2012(2).

[10]李娟.论沈约的声律理论与“永明体”诗歌[J].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

[11]孙慧娟.黄侃《文心雕龙札记》之文章声律论[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endprint

猜你喜欢

钟嵘诗品自然
海萌辉二十四诗品纂刻作品欣赏
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之冲淡
诗品出于人品
吴英昌《诗品二十四则·劲健》
论钟嵘《诗品》中的“怨”
《自然》关注中国科技雄心
钟嵘论赋、比、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