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人民的名义》展现出的电视产业背后的经济现象

2018-02-03范佳睿

神州·下旬刊 2018年1期
关键词:人民的名义历史背景反腐

范佳睿

摘要:“反腐倡廉”一直是人们热议的话题,也是国家一直在努力的事情。自从习近平主席上台后反腐力度空前增强,让“反腐”一词又曝光于公众视野。可是反腐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事情,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人民的名义》在三月份的热播,让看了这部剧的人都大呼过瘾、痛快。这部电视剧的背景题材就是以“反腐”为话题,讲述政府内部的一些潜规则,而且电视剧中出现的一些台词是以前电视剧编导想都不敢想的,比如:“中国目前的政治生态就是一把手,几乎拥有绝对的权利”等等台词直达人心,醍醐灌顶。电视剧细节到位,场面震撼:墙上、床上、冰箱到处都是所贪污的钱,金额数大让观众看着心情激动澎湃,更加给人直观的感受刺激观众的眼球。而且贪官的衣着打扮也特别到位小到一个皮带、一本护照都是精心设计。除此之外老戏骨的演绎能力更是为电视剧加分,把人物刻画的惟妙惟肖。正因为“反腐”是个热议话题,也瞬间让《人民的名义》大火了一把。每个不同地位的人看了这部剧就会有不同的感受,而当我们看完之后又要进行反思,《人民的名义》展现出的经济现象是否是像我们所看到的那样?本文就《人民的名义》展现出的电视产业背后的经济现象提出个人的一些看法和应对措施。

关键词:反腐;经济现象;潜规则;历史背景;社会现实;质量

《人民的名义》从电视剧方向来看他的整体艺术水准其实不如《大宅门》、《康熙王朝》、《甄嬛传》等等那些电视剧的艺术水准高,甚至演技参差不齐,而为什么《人民的名义》为何一经播出就深得观众喜爱,也是因为与《人民的名义》所谈论的话题有关,在这个社会好多人都是敢怒不敢言,也正是《人民的名义》出现说了好多人不敢说的话,直达人心从而入木三分。三十多年前曾有一部类似话题的电视剧也是大火——《新星》,讲述的政府内部勾心斗角的故事,时隔三十年出现的《人民的名义》讲述了因为一个小官大贪被抓从而暴露了特大贪污案,以错综复杂的官场关系和“九一六”事件为辅助演绎了一部精彩的电视剧,故事中的事件和人物大多数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原型,充分表现出国家领导人对反腐进行到底的决心,《人民的名义》积极响应党中央反腐主题,体现了对政府的绝对拥护和支持。这两部电视剧都在各自的时代引爆舆论,原因就是他們讲述的都是民众关心的事情,都是社会上污染风气的事情,都是需要极力解决的社会诟病。习近平主席曾经说过:“人民既是历史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既是历史的‘剧作人也是历史的‘剧中人。所以他们的热播自然就不难理解了。

一、《人民的名义》展现出的一些经济现象

(一)脱离现实社会背景,为利益不惜代价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是中国的古话。也反应了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关系的社会。在这个传统的国度离不开关系的存在,也正因为如此才有了“血浓于水”这一说法。而基本上的贪污的那些人都是有关系存在的。而《人民的名义》之所以一经播出就大受欢迎也是因为它道出社会现实,反映社会最自然的现象。这部电视剧深刻的刻画出了存在的复杂庞大的关系网,关系网下面的同学之情、夫妻之情、师生之情进行着激烈绞杀和复杂博弈,让人愕然和惊讶。现如今的很多的的电视剧为了谋取利益不顾历史背景,不注重电视剧作品质量,往往播出之后反响不大,而很多的电视剧差不多都是靠着大力度的宣传才走进观众的视野,停留时间不长,没有什么可讨论和可回忆的故事情节,总是千篇一律,没有任何特点可言。

(二)利用剧名吸引观众,内外却空空如也

以《人民的名义》这么充满正能量的文字来做电视剧和书籍的名称,在作者周树森看来,他其实存在着两种含义在里面:一种是以“人民的名义”做为挡箭牌,只是为了谋取更多的利益;第二种是为人民着想,是一种坚实的信仰。《人民的名义》演绎的尺度之大,对于反腐败斗争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而且在反腐的道路上以人民的名义谋取私利的现象不在少数。从观众对《人民的名义》的大力的追捧可以看出民众对于反腐的好奇心,比如可以看到民心向背,看到民众对于腐败零容忍的社会共识。但是有很多的电视剧却是利用华丽神秘的剧名来吸引观众的眼球,让观众对于电视剧怀着无比的期待去追着电视剧,最后的结果却是一片的吐槽:“我去,这样也能行”,“不是吧,搞什么鬼,漏洞百出”,“这样的电视剧也能上映,导演脑子是不是有坑啊”,“剧情也太狗血了吧”……随着这样的电视剧层出不穷,观众对中国电视剧逐渐失去了信心。

(三)不注重细节的存在,观众连连找穿帮

从中共十八大到现在,政府的反腐力度的不断加强得到了民众的大力支持。而《人民的名义》在此背景下大受欢迎也不是没有原因,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观众口味越来越挑剔,如何拍摄出一部好的电视剧他的题材背景、众多的老戏骨同台飙戏不是他大受欢迎的根本原因,一部好的电视剧不仅仅需要演技要时刻在线,注重电视剧中存在的各种小细节,各种道具的准备也为电视剧顺利的拍摄打下良好的基础。如《人民的名义》中“小官大贪”家里的那一堵布满钞票的墙、那些被烧坏的点钞机都让观众与现实相对应,刺激着观众的眼球,让观众叫好声不断。如今大多数的电视剧都是利用假的道具来糊弄,然后经过后期的制作把电视剧展现在观众的面前,让网友经常在网上调侃:让我们一起来找茬——穿帮镜头。且有些电视剧制作道具一看就是假的,让观众倒和声一片!

二、《人民的名义》展现出的经济现象的应对措施

(一)注重电视剧质量,不忘初心

《人民的名义》当中涉及的贪污官员由小官至高层,贪污的涉及范围大到一个省市都陷入贪污腐败。拍摄的尺度较大,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敢于正视问题的本身证明了政府在反贪污腐败中的高度自信和坚定决心。一部电视剧的好坏存在于演员和导演的用心程度,演戏要用心,拍摄要用心,不能为了各自的利益而忘记自己最初的本质。而中国的电视剧要想在观众的心中恢复它的地位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解决的问题,所以中国电视剧的导演和编剧要更加注重电视剧的质量,把最高的电视剧作品展现在观众的眼中。而且拍摄电视剧要有自己的独特的思路,而不是靠抄袭,靠炒作来博得眼球,热潮过后都是变成过眼云烟。中国如今的电视剧没有多少脍炙人口的作品,而中国导演要进行反思,向那些经典作品致敬和学习,给中国观众乃至世界观众一个交代,让作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二)注重现实社会的历史背景,不做误导祖国花朵的坏人

《人民的名义》在故事情节中的设计较为啰嗦,一定的原因是和利益有着些许的关系,不然他就凑不够55集,赚不到什么钱。虽然剧情较啰嗦但也在一定程度上还原了社会现实,让观众可以有现实事件来相对照。而如今的很多电视剧扭曲了社会历史,误导了那些孩童。而一部真正好的电视剧是在原来历史背景下加以稍微改动:比如太血腥的画面不适合放大来展现在观众面前。而中国的电视剧编剧应该不能为了利益和电视剧的拍摄效果而把历史胡乱篡改,让观众分不清是历史错误还是电视剧剧情需要,从而误导观众。电视剧编导在写剧本的同时应该查阅相关历史资料,做足充分的准备才能够有好的作品诞生。

三、小结

《人民的名义》在一个反腐时代下产出不是没有他的道理:一方面是政府对于反腐的决心和意志;另一方面是给群众一个交代:政府永远站在群众的身后为群众撑腰。让群众看到随着社会的进步社会风气也会随着越变越好,让群众对国家充满信心。而且《人民的名义》中“反腐倡廉”的存在是基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具有浓厚的民意基础。广大的国民深深地痛恨腐败现象的发生,进而会大力支持反腐工作的进行,《人民的名义》道出了观众积压在心底的声音。刚刚播出就取得了全国收视率排榜第一,说明了政府进行“反腐倡廉”和民意、顺党心,并且有着坚实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政治基础。用心去创作每一个剧本,用心去拍摄每一部电视剧,只要是用心去做每一件事情最后的结果肯定不会太差。所以中国的电视剧应该基于观众口味,结合历史背景制作出经典作品。

参考文献:

[1]杨培伦;反腐剧《人民的名义》艺术特色分析[J];2016年09期

[2]吴泽林;《人民的名义》热播引爆舆论,各大媒体报道汇总[J];2017年04期

[3]胡炎哲;为何《人民的名义》能冲上9分成为国民现象级剧[J];2017年06期

[4]许佳佳;《人民的名义》电视剧观后感[J];2017年06期endprint

猜你喜欢

人民的名义历史背景反腐
曲阜汉魏碑刻馆藏《张猛龙碑》探究
《人民的名义》
周梅森的政治小说新作《人民的名义》
浅析公务员心理成长与健康建设的反腐意义
湘鄂赣苏区红色革命歌曲的历史背景研究
浅析民国时期“宛西自治”的历史背景
中国经济不存在“东北化”可能
反腐报道娱乐化之忧
官员勿被“权力”扭曲心理绑架
烛武退兵逞辩舌 弱国终究无外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