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乡村景观规划分析

2018-02-05

智能城市 2018年20期
关键词:景观规划背景景观

魏 婷

1 针对于美丽乡村建设背景的分析

“美丽乡村”这一概念是在十六届五中全会的时候提出来的,当“美丽乡村”这一概念被提出以后我国社会各界就开始认真落实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美丽乡村的建设也是促进我国长远发展的主要动力,因为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并且农村人数占比较高,通过美丽乡村的设计和建设能够更好的提升乡村的发展、文明以及民主,从而实现我国农村经济的提升。在建设美丽乡村的过程当中一定要合理的利用地区优势,更好的凸显出来乡村景观的特色。除此之外,积极的进行“美丽乡村”的建设还能够更好的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优质的物质条件[1]。

2 针对于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乡村景观规划基本原则的分析

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乡村景观规划是需要坚持保护自然环境和体现出地域文化特色的基本原则,因为自然环境的好坏直接决定着我国农村发展,自然环境能够为人民的基本生活提供充分的光照、水分以及清新空气等,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和保障,如果在建设美丽乡村的过程中不注重环境的保护将会给人民的正常生活造成不良的影响。因此,在进行乡村景观规划中一定要坚持以保护自然环境为基本原则,通过先进的施工技术以及人才来将自然环境中的自然美体现出来,实现人与自然共存的目的。相关管理人员需要积极制定合理的开发制度,避免在建设美丽乡村中出现过度开采和非法开采的现象出现。

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而农村是中华文化的发源地,在农村中较为完整的保留着我国特色的农耕文化。其中乡村地域文化主要包括我国历史传统文化、民俗风情以及生活习惯等,这些都是农民最大的财富。所以说,在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的乡村景观规划一定要尊重地域文化特色,在设计中要充分的体现出地域文化和历史特色[2]。

3 针对于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乡村景观规划面临问题的分析

3.1 存在城乡地域分布不均匀的问题

下面我们再来详细的分析一下当前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乡村景观规划面临的问题。首先在乡村规划中存在城乡地域分布不均匀的问题,城市地域和乡村地域两者之间在文化、经济上都有着很大的差距,从而给地区统筹区域发展形成以很大的阻碍。很多省市在地域空间结构分布上也存在着一些不规范的现象,城乡地域分布不平衡就是当前最显著的问题,形成了在一个地区中有着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同时也有一些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地区。除此之外,各个省市之间的高速公路和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层次程度存在不同,一些乡镇的结构出现松散的现象,导致区域之间缺少一定关联,给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乡村景观规划形成制约[3]。

3.2 存在城乡二次结构日益明显的问题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当前我国的城镇化水平达到了40%以上,正是由于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升促进了城镇人居环境和综合承载力显著提高和完善,各个省市地区的生产总值也在逐年递增。从GDP生产率上进行分析来看,我国城乡二次结构问题越来越明显,也正是由于城乡二次结构日益明显的不利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我国美丽乡村景观规划的正常进行。

3.3 存在景观规划平均规模受到限制的问题

通过对我国一些省市空间结构来进行分析,呈现出以城市为中心来带动整个区域性的发展并且以小城镇为依托来构建大中小城市共同向前发展的城乡体系。虽然说这种发展趋势是良好的,但是由于城镇平均规模有限,单从经济发展和我国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进行分析,对整个经济文化交流的辐射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所以说上诉种种不良因素的存在都给美丽乡村景观规划带来了不良影响。

4 针对于完善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乡村景观规划措施的分析

4.1 一定要传承和尊重当地传统乡村肌理

乡村是广大农民生活的重要场所,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乡村景观规划不仅仅影响着我国的发展,还影响着居民的生活质量,因此,在进行乡村景观规划时一定要传承和尊重当地传统乡村肌理,从而有效的构建形成一种美好的生存环境。首先,相关规划人员一定要从村落原始形态开始着手,再经过不断深入挖掘对维护村落景观塑造起到关键作用的景观素材、节点元素以及空间肌理等,对构建美好乡村格局有着促进作用。其次,在景观规划的过程中一定要保护好传统乡村建筑,促使乡村景观能够体现出传统文化气息,例如,古老街巷以及雕花木桩等都是一些能够体现出传统文化气息的乡村景观。最后,在乡村原有的道路骨架上要合理的规划道路,实现乡村景观和现代风格的有效结合,同时体现出两者优势[4]。

4.2 合理设计和构造良好的乡村生活空间

在农村生活过的人们都知道,乡村的街道可以将整个乡村的居民住所编织在一起并且还能够形成相对独立的居民生活空间。因此,当规划人员在基进行乡村建设时不能够盲目的进行建设,而破坏了乡村原本街道的特点和优势,应当在合理规划的基础上来建设一种尺度适合、通达性能良好的乡村空间生活。那么乡村景观规划的原理就是要坚持突出规划公共服务半径的合理性和专业性,这就要求规划人员和设计人员亲身步行来作为参考依据。一般情况下,专业人士建议将乡村公共服务设施、医务室以及锻炼身体活动区域规划在半径600m之内,居民只需要步行10min左右就可以到达想去的位置,从而实现乡村景观规划人性化的目的。

4.3 采取措施充分的体现出乡村地域特色

乡村地域特色主要包括民俗文化、历史传统以及地域风情等,那么在实际的景观规划中不仅仅要注重规划的先进性,还要充分的体现出乡村的地域特色,让居民在生活当中感受到家的温暖和美好。在营造景观上要综合考虑乡土元素的结合,充分的利用乡土中的植物花草、木材以及风俗故事来设计景观。除此之外,还应当注重自然环境和人民生活环境的有效融合,让居住人民体会到大自然的美好,所以在美丽乡村景观规划设计中需要强调景观的特殊性,重点体现出地域文化的内涵,从而真正意义上实现乡村景观独特魅力的显著提升。

4.4 乡村建设应当有针对性的将商民分离

在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新农村的建设也在不断的加快,正是由于一些乡镇企业的发展才更好的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为乡魅力乡村的建设贡献出一份力。但是这些乡镇企业在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还造成了一些不良影响。因为一些工业企业的布局和景观规划不合理,这种不良现象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乡村地区出现空气污染以及夏季热岛效应等问题,这就要求在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乡村景观规划下应当有针对性的将商民分离,对工业区设计规划时要注重热量和有害气体的排放,并且厂区绿化植被不要太过于茂密[5]。

5 结语

通过对上诉问题的分析,我们意识到在建设美丽乡村时乡村景观规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那么在以后的美丽乡村建设中一定要坚持遵循生态环境保护以及体现当地文化特色的基本原则,然后再通过合理设计和构造良好的乡村生活空间、传承和尊重当地传统乡村肌理、体现出乡村地域特色以及有针对性的将商民分离等措施来更好的推动我国美丽乡村的建设。希望在以后社会的发展中乡村景观设计不仅要接受更大的机遇,也要积极的面对一些挑战,从而为广大人民营造一个美好、舒适的居住环境。

猜你喜欢

景观规划背景景观
园林设计在城市景观规划中的应用探析
“新四化”背景下汽车NVH的发展趋势
景观别墅
《论持久战》的写作背景
火山塑造景观
沙子的景观
黑洞背景知识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万方乐园景观规划》
GIS技术在景观规划中的应用——以四川省自贡市釜溪河仙市至沿滩复合绿道郊野段景观规划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