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取生活之源塑高效课堂

2018-02-07曹毅涛

考试周刊 2018年23期
关键词:高效生活数学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每一位教师都在关注着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这也成为了一线老师不断追求的目标。如何构建高效课堂呢?我认为要联系生活实际,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出发,利用课堂上的生成性资源,关注学生的情感因素和心理需求,创新课堂教学激活学生思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亲自体验,从而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关键词:生活;数学;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是以最小的教学和学习投入获得最大学习效益的课堂,基本特征是“自主建构,互动激发,高效生成,愉悦共享”。衡量高效课堂,一看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没有一定程度的改变;二是看课堂上学生是否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引导作用;三看师生之间的互动是否充分,课堂氛围是否活跃。高效课堂是每一位教师追求的梦想,如何打造高效的课堂,我认为关键在于课堂上能否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每一位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对此,我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 数学源于生活,创设情境激活课堂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中,许多内容都可以在学生的生活实际中找到背景。教材所选择的素材应尽量来源于自然、社会中的现象和问题。如与现实生活有关的图片和图形(照片、简单的模型图、平面图、地图等),以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价值和趣味。“学习的最好兴趣是对所学材料发生兴趣。”兴趣愈浓求知欲愈强,参与意识就愈高。因此,在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时,我常常借助学生的生活背景,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良好的开端便是成功的一半。在教学时,设计恰当的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情境,引入新课,对学生来说倍感亲切,觉得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从而激发学生求知欲望,使学生怀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与教师一起步入数学的殿堂。例如在教学《认识升》一课时,我将学生生活中常见的2.5 L装的可乐和500 mL装的可乐带入课堂,学生就立刻产生了好奇心。然后通过对这两种不同大小的可乐瓶进行对比,学生很快产生容量的概念,知道容量有大有小,并且对升和毫升有了一定的认识,将自己的生活经验转变为数学知识。学生有了这样的数学体验,怎能让孩子不爱上数学,怎能不让孩子主动学习呢?

二、 数学用于生活,在情境中解决问题

在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方法中,第一是解放儿童的双眼。眼睛是人心灵的窗户。观察力是创造的起点,是聪明大脑的“眼睛”,教师、家长要破除封建教育使儿童脱离社会实际生活的做法,培养儿童对自然和社会进行观察和分析的能力,培养他们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孩子把眼睛擦得更亮。在数学课堂中,也应尽可能地赋予孩子主动观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是一门知识严谨、逻辑性比较强的学科,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感觉数学的学习越来越枯燥乏味,甚至开始厌恶数学。反思这种现象的成因,数学教学与生活脱节严重是一个重要因素。在一些比较枯燥的数学知识教学中,教师没有给予学生数学用于生活的感受,学生自然会产生厌恶情绪。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感受数学可以用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显得尤为重要。例如教学《不含括号的三步计算式题》时,笔者提问学生:同学们都喜欢下棋吗?为了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老师正在体育用品商店为同学们购买象棋和围棋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然后出示情境图,买三幅中国象棋和4副围棋,一共要付多少元?学生很自然地就想到用数学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这样一来,学生就会体会到数学可以用于生活,产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三、 数学服务生活,从简单活动中学习

陶行知先生“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时刻提醒着我,实践是获取真知的唯一途径。新课程理念提出,有效的学习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交流合作是数学学习的重要形式,让学生通过实验操作、合作探究,共享交流等一系列活动來主动建构数学知识。

教学《可能性及可能性的大小》时,例1要求从放有1个红球和1个黄球的不透明的口袋中任意摸出1个球,摸后放回,一共摸10次。我把全班学生分成8个小组,每一小组合作完成摸球游戏,在简单而又极具趣味性的活动中,让学生初步感受随机事件可能出现不同的结果,并且提高了动手操作能力。

在教学可能性的大小时,我拿出了生活中常见的扑克牌,抽出其中的红桃A、红桃2、红桃3和红桃4,让学生小组合作完成摸牌游戏。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对他们来说,能在课堂上接触到扑克牌可是难得的机会。从摸牌游戏中,知道了可能有大小。

整节课不仅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都得到了较好的落实,而且通过这一系列的“做数学”活动促进了学生能力的提高。

四、 数学高于生活,从生活中归纳知识

学校中教学的环境大多是在教室里,这样的环境有时令人很压抑,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往往不能达到“高效”,其实每一个孩子都向往外面的世界,去生活中找寻知识。

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解放儿童的空间,就是给儿童提供广阔的创造舞台,为他们进行创造活动打下基础。”其实,学校里的课堂无处不在。例如在教学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认识千米》时,需要孩子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而1千米在教室中是很难感受其具体长度的。因此在课前,我和孩子们一起去操场,先走完100米,记下走100米的步数,然后算出走1千米要多少步,初步感知1千米有多长。之后,又一起绕操场走了两圈半,再次感受1千米的长度。孩子有了这样的直观体验,对千米的认识会更深刻。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而数学却又高于生活。高效的数学课堂,必须要联系生活实际,让数学问题生活化,使枯燥的数学知识同趣味形式及学生熟悉的生活融为一体,拉近数学与生活的距离,使学生感受数学的魅力,从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让生活问题的数学化,通过数学问题的解决来服务生活,有利于建立解决问题的数学模型,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S](2011年版).

[2] 陶行知.陶行知教育全集[M].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6).

[3] 童玲.优秀导课[J].构建公共高效课堂的开始,2015.

作者简介:曹毅涛,江苏省无锡市,无锡市天一实验小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高效生活数学
生活感悟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无厘头生活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