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赵洛沙:最想做一名“上医”

2018-02-07金朝晖

人人健康 2018年2期
关键词:附院河南省心血管

金朝晖

2017年11月23日,跟随“人人健康公益巡讲中国行”团队来到中原大地。首场巡讲活动与中国高血压联盟春雨计划河南省启动仪式一起进行,地点设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远程教育中心。

来之前就听巡讲团同事多次说起,郑州一附院有位非常牛的大专家叫赵洛沙,看名字,这位赵教授一定是医疗战线上身经百战水平高超的老先生,但这一次,直觉错了。我在活动现场见到的赵洛沙教授,竟是位女先生,娴静端庄而又颇具大将风度。

采访开始,赵洛沙教授第一句话是:最想做一名“上医”。

冲这句话,对赵教授,我由生敬意。

王牌医院的“上医”团队

拥有上万张床位的郑大一附院是一所名副其实的“医疗航母”,有亚州最大医院之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就有20个,居国内医院第12位。其重症医学床位就有649张,由单一综合ICU发展为综合ICU、PICU、EICU、CCU、神经ICU、SICU、NICU组成重症医学体系,居国内医院前列。在2017年中国医院影响力排行榜中,郑大一附院位居全国第26位。

来郑大一附院诊治过心血管病的患者及家属都知道,这里有个“王牌”科室———心血管内科。该科室不仅是河南省临床重点专科,还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而赵洛沙教授带领她的团队在这个科室已经坚守了30余年。如今,从全国各地慕名而来找她看病的患者越来越多,“以院为家”对她来讲,就是几十年如一日的生活常态。

每当看到病人因为她的治疗一个个走向康复,就是她最幸福的时候,“我国的高血压防控形势严峻,我就希望高血压病人都能够正确科学地管理好自己的血压。”

身为河南省医学会高血压防治分会主任委员的赵洛沙教授,几十年来一直坚持带领分会委员,在中原大地上積极开展高血压防治工作,深入基层宣传《高血压基层管理指南》,积极推进“人人健康公益巡讲中国行”“春雨计划”“百县千乡基层培训”等项目,进行高血压防控的教学、普及和宣传,使高血压防控专业理论知识在中原大地上的千家万户落地生根。

“现在除了把精力放在病人的治疗上,更多的是愿意投入到高血压以及心血管疾病的防治上去,因为这是一个系统而又极为有意义、有益于患者的大工作。”

“互联网+”助力高血压防控

“高血压是一种复杂而危险的疾病,来医院治疗的患者很多都已经出现比较严重的并发症,包括冠心病、心梗、心绞痛、心衰等在内的心脏病,以及脑出血、脑卒中、肾功能衰竭等。很多来治疗的病人还不只一种病症,比如治疗冠心病病人的同时,还要兼顾他们的脑血管问题和肾脏问题,这说明我国很多高血压病人都没有控制好血压。而我国高血压患者正趋向年轻化,这些都说明我国高血压防控形势严峻。”

目前,我国约有2.7亿高血压患者,而在这些患者心中,高血压就像是个看不见又可以随时夺人性命的病魔,让人感到可怕。所以,防治高血压要趁早,如果都等到发生心血管事件再干预就晚了。

在我国高血压防控新形势下,2017年由北京高血压防治协会、高血压联盟(中国)牵头发起了中国“互联网+高血压远程精准管理”示范项目,该项目充分发挥“互联网+”的技术优势,支持全国各省区市探索建立高血压远程精准管理的新模式。河南省作为先行试点的省份,在河南省医学会高血压防治分会主任委员、河南省“互联网+高血压防治中心”主任赵洛沙教授的有力组织下率先启动了该项目。

“很多患者和一些基层医生对高血压的防控没有一个正确的系统概念,尤其在用药上更是缺乏科学辅导。”赵教授告诉记者,要让患者的病情在可控范围内,关键是要提前科学预防。由其主导启动的“互联网+高血压远程精准管理”示范项目与“人人健康公益巡讲中国行”“中国高血压联盟春雨计划”和“互联网+百县千乡行”相辅相成,以“贯彻临床指南、优化血压管理”为目标,通过实施基层培训项目,提高基层医生高血压规范诊疗水平和管理技能,以及患者教育,提升高血压患者血压管理达标率。

“由于传统的诊室、家庭、动态血压只是单一的获取血压数据,缺少及时必要的干预措施,而基于‘互联网+技术的远程血压管理所具有的远程采集血压值、及时信息反馈、远程医患互动、智能分析管理等特有功能,可以显著提升患者血压达标率。”赵教授谈到,现在很多病人已经意识到科学预防和控制血压是非常重要的,但却不知道该怎样选择正确的生活方式,以及如何正确用药。

翻开郑大一附院心血管内科发展史,从河南省卫生厅临床重点专科到卫生部“心脏病介入诊疗培训基地”“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河南省心血管急危重症诊疗中心”,再到“河南省互联网+高血压防治中心”……在心血管疾病诊治上面,郑大一附院心血管内科已经发展成为集医疗、教学及科研为一体的心血管疾病诊治中心,年门诊量超过10万人次。

用坚守唱响生命赞歌

心血管疾病是很容易令人联想到死亡的疾病,在老百姓心中,没有什么比心血管疾病更为可怕。抢救病人是赵教授的家常便饭。

赵教授告诉记者,来心内科的患者比较多,为了抢救病人没白没黑的时候很多。有一次甚至五天五夜没有出病房,抢救完病人就趴在床上眯一会儿,随便吃点盒饭,那次出来时体重一下轻了好几斤。

“现在,每天有干不完的事情,忙得也顾不上家。家里人对我既有意见又很理解。前段时间,80多岁的妈妈突然住院,但第二天要组织下基层进行培训,这都是早就敲定的事,又是我带队,所以不能不去。妈妈一开始听了有些不高兴,但很快就理解了我的难处。”

采访中说到家人,赵洛沙教授一脸内疚,“这么多年来,一家人从来没有出去玩过,对家人的照顾也太少了,我欠家里太多了。不过,我很自豪,因为当一名尽职尽责的好大夫就是我的人生理想。”

做一名高尚的良医,并为此孜孜不倦,执念一生,这就是赵洛沙教授,一个备受尊敬的学科带头人,一名德高望重的师者,一个心怀仁爱的医者。如今她坚持在临床一线,并为促进高血压防控工作尽心尽力,以高尚医德和开拓创新精神让平凡的职业闪耀出仁术之光。endprint

猜你喜欢

附院河南省心血管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COVID-19心血管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专家集体跳槽
lncRNA与心血管疾病
胱抑素C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
发挥工会参与职能 推进附院建设文化
医学院校附属医院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