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高铁时代的人力资源管理

2018-02-07任立武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8年11期
关键词:高铁人力资源管理

任立武

(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人事处,北京100860)

1 引言

2016年末,全国高铁运营里程已达到2.2万公里,预计2020年达到3.8万公里的运营里程,中国铁路正式步入高铁时代。如何做好高铁时代背景下的人力资源管理,为铁路事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和长远战略意义的课题。现针对高铁时代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客观要求,以及当前铁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就做好高铁时代人力资源管理做初步的探讨。

2 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规划

人力资源规划是人力资源管理的第一环节,是企业发展战略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同步进行。但是,铁路企业在这方面相对滞后,需要多少人才缺乏规划。进入高铁时代,对人力资源的要求大幅度提高,依然处于人力资源规划滞后的状态,必将对高铁运营管理带来很大影响,必须切实改变这种人力资源规划相对滞后的不科学状态。

2.1 做好人力资源需求总量规划

在高铁发展规划中,要同步对各类人才需求计划纳入其中,按照高铁建设和运营规模、生产要素和科学定额标准及方法,确定各类人才总量需求。再按照总量需求,分析既有人才存量及素质状况,提出提高既有人才素质的应对措施,超前思考和规划需要引进的人才数量,使高铁新线开通时,人力资源能够及时按质按量配备到位。

2.2 做好人力资源结构规划

要对各类人才的层次、等级及各自数量做出预测和规划,如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各应配置数量,各自的层次结构,而不是一个单纯的总量指标。专业技术人才又要有不同的专业要求,也不能用一个简单的数量来代替。还要做好针对高铁所在区域的规划,即对新建高铁所在区域人力资源现状及需求预测分析,提出区域性人力资源规划,以减少在新线运行时人力资源的过多流动,带来工作、生活、居住的不便。

2.3 做好人力资源开发规划

在制定规划时,要将人力资源开发的设想、措施、进度纳入其中,如对既有人才何时达到符合高铁需要的人才标准;既有普速人才与高铁项目需求人才的统筹调剂;如何超前进行熟悉高铁专业的人员培训等等。

3 树立高铁时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

管理理念事关管理思路、管理手段、管理制度、管理效果,应当与时俱进,适应高铁发展形势和任务需要,构建新的人力资源管理局面。

3.1 树立人本管理的理念

传统人事管理也好,人力资源管理也好,往往把人当作劳动力,劳资双方是雇佣关系、劳动者只是听命于资方,被动劳动,得不到尊重,劳动者也不会殚精竭虑为企业付出。以人为本的管理关系中,倡导伙伴关系,员工在企业受到尊重、信任。资方在管理过程中,注重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创造性,努力凝聚员工对企业发展的共同愿望,团队精神和力量。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可以有效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进取动力,为企业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高铁时代,对安全保障、行车设备有着极高的要求,企业必须充分调动每一位员工的积极性,让其以高度的责任心,精湛的技术,一丝不苟的态度做好本职工作,确保高铁建设和安全运行。

3.2 树立高铁必须高素质人才支持的理念

在高铁时代,铁路在技术领域有了质的飞跃,许多高精尖技术、设备大量投入,有些是当代世界一流技术,技术含量、技术标准极高。高速铁路要有高标准人才来支持,已不再是提倡,而是必须,如果没有一流的人才,是管不好、用不好新设备的,甚至会产生巨大的灾难。新的要求主要是:在政治素质上,要更加强调全局意识;在管理素质上,更加强调高标准、严要求,精细管理、严谨管理;在工作作风上,要更加强调务实、扎实。在人员选用上,要关注其专业熟悉程度,技术能力水平;在人员结构上,增加专职专业技术人员的数量,尤其是技术含量高的车间要配齐配强专业技术人员;在人员培训上,要切实加强新知识、新设备、新技术的培训。

4 改进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在市场经济和铁路进入高速时代的背景下,要在新的管理理念指引下,在操作层面进行适应高铁对人才需要的管理模式的改进或重新构建。

4.1 由绩效考核向绩效管理转变

绩效考核在管理理念上是考核与被考核、管理与被管理关系,被考核者往往被动的去完成组织给自己指定的目标任务,在管理方式上侧重于结果考核。而绩效管理在管理理念上淡化管理与被管理关系,强调管理者与员工携手共同为实现目标任务而努力,在管理方式上首先关注的是员工完成绩效的过程,及时了解、动态掌握员工工作状况,帮助、指导员工改进工作,如何很好完成绩效目标,从而实现组织的大目标的实现,体现了人本管理的思想。在高铁时代要既注重结果,也注重过程,既为员工制定工作绩效目标,又通过绩效管理手段,帮助员工实现绩效目标是科学的管理模式。

4.2 由资源利用向资源开发转变

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往往将工作重心放在对员工的使用上,运用其既有的人力资本,高铁时代迫切需要培养一大批熟悉高铁设备、技术的人才。而既有铁路员工多数没有系统学习过高速铁路的新设备、新技术,必须采取各种方式让他们加以学习掌握。因此,高铁时代人力资源管理的重心必须由侧重人员的使用转化到人力资源的开发上。

4.3 由注重安全管理向安全效益管理并重转变

安全是铁路的第一位要务,这毫无疑问。铁路运营事关生命财产,没有安全,就没有铁路发展的基础。安全也与效益密切相关,安全不稳,事故频发,既有直接经济损失,也会使民众不敢乘坐,影响收益。铁路作为企业,也必须遵循企业的基本发展规律,假如,铁路修的越来越多,速度也越来越快,但没有盈利和收益,国家也不可能完全填补亏损,那么,维持铁路安全运营的人力成本、设备成本、维修成本直接与安全相关。高铁时代要求各级管理者,尤其是总公司、集团公司管理层面,坚持科学发展观,合理确定发展规模,科学论证项目效益,既满足国家经济发展对铁路的要求,又兼顾铁路发展的经济效益,使铁路进入既快速、又安全,既讲安全,又有效益的良性发展、科学发展轨道。

4.4 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

多年来,铁路企业始终实行以干部、工人身份为主的人员管理模式,员工队伍缺乏活力,欠缺动力,不能适应高铁时代关键岗位必须人人优秀的需要。岗位管理是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组成部分,是建立在职位分析的基础上,以《岗位说明书》为界定,按岗配人,人岗相宜,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模式。通过规定岗位任职条件,减少了人员配备的随意性和个人意志,很适合在高铁时代对人员坚持高标准配备的需要。岗位管理中竞争上岗、薪酬激励、绩效管理等先进管理手段,有利于提高岗位效能,调动员工积极性、创造性,增强事业心、责任感,促进高效履职。企业把每一个岗位的人员配备好、开发好、管理好,每一个岗位都是过硬的、高效的、负责的,就堵住了影响和危害高铁安全运行的漏洞和疏失,构筑起高铁安全屏障。

总之,高铁时代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更新、更高、更实的要求,只有提前谋划,树立理念,转变落实才能适应这种变化要求,为我国高铁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保证。

猜你喜欢

高铁人力资源管理
人事档案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人力资源管理促进企业绩效提升
中秋节:62万人坐着高铁游云南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海外并购中的人力资源整合之道
高铁会飞吗
GIS在森林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为健康中国提供强大的人力支撑
第一次坐高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