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让学生唱出咸水歌的“咸味”

2018-02-05谢芷薇

师道·教研 2018年1期
关键词:咸水歌衬词咸味

谢芷薇

民歌的韵味是中国民族声乐的魅力精华,唱出韵味是表现咸水歌歌曲风格的核心。咸水歌的韵味是水上人在千百年传播咸水歌的过程中,歌唱时在运用粤语咬字的行腔中,声腔以一定的方式美化形成的,它给听众以独特而动人的感觉,具有浓郁而淳朴的“咸味”。传统的声乐讲究的是“字是骨头,韵是肉”,小学音乐课堂中,应着重“多听多唱多感受”,从而解决其“声情之韵”与“品字之韵”。

一、声情之韵

我国传统声乐理论指出:“音律美则音响感人,有意境则神色俱佳,重音律不重意境者,乐技,重音律有意境者,唱家之本领也”。情景交融是歌者行腔韵味所追求的一种艺术境界。廣州咸水歌在发声方法上同样要求先动情而后发声,以情带声,以声传情,声情并茂,声随字发,声随腔行。因而,在这一课教学中,情景的创设不是作秀,而是要让孩子充分地感受咸水歌的意境之美,从而逐步进入水上人“随口而出,随心而唱”“声情并茂”的歌唱状态。

执教《珠江河水荡清波》一课,教师开始上课,就进行了第一轮的情境创设——情境导入。

例一:

课室内的小凳子提早摆放成三条小船的样子,学生聆听着《珠江河水荡清波》的伴奏音乐走进课室。

师: 请看图,我们的学校就在白天鹅宾馆的对岸,你知道这条大江叫什么?

生:珠江。

师: 世世代代的广州人都喝珠江水长大,珠江是广州人的母亲河。有一群人,不仅喝珠江水,还生活在珠江上,历史上他们叫“疍家人”。在旧社会,疍家人给人看不起,不允许上岸生活,只能以船为家,以捕鱼过生活,刮风下雨都住在船上,真可怜!解放后,政府取消了“疍家人”这个带有歧视的称呼,现在把他们称为“水上人”或“水上居民”。水上人千百年来都是勤劳乐观的人,每天清晨,他们摇橹泛舟珠江水上,准备捕鱼捞虾,远远见到其他小船上的熟人就会打招呼:

发声练习:5 6 5 —(阿哥咧、阿妹咧……)

短短几分钟的情景导入,教师以“珠江”“解放前的疍家人生活图片”为孩子们介绍了珠江水是我们的母亲河,以及曾经在这条河上生活的特殊群体——疍家人和他们的生活方式。

教师还巧妙地让孩子们模拟水上人打招呼的情景,使用“阿哥咧、阿妹咧、阿妈咧、阿女咧”等衬词进行发声练习,从开始上课就激发孩子们学习的热情。

例二:

紧接着,教师进行了第二轮的情境创设——学习水上人四项本领。

(1)“摇船”

学生边听歌曲《珠江河水荡清波》边尝试摇船,并在摇船的过程中感受咸水歌的韵律。广州咸水歌的节拍一般为四二拍子,其韵律与水上人的摇橹泛舟紧密结合,咸水歌每每让人感觉置身于一桨一橹划动的疍家艇中,飘荡在摇摆不定的水面上,歌曲有婉转悠扬,也有充满活力与情感色彩,因而让学生学习“摇船”是感受咸水歌韵律的重要一环。

(2)“熟悉珠江水”

师带领学生听歌曲旋律画出旋律线、接着用语气助词“啰”模唱旋律的方式感受珠江海浪的高低起伏,让学生初步感知歌曲旋律高低,感受咸水歌的韵律正如珠江水般“有高有低”“有强有弱”。

(3)“撒网捕鱼”

激励学生想象捕鱼的情景,观察水上人撒网捕鱼的图片,并进行“抛网”“拉网”的动作模仿。学生伴随咸水歌声不断尝试模仿水上人“抛网”“拉网”的动作, 进一步感受咸水歌的韵律和水上人的生活方式。

(4)“唱咸水歌”

与学生交流水上人捞完了鱼虾,满载而归的愉悦心情,让学生了解,水上人开心的时候唱咸水歌 、不开心的时候也唱咸水歌。咸水歌是广东民间歌曲中的一颗明珠,有疍家人的地方就有咸水歌。千百年来,咸水歌随着珠江水一直流传,有水上人家居住的地方,都能听到动听的咸水歌声。请学生聆听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咸水歌项目传承人的范唱《珠江河水荡清波》,再逐步进行巩固学习……

第二轮的情境创设,让学生在音乐活动中学习水上人的四项本领,前三个活动貌似还没有进行歌曲的学习,但实际上每一个“学习本领”的过程都是感受咸水歌韵味以及学习歌曲不可缺少的过程:

“摇船”感受咸水歌的韵律→“熟悉珠江水”,感知珠江水的浪高浪低,实际上是学习歌曲旋律的走向。→“撒网捕鱼”的律动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水上人的生活方式→“唱咸水歌”则正式让孩子们回归到咸水歌的系统学习,咸水歌传承人的录音示范,让孩子直观地感受咸水歌的“咸味”。一系列的情景创设,咸水歌儿的旋律已经逐渐走进孩子们的脑子,让孩子们恍如坐上了小艇,与水上人一同泛舟珠江河上,“撒网捕鱼”,轻唱动人咸水歌。

民族声乐追求的是“字正腔圆”“字清声美”的艺术状态。明代曲圣魏良辅在《曲律》中提到:“曲有三绝,字清为一绝,腔纯为二绝,板正为三绝。”其中“字清”是“三绝”之首,可见我国民族音乐自古对咬字、吐字的重视。“字正”“字清”是歌唱韵味美的基础,目的首先是“传言明义”,简单地说就是要让听众知道你想唱什么。 “咸水歌”是沿着珠江之水而流传的,使用的是本土的粤语。唱法强调“因字落腔”,字重腔轻,高音轻过,低音重煞( 类似“字正腔圆”的要求) ,注重发声的自然性和声音靠前、在行腔咬字中唇与齿的有力配合,以获得“字清”而“韵正”的效果。因而,在学习歌词的时候,让学生品读歌词,纠正发音,感受“因字落腔”“依字行腔”非常重要。

例三:

师带领学生带着对珠江水的热爱之情读《珠江河水荡清波》歌词,接着听老师的范唱后同位同学讨论歌词和旋律的关系。

学生经过讨论后发现:歌词和旋律很接近,读完歌词,我们很多地方都会唱了。

师归纳:你们听得很仔细,也很会思考,归纳了广州咸水歌的一个重要特点,那就是“因字落腔”“依字行腔”。咸水歌旋律构成与讲话语言声调的高低相近,非常机动灵活,现在我们边对比边学习歌词……

随着广州的改革开放,外来务工人员不断增多,学校的学生也不再只是本土广州人,不少孩子来自全国各地,虽然他们的适应性很强,很多孩子已经会说粤语,但是发音也会带着一些地方口音,利用学习歌词的机会,纠正发音非常必要,为后面分析歌词以及演唱的处理起着重要的铺垫作用。学生通过自读歌词与老师的范唱的对比,感悟咸水歌“因字落腔”“依字行腔”的重要特点,接着的学习仍然是不着痕迹的知识生成。endprint

例四:

师:歌曲的四个乐句都很简单,但它和我们平时学习的儿歌有点不一样。(教师指着每一乐句的句末,启发学生思考)

生:每一个乐句的最后出现的特别字眼是“啰”“咧”“啊咧”

這一环节,教师的设计意图很明显,就是引导学生找出咸水歌句尾衬词的特点。衬词是咸水歌的一个重要的特点,它与“正词”配在一起,能充分表现水上人的情感,是咸水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粤语语系特点之一就是语气助词多,这是形成咸水歌衬词丰富的原因。咸水歌中出现大量的衬词,有各种人称衬词、语气衬词等,而且其旋律走向以级进为主,可以说在我国民歌中是非常少见的。这不可不说是与水上居民的生活以及粤语方言的习惯有着莫大的关系。接着,教师和学生继续分析语调的变化。

师:咸水歌和我们平时学习的儿歌之间区别,除了“衬词”以外还有一个地方,你们听一听每一个乐句的最后音调有什么变化?

学生通过听辨,马上有所发现:每一个乐句最后音调都会往下。

教师紧接着话题介绍咸水歌的一大特色,乐尾 “下滑音”,“下滑音”的出现使咸水歌唱出来比较稳定,形成平缓、温婉的旋律风格。

以传统的“口传心授”跟唱法方式学习歌词,注意难唱的地方,多唱几次。

二、反思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我们的乡土音乐本身就充满着传奇,承载着历史。“咸水歌”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后乐园街小学作为一间曾经的水上居民子弟学校,咸水歌的传承有基础有根源,该校开发“咸水歌”的校本教材,并在音乐课堂中实施,为民族民间音乐传承与发展做出贡献是一件具有较强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的工作。编写教材不是一件简单的工作,开发校本教材重要,但坚持实施教材更重要。因时代的巨大变迁,教师在收集整理和课堂研究的实施过程中遇到困惑是必然的,在实施校本教材的过程中,还要不断调整内容,使教材的实施更具可行性、更有实效性。

音乐首先是一种听觉体验而非视听体验。韵味的表达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音乐课堂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与体验。对于复杂的音乐知识与要素,教学中要尽量简单明了,让学生易学易懂。音乐课就是要以情境教学为依托,让学生在“多听、多唱、多感受”的过程中感受艺术之美、产生热爱之情、提升艺术素质。

咸水歌源自生活、贴近生活,随口而出、随心而唱、通俗易懂,艺术特色明显,今后教师还可以根据这一音乐特点,开展关于咸水歌的创编的课堂研究,进一步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责任编辑邱丽endprint

猜你喜欢

咸水歌衬词咸味
植物源咸味肽制备与应用研究进展
一曲咸水歌,一方水土情
郭锦生编著《榄核咸水歌》出版
快把动物放进冰箱
藏族古乐谱《目意耳之喜宴》中的衬词研究
广西北海疍家咸水歌的价值及其翻译效益探析
扬州民歌中衬词的语音特点及其来源
便利店购买咸味零食增长显著
Song of Salty Water
中国民歌衬词的音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