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科技评价制度和体系真正成为创新指挥棒
——解读《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

2018-02-05本刊综合报道

中国科技产业 2018年7期
关键词:科技体制指挥棒导向

◎ 本刊综合报道

人才评价是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才资源开发管理和使用的前提。长期以来,我们逐步探索和建立完善人才评价机制,在发现、培养、使用、激励人才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当前,人才评价机制还存在分类评价不足、评价标准单一、评价手段趋同、评价社会化程度不高、用人主体自主权落实不够等问题,尤其是对不同人才评价“一把尺子量到底”等做法备受社会关注。

对科技创新而言,科技评价制度和体系就是风向标、指挥棒。持之以恒打磨完善这一指挥棒,对我国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创新型国家和科技强国建设意义重大深远。

近日,《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面向社会公开发布。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动科技体制不断深化改革、树立正确评价导向、优化科技创新生态环境的务实之策、重要之举。

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以下简称“三评”改革)是2013年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推出的一项整改措施,在减轻科技人员负担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当前,“三评”改革进入新阶段,在科技改革中的全局性、基础性、战略性地位更加突出。抓住“三评”这一关键深化科技评价改革,要求十分急迫。

最根本的是要形成正确的评价导向。导向不对,科技创新就难以取得应有的效果。应遵循科技人才发展规律、科研规律和创新规律,科学设立评价目标和方法,引导科研人员潜心研究、追求卓越。应在减少评审数量、减轻科技人员负担基础上,抓住激发科技人员积极性创造性这个核心,在优化“三评”布局、改进评价机制、提高质量效率等方面实现更大突破,加快构建适应创新驱动发展要求、突出质量贡献绩效、更加科学规范高效诚信的科技评价体系。项目评价更多突出质量导向,人才评价更多突出贡献导向,机构评价更多突出绩效评价。

应奔着问题去,什么问题突出就重点解决什么问题。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已进入深水区,科技创新治理体系尚在不断完善之中,“三评”中仍然存在行政化、评价活动仍较多较频繁、与待遇过度挂钩、科研诚信失范、单位自主权不足等问题,一些老问题解决了,一些新问题又出来了,新老问题交织,必须下更大决心和气力深化改革。去年发生的国外杂志集中撤销中国作者论文事件进一步凸显了改革的紧迫性。我们要加快建立覆盖“三评”全过程的监督评估机制,加强科研诚信建设,彻底破除唯论文等“紧箍咒”,坚决避免“帽子满天飞”,倡导更加诚信、更加先进的创新文化。

应坚持分类评价,客观公正、真实准确反映不同评价对象的实际情况。针对自然科学、哲学社会科学、军事科学等不同学科门类特点,建立分类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程序规范。基础前沿研究突出原创导向,以同行评议为主;社会公益性研究突出需求导向,以行业用户和社会评价为主;应用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评价突出企业主体、市场导向,以用户评价、第三方评价和市场绩效为主。积极引入国际评价等方法,进一步提高科技评价活动的公开性和开放性。

彻底打破分钱分项目思维,让科技评价制度和体系真正成为科技创新的指挥棒、成为强有力的创新政策工具和改革工具,我国创新治理能力和创新发展水平必将迈上一个新的更高台阶。

猜你喜欢

科技体制指挥棒导向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偏向”不是好导向
发挥考核“指挥棒”“推进器”作用
需求导向下的供给创新
犬只导向炮
以人才创新为主导推动科技体制创新
引导大医院走向的“指挥棒”
县级医院改革用好指挥棒
发挥医保指挥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