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落实做好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工作实践

2018-02-04赵华林

智能城市 2018年13期
关键词:施工单位工程质量监理

赵华林

河南水建集团有限公司,河南郑州 450008

水利工程属于一项利国利民的基础设施类工程,其施工质量的好坏关系着每一个使用者的人身安全,所以要求施工单位在施工作业期间增强质量管理意识,采取多种有效手段对工程质量加强管理,确保水利工程的各项功能作用的有效发挥。现阶段很多水利工程施工单位在施工期间忽视工程质量管理工作,导致工程质量问题层出不穷,工程未达到标准的使用年限已经发生裂缝、渗漏等问题,不利于人们正常生活与工作的有序开展,所以施工单位在进行水利工程施工时,需要在管理意识提高的基础上对出现的质量问题多加研究,结合具体的问题找出有效的处理办法,以此提高管理质量和效率。

1 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现状分析

总结近年来水利工程施工的质量问题可知,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水利工程施工单位缺乏先进的质量管理理念,一直沿用过去传统的管理理念,即仅在工程竣工后统一对工程质量进行检验验收,此时出现质量问题难以进行大范围的整改,仅能对小问题作相应处理,整个工程存在严重的质量隐患[1]。其次,施工管理体系不健全,当前很多中小型水利工程施工建设单位由于对质量管理不重视,所以在具体工作开展中未形成体系化的质量管理机制,未构建施工质量管理人事组织机构,施工作业人员对于自己所要负责施工的小项目质量要求认知不清,缺乏统一的施工质量标准,因此导致工程有质量问题。最后施工质量管理人员能力水平较差,对于水利工程涉及的复杂施工工艺和质量要求不了解,在进行现场管理时无法准确判断作业人员错误的施工行为,为工程质量埋下了安全隐患[2]。

2 落实做好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策略分析

2.1 制定完善的施工质量管理体系

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提高需要施工单位提高管理意识,制定与工程施工情况相配套的质量管理体系,从制度层面对施工作业人员的行为加以约束,使得质量管理人员可以根据该体系制度对工程质量做好全面的管理。该体系中首先需要明确管理的质量标准和内容。施工单位质量管理部门要结合工程施工任务、环节,确定具体的施工项目以及每个项目使用的技术、标准,以此在施工前可以结合相关内容对全体施工人员做好施工技术交底工作,使得施工人员可以对施工内容、标准有详细的了解,可以按照掌握的内容来进行标准化工程的建设[3]。其次,体系中需要有项目责任人制度。施工单位结合以往工程施工情况,按照各个施工项目的不同将工程内容进行细致的划分,其中各个小项目委派专人进行施工进度与质量的管理,以此在施工期间可以由小项目负责人对施工人员的作业行为和质量进行管理,之后质量管理人员再结合工程质量标准和施工规范对工程再次进行管理,可以有效规避质量隐患的出现。最后质量监督机制。施工单位除了需要依托质量管理人员加强工程质量管理外,还需要构建质量监督机制通过第三方监理机构以及政府机构、群众的力量对工程质量进行管理。

2.2 加强施工质量的监理管理

监理管理为现阶段诸多工程建设施工期间常用的一种质量管理方法,施工单位以及工程发包方通过监理机构的监理工作可以获得工程实际的施工质量情况。所以在对水利工程加强质量管理期间,施工单位需要找寻具有较强监理能力的机构负责水利工程的该项质量管理工作,并且在具体的监理工作开展之前,施工单位需要对从事工程监理工作人员的能力进行调查了解,待所有监理人员均具有工程监理资格而且工作能力符合该项工程要求时才可以进行工程的施工监理。同时在监理期间施工单位需要使用监理机制来对监理人员的各项工作做出要求,监理人员每天在施工现场需要加强现场巡查工作,严格按照水利工程施工建设标准中的要求,检查施工人员的各项施工行为,及时向水利工程发包与承包方传达存在的施工质量问题,不可出现问题的隐瞒不报,施工单位需要在了解具体问题基础上尽快确定是哪个项目发生此种问题,可以尽快找到相关项目负责人尽快进行施工变更,降低工程质量问题发生率。监理人员在具体项目施工结束后,要依据标准对项目施工质量做好全面检查,待工程项目不存在问题后由总监理师和工程质量管理总负责人共同签署工程质量意见书,以此从具体项目出发杜绝施工质量问题。

2.3 做好施工现场管理

施工前,质量管理人员需要对工程施工所需要的施工设备、物料进行质量管理,以此确保用于水利工程建设使用的物料均为合格材料,施工机械不存在质量问题可以正常开展施工工作。施工中需要大量使用水泥、钢筋、混凝土等材料,这些材料质量不合格会影响工程施工质量,所以在施工前物料采购人员需要结合施工方案对于物料型号和标号、性能质量、使用数量等信息进行把握,之后提前到市场进行物料价格、性能调查,从中选取物美价廉的施工物料用于水利工程建设。同时在物料进入到施工现场后工程质量管理人员需要对其质量进行检查,确定物料不存在进水发霉、过期、外部有损伤和油渍等情况后分门别类的进行材料的保存,防止强降雨天气造成的物料性能状态变化以及腐蚀问题。在开始应用施工物料之前,质量管理人员还需要再次对材料进行质量的抽样检查,以此通过重重检验可以最大化的避免不合格物料在工程建设中使用。

施工中的管理,在此期间质量管理人员需要在每天的施工巡检过程中,对不同施工项目是否按照“第一工序到场”原则来施工进行检查,经检查存在施工工序错误问题,要对该种错误造成的工程质量潜在隐患进行评估,若问题较为严重需要责令施工作业人员进行施工变更。同时施工期间管理人员需要按照“六不准”原则进行管理,即施工期间不允许检查不合格的物料在项目建设中使用,不准在没有收到开工报告时擅自开工建设,不准没有对上一道工序进行质量检验就直接验收,不准在验收不达标时直接进行其他项目的施工,不准未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就直接开工以及不准对出现的问题自行进行施工变更。如果作业人员出现上述违背施工原则的行为,需要质量管理人员及时指导作业人员进行停工,重新进行组织调整,并且与监理人员一起对问题进行分析,若为有严重质量隐患的工程项目需要向施工单位指出问题并提出重新施工的建议,如果问题较小则在报告给施工单位后要求项目负责人与工程设计人员制作施工变更方案来解决质量问题。

2.4 提高施工质量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和施工人员作业能力

首先,施工单位应积极向国内外不同类型水利工程学习施工质量管理经验,从而总结出适合我国此类工程建设的标准,以此对全体质量管理人员进行管理培训,使得管理人员对工程管理相关知识熟悉掌握前提下,使其可以在实际的水利工程施工建设中锻炼提高管理能力。定期培训结束后,施工单位需要以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基础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两方面标准对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进行考核,其中操作技能占据总分的60% ,考核通过者可以直接上岗从事管理工作,未通过者则需要继续接受考试。同时由于大部分的水利工程施工环境较为恶劣,具有丰富管理经验和管理能力的管理人员不愿意来到这些地方从事工程质量管理工作,所以施工单位需要提高质量管理人员的薪资待遇和绩效,以此吸引诸多管理人才,以饱满的工作热情从事该项管理工作。其次,对于工程施工人员能力的提高管理,需要施工单位按照工程施工的重难点,聘请专业能力较强的技术人员对施工人员的工作情况进行指导与培训,在日常工作结束后技术人员结合自己的丰富经验,向施工人员进行先进施工技术操作规范的介绍与操作培训,以此使得施工人员能够应用所学习的先进技术开展水利工程施工,可以正确的操作施工设备,不断提高施工作业的质量和效率;同时,施工单位需要制定施工人员激励机制,每个月评出施工质量最佳的员工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以此激发施工人员工作积极性,可以保质保量的进行工程建设。

3 结语

水利工程对于国家经济进步、农业发展意义重大,目前国家虽然非常重视该类型工程的建设,但是在工程质量管理中还存在较多的不足之处,所以水利工程施工单位需要在后续的施工管理中,充分认识到质量管理对于工程质量的积极影响,进而使施工的各个阶段始终在现代化质量管理理念指导下从制度、施工现场、人员等方面给予水利工程全面、系统的质量管理。

猜你喜欢

施工单位工程质量监理
公路工程质量监督对工程质量的控制作用分析
施工单位工程签证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
PDCA循环在工程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加强测绘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
浅谈如何提高工程质量
施工单位成本管理存在问题探析
关于建设工程监理发展趋势的探讨
工程监理管理模式创新探索
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关于工程索赔博弈分析
推行输变电工程设计监理的必要性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