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智能建筑及其施工管理实践思考

2018-02-04冼颂斌

智能城市 2018年13期
关键词:智能建筑工程项目建筑

冼颂斌

广州市财贸建设开发监理有限公司,广东广州 510170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进步,信息社会的产生为产业结构调整带来了巨大发展机遇。当前人们对建筑使用功能和效率方面要求越来越严格,不断有新的集现代高科技于一身的智能建筑出现。智能大厦不仅成为衡量国家综合实力标准,还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国家建筑行业整体发展水平。我国智能建筑建设起步较晚,在20世纪末期开始大范围建设,当前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区智能化公共建筑发展较为成熟,但是就整体而言,还需要进一步的优化和提高。智能建筑施工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作用,不仅关系到智能建筑使用功能,同时还与建筑使用安全性有密切联系,必须要给予足够重视,本文就此展开了研究分析。

1 智能建筑

1.1 智能建筑内涵

智能建筑主要是指将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等现代化技术手段应用在建筑中,使传统的建筑建设技术与现代科学技术有效融合。智能建筑的出现将信息技术与建筑艺术完美融合在一起,能够很大程度上反映国家综合实力,逐渐成为世界大型公共建筑建设首选。

1.2 智能建筑设计

智能建筑的设计主要是为人们提供一个智能化建筑环境,不仅需要保证建筑有足够的智能化水平,同时还需要提高建筑环境的舒适性、安全性以及温馨性,智能建筑中,业主可以集合自己需要对建筑的平面划分和使用功能进行适当调整和改变。相比于室外建筑设计,智能建筑设计在美化要求方面更为严格。一般室内建筑层高于常规建筑10~30cm,主要是用来敷设各类管线和电气设备。建筑设计过程中,需要为管线的布设预留水平、垂直等方向的空间。智能建筑的设计,必须要打破传统建筑设计思维束缚,在色彩的选择和室内设计方面更加贴近当前人们工作和生活实际需要,使信息时代的管理优势和工作特点得到充分全面展现。

1.3 智能建筑组成

1.3.1 楼宇自动化系统

楼宇自动化系统主要实现对建筑电力、消防、给排水、监控安保、出入门控制等的全面综合监控管理,融合有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图形图像技术、传感器技术等先进技术手段,以综合布线系统为基础建设,可以实现对建筑使用过程中各类信息的实时监视控制,包含监控动力设备启停、显示设备运行状态、设备故障报警、设备节能控制等方面内容。

1.3.2 通信自动化系统

通信自动化系统在实际应用中主要是为建筑提供数据和语言方面通信。主要有三个方面内容:一,以传统传真、交换机为核心的通信网络;二,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局域网,能够实现建筑内各工作站、数据库、微机等的联网,满足数据通信需要;三,建立远程数据通信网络,利用通信自动化系统,不仅可实现数据、语言的传输,同时也能传递图像等相关信息数据,满足不同功能建筑使用需要,结合具体需求提供相应服务。

1.3.3 办公自动化系统

办公自动化系统由计算机、传真机、现代化办公设备、声像设备等组成,能够满足综合管理工作需要,具备文字处理、服务办公等方面功能,同时还能实现电子数据、电子邮件等方面数据交换。

1.3.4 防火自动化系统

结合国家《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等相关标准,提高在消防联动控制系统以及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方面设计有效性。火灾报警器需要将报警信号等传递至建筑物设备监控系统以及监控中心,消防系统只接受楼宇自动系统的监控,楼宇自动系统不能直接对其控制。在空调、配电等建筑物监控系统方面,由消防系统进行火警等分方面控制,将火警控制设置为优先级。

1.3.5 保安自动化系统

在保安自动化系统设计方面,需要结合保护对象风险等级,明确防范的级别,以满足整体纵深防护等方面设计需要,提高其安全防范水平。在电视监控系统方面,需要结合不同建筑安全技术防范管理实际需要,做好对现场情况的监督和记录,提供相应报警信号。在出入口控制方面,分别包含有对象识别系统、通信装置、执行机构等。

2 智能建筑施工管理现状

2.1 智能建筑施工

(1)智能建筑施工单位专业技术水平不足。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必须要保证智能化系统施工质量。如果施工单位并非合同中标单位,其施工能力往往无法得到保证,在工程项目建设中容易出现质量问题。部分施工单位通过挂靠方式获取工程,资质低,虽然在价格竞争方面存在较大优势,但是因为技术水平不足,很难保证施工质量,对整个智能建筑行业的发展有非常大影响。

(2)设备供应商供应不合理。智能建筑涉及非常多子系统,设备供应商群体庞大,任何一个供应商出现问题,都会对整个项目施工工序产生严重影响。比如音响扩音系统,供应商在供应设备后还需要进行合理的安装调试,在调试过程中往往会因为调试费用方面问题出现纠纷,影响整个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

2.2 智能建筑管理

(1)监理工作不到位,在工程项目建设质量方面,建设项目监理承担主要责任,需要从施工准备阶段、系统调试阶段、运行阶段等方面出发,使监督管理职责得到落实。当前监管职能系统缺乏专业证书规范,专业人才缺乏智能化监理人员就建筑智能化系统方面施工,无法实现对工程项目施工的科学合理指导,各项监管工作很难顺利有效完成。

(2)检测工作未能有效落实,智能建筑工程项目完成施工后需要展开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实现对工程项目质量的评估。当前部分检测无法得到落实,仅抽取少数项目检测。比如,在电气系统施工管理方面,必须要严格按照电气系统安装施工要求展开,做好材料质量控制,保证线路通畅性。

3 提高智能建筑施工管理有效性的措施

3.1 提高智能建筑施工水平措施

在施工准备阶段,做好承包商施工计划的审核,召集设计、安装、供应方面人员开展协调会,就项目建设基本状况与技术人员展开研究分析,开展审核工作,选择资质高企业,重视对施工企业相关人员专业水平和技术水平的审核。政府需要制定相关制度,加大无资质企业管制力度,保持智能建筑行业良性循环。

在施工准备阶段还需要重视对供应商信誉度的审核,供应商的水平不仅关系到材料供应及时性,还关系到后期调试等方面工作。如果材料供应不及时,将非常容易使整个工程项目无法达到预期建设效果。因此,在供应商选择方面,综合信誉度和专业性分析考虑。

智能建筑相关人员技术水平同样十分重要,设计人员只有熟练了解整个智能建筑各项技术,才能够制定合理的设计理念和计划,提高智能建筑中各项技术应用合理性。相关技术人员需要不断强化自身知识水平,进而提高我国智能建筑整体水平。

3.2 提高智能建筑管理水平措施

当前智能建筑建设技术等级越来越高,正在向着科技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监理工作同样需要跟上社会发展趋势,加强自身工作能力和专业素养学习,完善智能建筑工程管理体制。监理人员在承包商进行施工组织设计审核时,需要重点检查其技术方案可行性,做好对工程项目进度的把握,对施工质量有严格要求,保证整个工程项目建设能够满足设计要求。从服务质量的提高和建设成本控制两个方面出发,工作人员应增强自身的职业素养和责任心,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加强专业技术方面学习,能够为整个智能建筑的建设提供高质量监理服务,更好的满足智能建筑建设需要,使智能建筑的建设质量和建设进度得到保证。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中严格落实国家相关制度政策。在第三方检测公司方面,需要保证有雄厚的实力,配置专业的测试设备和检测人员。

智能建筑将人、环境、信息等有效结合在一起,融合建筑设计、信息科学、系统工程学、环境科学等多个不用理论学科。整个智能建筑建设相关利益人需要与项目团队利益相统一,做好不同利益者与建设目标之间矛盾的解决处理,保证整个智能化建筑顺利完成建设,满足质量和进度方面要求。

4 结语

随着社会发展进步,智能建筑已经逐渐成为未来建筑行业发展主要方向。新时期中国智能建筑的建设不仅迎来巨大发展机遇,同时还面临严峻考验。不管在建设质量方面,还是在建设数量方面,智能建筑的规范化以及正规化水平都需要进一步提高。智能建筑中必须要提高在施工管理方面重视度,使专业人员有足够技术水平,优化和完善管理体制,促进我国智能建筑行业的持续稳定发展,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和居住环境。

猜你喜欢

智能建筑工程项目建筑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智能建筑机电设备自动化技术
智能建筑中的建筑设计研究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市场经济下工程项目的招投标管理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智能建筑自动化设备安装技术的应用探讨
海外大型铁路工程项目设备采购实践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