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独木桥”到“阳光道”

2018-02-05

作文通讯·高中版 2017年10期
关键词:考大学子弟寒门

四十载岁月流逝,高考依然是每一代人心中难以忘却的青春记忆。从千军万马争过的“独木桥”到如今千万寒门子弟均能踏上的“阳关道”,高考,已演变为我国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

40年前,高考是一座通往理想彼岸却有着随时跌落深谷危险的“独木桥”。曾经,大学生是知识和文化的象征,也是高贵和财富的代表。那时的高等教育远没有今天这样普及,决定能否考上大学的因素也远不止努力和勤奋。“千军万马争过‘独木桥”,形象地道出了当时考大学的困难与艰辛。

40年后,高考是一条宽阔稳固的阳关大道,是寒门子弟付出便有收获的成功之道。随着我国综合国力与日俱增,教育状况已得到极大改善,考上一所大学并非难事,越来越多的人获得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文关怀的提升,高考的公平性也日益增强,从一个冷酷的“刑场”成为无数人的梦想腾飞之地。

从曾经的“独木桥”到今天的“阳关道”,高考标志着一个民族的兴盛、一个国家的崛起。“少年强则国强”,高考改革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导向。德國总理默克尔认为,一个国家的教育水平决定了这个国家未来的国力。当越来越多的人不再恐惧高考的淘汰率,转而期待高考带来的人生变革时,高考也就达到了挑选人才、培育人才的目的。

当然,高考仍然需要改革,需要从“阳关道”向不定方向的“自由原”转变。尽管在培养人才方面,高考已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但“唯分数论”依然束缚着许多考生的发展。浙江等地推行的高考新政有望改变这一现状。当文理不再分科,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擅长的学科,当不再一考定终身,高考才能真正成为一个“自由原”,考生则是原上驰骋的骏马,以自己喜爱的方式自由而畅快地奔跑。

高考,这座凝聚了几代人理想与回忆的“独木桥”,已经完成了向“阳关道”的转变,如今已准备好开辟一片“自由原”,为下一代提供一个更好的腾飞之地、理想之港。

名师点评

这是一篇紧扣题旨、立意高远的作文。标题化用俗语,读来贴切自然。开篇从“恢复高考40周年”引出“青春记忆”,进而归结到“文化现象”这一立足点,凸显高考的“演变”;接着回顾40年前“考大学的困难与艰辛”,再分析40年后“高考是一条宽阔稳固的阳关大道”,循序道来,有理有据;然后,水到渠成地点明高考之“目的”,巧妙地引出纵深方向的论述;最后展望前景,既点明主题,又给人以希望。作者思路畅达,多处形象生动的比喻也为文章增色不少。

(唐惠忠)endprint

猜你喜欢

考大学子弟寒门
让寒门出“贵子”也出“人才”
Class Action
寒门如何出“贵子”
新荷初绽
如何实现从寒门学子到寒门贵子的华丽变身?
浅谈魏晋南北朝时期“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现象的成因与历史遗留问题
围炉夜话(十五)
高干子弟与煤老板的谈话
我的孩子放弃了“考大学”
杨淑芳巧猜谜中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