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理引导,促进科学探究活动的开展

2018-02-05周霁晴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7年10期
关键词:纸屑树叶错误

周霁晴

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的宗旨是让幼儿学习粗浅的科学知识,知道简单的科学道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也提到“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幼儿的科学探究活动是在教师指导下,面向全体幼儿,给幼儿充分的、主动学习机会的活动。

3~6岁的幼儿正处于萌芽阶段,对自己通过操作、探索出的科学现象是记忆深刻的,甚至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因而老师的责任重大。我们不只是设计一个科学的科学活动那么简单,老师在活动中的引导更会直接影响到幼儿的科学活动的开展。那么,在科学活动中教师应该怎样合理地进行引导呢?下面,我结合自己在科学活动中的一些教学经历以及感想来谈谈。

一、适宜的引导语言

1.针对性—激起兴趣

教师的提问要针对幼儿的兴趣点并结合活动实际,兴趣是幼儿最好的老师,在科学活动中,结合幼儿的兴趣点进行提问,更容易被幼儿所接受。

如小班科学活动《小树叶找妈妈》,在指导幼儿观察树叶时,如果没有注意观察幼儿的兴趣点在何处,就直接问:“这些树叶长什么样?是什么形状的?它的大树妈妈是谁呀?”就会出现幼儿对教师提出的问题不感兴趣的现象,此时幼儿正处于寻找树叶的兴奋中,教师可以结合当前幼儿的兴趣点去设计问题,例如:“你们找到小树叶了吗?”“你找到的小树叶是大大的还是小小的?”“你的树叶像什么?”等等,他们的反应会是非常踊跃的。

2.启发性—激发思维

在探索活动中,幼儿会遇到各种问题和障碍,教师可以抓住机会,积极启发,引导幼儿动脑筋解决问题。具有启发性的提问能充分刺激孩子的思维,为孩子提供无限的思索空间。

如在中班科学《会吹气球的瓶子》活动的第二环节“幼儿自由探索用塑料瓶和玻璃瓶吹气球”中,为了激发幼儿思维,让幼儿在自由探索中提炼经验,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你的瓶子能吹气球吗?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同样都用捏的方法,塑料瓶行,玻璃瓶却不行?他们有什么不同?”

以上提问采用了启发性的提问,使幼儿从多方位去思考和探索,让幼儿在活动中感知、操作、比较、思考、回忆联系已有的经验,表达、交流,这样使幼儿的思维更加活跃,学习探索也很主动、积极。

3.科学性——明确知识

科学是一门比较严谨的学科,科学活动必须是符合科学的。在科学活动中,老师的引导语言更要注意其科学性。

如在大班科学《摩擦起电》活动中,教学时为了让幼儿对活动内容更感兴趣,我用变魔术和念咒语的方法引出摩擦起电的方法——“刚才大家都开动了小脑筋,可是纸屑没有吸起来!别灰心!老师有办法用塑料笔把纸屑吸起来,现在就让我这个魔术师来给你们变这个魔术吧!”接着边动手实验边念说:“我们来念动咒语‘尺子头发擦呀擦,纸屑纸屑起来吧!”这样的指导语显然是不科学的,老师是煞费苦心、用心良苦,却给了幼儿一个错误的引导,会让幼儿以为塑料笔之所以能吸起纸屑来是因为变了魔术,念了咒语。因此,在同伴老师的提醒下,我马上进行了更正并向幼儿承认了刚才语言中的错误处,帮助幼儿明确科学正确的知识。

所以,这一部分的引导语可以改为:“刚才大家都开动了小脑筋,可是纸屑没有吸起来!别灰心!老师有办法用塑料笔把纸屑吸起来,看仔细老师是怎么做的!”教师边实验边说:“尺子头发擦呀擦,纸屑纸屑起来吧!”“纸屑吸起来了吗?我做了什么动作?”这样就把幼儿的注意力集中到了教师的动作上,去掉了变魔术和念咒语,幼儿的经验就不会被混淆了,就会由此产生“纸屑吸起来是因为摩擦了头发”的猜想,从而激发幼儿实验探索并验证的积极性,明确科学活动中正确的知识,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念。

二、恰当的引导时机

1.操作过程出现错误时

对幼儿来说,在操作过程中出现错误是在所难免的,而且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错误中酝酿着成功,从错误到成功的转变过程,需要幼儿付出一定的努力,这种努力的意志品质就是一种科学态度的获得。教师应当给幼儿尝试错误的自由,并在适当时机给予关键性引导,运用鼓励的语言,引导幼儿正确对待自己和别人的失误,并积极引导幼儿从失误中寻找原因,再经过自己的努力得到成功。教师要鼓励幼儿的自信心,并启发幼儿正确的思考和探索方法。

如在《摩擦起电》活动中,有的幼儿用塑料棒在头发上轻轻摩擦了几下就去吸小纸片,结果怎么也吸不起来,这时候,教师不是直接把正确方法告诉幼儿“要用力多摩擦一会”,而是通过暗示:“为什么这样吸不起来呀?是哪里不太对吗?你觉得应该怎么做?可以观察下别的小朋友的方法,再来试试看!”从而引导幼儿通过自我观察,发现自己操作中的失误,并及时自我纠正。

2.操作结果产生偏离时

当幼儿的操作结果与教师设定的结果产生偏离时,幼儿往往会产生疑问:“到底是老师错了还是我错了呢?”不及时解决这一情况,幼儿就无法获得正确的知識经验。

如在《旋转的纸片》活动中,幼儿制作并旋转三角形和正方形的陀螺后,大部分幼儿都得出了“三角形和正方形纸片在快速转动时是呈现圆形”的结论,但有个别幼儿不认同,并坚持自己的观察结果,他们的观察结果与其他幼儿有些偏差,有的记录的是锯齿形状,有记录的是太阳形状。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先对幼儿的观察结果不给予评价,而是通过播放三角形和正方形陀螺快速转动时的视频,请幼儿仔细观察两种陀螺快速转动时的形状,来获得正确的知识,观察时注意提醒幼儿仔细观察外面一圈的样子和里面一圈的形状,通过再一次的仔细观察后,幼儿得出了“三角形和正方形快速转动时,外面有一层淡淡的像太阳的光芒,里面是明显的圆形”的结论。

教师在恰当的引导时机利用适宜的引导语言,能更好地促进科学探究活动的开展。在以后的科学探究活动中,我将继续探寻合理的引导方式,引导幼儿主动学习,主动探究,让幼儿在科学活动中更好地提高自己的科学探究能力。endprint

猜你喜欢

纸屑树叶错误
“调皮”的纸屑
树叶的不同称呼
会“跳舞”的纸屑
《错误》:怎一个“美”字了得
可爱的错误等
小树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