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边疆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国家认同问题及对策分析

2018-02-06

中国人民警察大学学报 2018年9期
关键词:边疆民族少数民族公民

荣 燕

(中国人民警察大学,河北 廊坊 065000)

国家认同是现代民族国家面临的普遍问题,关乎国家的安全稳定、民族团结和统一发展,是现代国家能力建设的重要基石。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人口大国,少数民族主要集中居住在边疆地区,因此我们的国家认同问题主要存在并体现于边疆民族地区,边疆民族地区的国家认同建设是当代中国整个国家认同建设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当前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在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新时代,增进边疆民族地区的国家认同,对于促进边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维护我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更好地激发和汇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国家认同的内涵界定

所谓认同一般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产生的一种感情和意识上的归属感,用来表示个体对自己与其他特定的群体、组织或政治单位之间同一性或一致性的认可与赞同,是个体对自己所属群体的身份确认和情感归附,属于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学科中的共有概念。通俗地讲,认同就是你认为自己是什么人以及你归属于哪个群体,是关于我是谁、我属于谁问题的回答,受认知和情感两方面因素的影响。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进步,原来属于个人情感的认同会随着国家的出现而形成国家认同。国家认同是一个国家的公民对自己归属于哪个国家的认知,以及对这个国家的构成如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要素的评价和情感,是公民对所属国家与众不同的历史文化传统、理想信念、伦理道德价值观、国家政治制度、主权等等基于情感、信念而产生的感性归属和基于认知、判断而产生的理性赞同,并由此获得相应的群体意识的结果和过程。其实质是公民自觉地归属于国家,形成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的主体意识。中国作为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典型多民族国家,目前正处于迈入新时代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多民族国家的历史情境与“三个前所未有”的发展现状使得新时代中国的国家认同建设可以界定为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多民族的国家现实为基础,通过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顶层设计,构建能够包容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和文化的政治制度,使各民族形成共同的国家信仰与理想,对国家整体性认可、拥护和忠诚。由于我国少数民族大都聚居在广袤的边疆,受历史文化等多因素影响,边疆少数民族与民族国家存在一定程度粘合度不高的问题,边疆民族地区的国家认同研究受到热切的关注。对边疆民族地区而言,国家认同一般指生活在边疆地区的各民族在心理上认为自己归属于国家共同体,认可自己具有该共同体成员的公民身份资格,对党忠诚,拥护国家。其实质是生活在该地区的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就是少数民族对自己、自己群体与民族国家共同体同一性关系的确认,对所在国家包括价值观、象征物、历史记忆和神化传说等民族文化特性和政治主张特性的承认和接受并由此产生的归属感。

根据其内涵可以把国家认同区分为身份认同和价值认同两类,“同一性和一致性”是身份认同,指向人口、土地、文化和心理等情感层面,强调个体归属感的生成、信念的产生,承认自己属于国家共同体,产生个体身份的归属感认同。“认知和同意”是价值认同,指向个体意识,强调理性赞同和价值判断,即理性地对国家政权系统包括对国家主权、制度的赞同和支持。同样,边疆民族地区的国家认同也涵盖了归属感的身份认同和赞同性的价值认同。一是公民身份认同,就是清楚地知道自身属于哪一国人。在边疆民族地区,个体特别是少数民族的个体要确认自己的中国公民身份,具有中国人情结,能认知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统一大家庭,成员中的各民族应惺惺相惜,彼此万般轸恤休戚与共,并以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感到自豪,具有强烈的中华民族归属感,深知维护中华民族和谐相处的重要性,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信心和责任。二是政治认同。即边疆民族地区认可中国的政治合法性及权威性,认同国家的政治体系,接纳国家的政治组织、制度及系列政治符号与价值观念,对国家权力和代表权力的政府及执政党高度信任和肯定,对国家政治服从、信任和支持[1],对国家国体和政体认同与忠诚,自觉维护国家的统一与政治稳定。三是领土认同。一个国家的领土一般具有清晰的边界、固定的面积、特定的地理空间位置、相对稳定的地形地貌[2]。它体现现代国家的整体性特征,也具有独特性,是不同国家区分的标志。领土的完整事关现代国家的存续,边疆民族地区的民众负有保护国家领土完整的义务,要坚决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的统一和完整,坚决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权不可侵犯。四是文化认同。文化是一个民族和国家区别于其他民族和国家的基本特质,通过文化标识民族特性,确认民族归属,塑造认同心理。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身份认同的基本依据,文化认同的核心是对民族基本价值的认知和归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大地各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基础,是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也是中华民族在世界文化竞争中站稳根基的坚实基础。在党和国家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升华,体现历史进步的发展方向。边疆民族地区要坚守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精神内涵和价值观,尊重中华民族历史认同和共同记忆,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育中华民族的时代精神。

二、边疆民族地区国家认同危机产生的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边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虽然取得明显进步,但也客观存在着民族、宗教、发展失衡、国际争端和边界纠纷等现实问题,给国家认同建设带来一定的困难与挑战,甚至由于认同危机引发社会矛盾和冲突,因此近年来学术界关注边疆民族地区国家认同问题研究。

(一)边疆民族地区战略地位与边缘化现状的非对称性

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是全球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中国历史上长期存在并在今后相当长时期依旧会存在且加速演进的社会重大课题。边疆地区虽然从古至今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其长治久安稳定发展对国家具有重大价值。但是,与其战略地位的重要性相比,边疆民族地区面临被边缘化的潜在危机。新中国成立以来,一方面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幅度提升,部分民族短时间内从原始社会直接跨越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另一方面,边疆民族地区不仅地处边远,而且由于历史原因和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这一地区事实上也是国家辐射的边缘区,与内地地区相比经济发展水平具有较大差距。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东部沿海凭借优惠政策,优先发展起来,边疆民族地区和内地形成阶梯状差异发展局面,边疆地区在城市建设、教育师资、公民素质、工业化和交通等诸方面明显处于边缘化。边疆地区由于与国家中心地区的发展差距长期没有缩小,经济发展的不平等与边缘化问题极易诱发少数民族的心理失衡,产生强烈的主观剥离感,严重影响和制约着国家认同建设[3],制约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二)边疆民族地区民族分界与国家认同存在张力冲突

在多民族国家,不同的民族往往有不同的群体意识,保持着较大独立性、差异性甚至是排斥性。而同一民族的人,因为在血缘、语言、宗教、历史记忆、习俗与文化等方面相同或接近,易产生亲近感而彼此认同。因此,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一般会表现为动态的博弈过程。通常情况下,一个国家的民族构成越单纯,国家认同往往越强烈;一个国家的民族构成越复杂,民族间的差异越明显,国家认同受到的挑战往往越大。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始终高度重视少数民族的权益,通过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法律、民族政策和国家专项等形式确认和保障少数民族的基本权益。少数民族作为利益群体的地位得到强化,自我意识快速提升并逐渐巩固,在民族交往中民族分界意识也随之凸显,进而激发其进一步强化自身的动力,产生民族独特的自身发展诉求。而多民族国家的建构过程要不断寻求共识和整合,这一过程会对民族认同族群意识有所弱化,制约边疆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对国家的认同,二者之间出现张力,引起部分民族的心理及行为抵触[4]。另外,在我国广袤的边境地区还存在着跨境民族,跨境民族的族群认同先于中华民族认同,或就认同度而言,族群认同高于中华民族认同。某些跨境少数民族甚至有意无意淡化自己的国民身份,甚至模糊自己与邻国同族居民的国籍差异,过于强调民族性特征,强调自己属于哪个民族,却不在乎自己属于哪个国家。当民族意识过度膨胀,并演变为现实的族群权利意识和利益领土要求时,民族意识便会替代和超越国家认同。

(三)边境环境安全面临的挑战对边疆民族地区国家认同构成威胁

当今时代,国家认同不仅是维护国家统一和稳定的思想基础,而且是国家软实力的主要内容和重要表现,对于国家总体实力提升具有基础性作用。部分国家把别国的崛起视为对自己的挑战和威胁,通过支持和激化别国的民族分裂活动达到弱化竞争对手的目的。在国家间竞争和博弈日趋激烈的情况下,攻击多民族国家,破坏和削弱其国家认同成为有效遏制对手发展的手段。边疆独特的地缘属性、地域特性和社会治理生态等又为分裂活动提供了生存空间和现实可能。对于中国,西方一些敌对势力抱着旧时代的冷战思维和意识形态偏见,把我们的发展壮大视为对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和价值观的威胁,加紧通过各种渠道对我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分化。在中国走向民族复兴的当今时代,边疆日益成为大国之间争夺、渗透和角力的前沿阵地和复杂区域,部分西方国家利用境内外民族分裂势力干涉中国内政,加紧进行意识形态渗透。它们以边疆少数民族文化的差异性、地域的独特性及利益的自利性等塑造与强化分裂群体与国家主体之间的认同边界,否定自身族群认同的从属性。其通过散布分裂言论、诋毁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形象、蓄意挑起各兄弟民族间的矛盾和冲突、鼓动少数民族“独立建国”等手段,妄图达到分裂肢解统一社会主义国家的目的,为我国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安全和稳定注入诸多不利影响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边疆民族地区部分少数民族对中华民族、中国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在我国边疆少数民族聚居区,民族分裂势力的干扰和挑衅已成为阻滞国家认同建设的重要因素。

三、增强边疆民族地区国家认同的路径选择

(一)以经济社会的区域均衡发展弥合边疆少数民族心理鸿沟

由于自然和历史等原因,边疆民族地区大多经济发展较慢,提升国家认同的关键主要是建立和谐富裕的社会,帮助边疆民族地区发展经济、助力边疆地区去边缘化,提高少数民族群众的生活水平,着力弥合因长期区域发展差距过大而产生的心理鸿沟,减少民族间的隔阂,这是凝聚人心、增进国家认同的基础性工作。一是充分利用“一带一路”建设,把边疆民族地区从内地的末端变为开放发展的前沿。边疆民族地区要制定实施符合当地实际、同国家相关规划紧密衔接的经济发展规划,利用好“一带一路”为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带来的难得机遇,着力培育形成新的发展优势。二是中央政府及发达省份通过优化转移支付和对口支援机制,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将优势资源向该区域倾斜,着力帮助边疆民族地区补齐发展短板,推进区域发展。通过为边疆民族地区创设良好的发展平台,实现民族接近。以民族接近促民族觉醒,以民族觉醒促民族发展,以民族发展促进各民族的进一步接近。让各民族感受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温暖,在交流互动中提升国家和中华民族的认同度。特别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要着力改善民生,关键是增加就业和增加边疆地区经济的多样性,加快落实内地省份援助边疆项目,促进当地人口就业。加快边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工程,帮助边疆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群众在经济发展中得到更多实惠,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三是发展边疆民族地区区域优势产业,依托该地区独特的民族风格、深厚的历史文化、精湛的传统工艺,着力发展民族特色产业,培育民族特色支柱产业,助推边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二)以培育公民人格增强边疆少数民族国家认同

多民族国家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各民族身份的差异性,确立超越不同民族、宗教、语言等多元文化共同体差异的平等的公民身份,以公民身份连接民族利益共同体与国家政治共同体,培育公民人格是强化国家认同的首要任务。对于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而言,其个体是所属民族的一员,民族属性决定着他在成长中受到所属民族文化传统包括宗教等因素潜移默化的熏染,养成了对所属民族天然的归属意识和强烈民族赞同。同时,边疆地区不同民族成员是拥有共同国籍的公民,客观要求他们弱化各自的民族特性,首先以合格公民的身份来参与社会实践,维护社会正常秩序和经济的运转。一是加强边疆民族地区公民意识教育。因为拥有公民身份并不等于已经具备公民意识,成为合格公民的关键在于将公民身份内化为国家公民意识结构中的一部分,使每个公民在心理上认同公民身份并内化为自身的行为方式。要引导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群众将公民身份而非民族身份作为第一认同,只有少数民族成员拥有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社会身份意识,才能更有效地遏制膨胀的边疆民族认同对国家认同的威胁,消解边疆某些少数民族或跨境民族以族群利益之名对国家领土完整主权独立和政治制度合法性的威胁。要探索民族政策的新思路,使少数民族成员以公民而非民族身份获得权益和保障,避免因对民族差异和特殊性的强调使民族分界人为性扩大[5]。二是引导边疆民族地区群众以平等无差别的公民身份投身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人的共同事业,是每个公民为之奋斗的共同目标。要充分发挥这一共同事业的引领作用,使每一个人都认识到彼此虽然分属不同民族,但是共同的目标与事业使每一个中国公民的历史命运紧密相连,成为荣辱与共的整体,要为国家发展与社会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实现自身的价值,实现认同的统一。三是培养边疆民族地区公民的国家文化认同。为了强化国家认同,需要塑造超越单一民族文化的国家文化。我国是多民族的集合体,中国境内各民族总称为中华民族,因此我们培树的国家文化即中华文化在外延上要融合民族文化,在内涵上要形成各民族接受的价值观。通过借助双语平台,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高边疆民族地区公民的汉语水平,加强边疆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的文化交往交流交融,提高少数民族公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增加公共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供给,让边疆少数民族群众在潜移默化中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紧密依托中华民族独具特色的文化资源,充分发挥历史传说、传统节日以及名胜古迹等的强大功能,采取灵活多变的形式强化边疆少数民族的国家文化记忆,通过国家文化的强大向心力和凝聚力提升国家认同感。

(三)加强国际间的交流合作挤压民族分裂势力的活动空间

民族分裂势力是民族主义极端化的产物,其分裂活动不仅扰乱边疆民族地区民众的生产生活秩序,破坏民族互信民族团结,威胁国家主权和国家安全,引发国家认同及中华民族认同危机,其制造的恐怖活动和挑起的武装冲突也给地区安全和世界和平带来严重威胁。因此,中国一贯旗帜鲜明地开展反分裂斗争,打击民族分裂活动。伴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世界各国不再是彼此独立的封闭个体,他们之间紧密相连,打压民族分裂势力仅靠单个国家自身的力量远远不够,需要通过国际合作进行,特别是对于已经超出主权国家管辖范围的海外民族分裂势力,更需要依赖国际力量的鼎力支持和密切配合,构建打击民族分裂主义的国际合作机制,以国际交流合作的方式共同打击。一是积极参与和推动国际反分裂合作条约的制定和签署。这是打击民族分裂主义国际合作机制的重要基础。针对当前活跃在边疆民族地区的分裂势力和分裂活动,我们应当积极协调国内立法与国际条约,制定和签署反分裂主义公约,在反民族分裂的国际合作机制中掌握话语权。二是更好地利用世界性国际组织和区域合作组织在消除民族分裂势力中的作用,通过双边与多边条约开展反民族分裂的国际司法与执法合作,实现国际信息的交流和合作共享,确保及时采取行动有效打击民族分裂势力。三是通过外交手段加强国际合作,与周边国家达成反民族分裂的共识,构建有效遏制境外民族分裂势力进行分裂渗透的良好周边环境,挤压民族分裂势力的生存空间,从而弱化并进一步消除他们对边境少数民族群众国家认同的消极影响。

猜你喜欢

边疆民族少数民族公民
我是小小公民科学家
论公民美育
我是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再论边疆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
边疆民族地区高校开展合唱团的重要性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
十二公民
《中国边疆民族研究》征稿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