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课程教学语境下的文本细读

2018-02-03杨帆��

考试周刊 2017年95期
关键词:孙绍振钱理群韩军

杨帆��

摘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文本解读既是语文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的前提,也是学生必须要掌握的学习要求。而文本细读则是解读文本的再细化原则及方法,同时也是一种分析的能力。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文本都适合进行细读,以语文课程情景下的文本为例,也不是全部适合细读,议论、说明、应用类的文本就不适合细读。所以我们限定这里所说的“文本”特指文学文本。把文本细读的方法引入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把它作为一种阅读方法,可以使师生以多元的姿态走进文本理解文本语言,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语文;教学;课程

一、 现阶段语文课程教学语境下文本解读所存在的问题

在当前中学语文教学文本解读的进程中,依然存在解读观念政治化、解读套路化以及解读思维一元化等问题。大部分人仍旧停留在“欣赏”层面,无论是理论还是方法上都处于一个模糊的状态,不管是学生还是教师,常常是只能感受到文本的美,却说不出其中的价值。

(一) 解读观念政治化

文本解读观念政治化是指教师们习惯于用政治的眼光来对待文本,以当前主流价值观来解读作品。以中学课文《我的叔叔于勒》为例,以阶级立场来进行解读,把人性中势利与金钱至上的成分全归结于资本主义的弊端,便是限于观念过于政治化的观念上。针对这类课文,除了从社会、政治的角度进行解读外,应允许教师和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思想认识,进行个性化的解读,不要让语文课成为政治宣传课,正是这些问题让学生们厌烦本应有人情味文化味的语文课。

(二) 文本解读套路化

对于传统语文教育,它使教育双方都用同一个模式思维、同一套语言来生搬硬套,这样长此以往使得在这种习惯下教育而成的学生只会说空话套话。对文本的解读往往都是一模一样的答案,而缺少了本应具备的多样性。以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为例,不论是学生还是老师都解读为:在特定历史环境下,知识分子表现出的彷惶与软弱,这种解读过于形式化,导致这种问题的原因在于人们忽略了对文本中的部分内容的关注,造成对文本的解读出现误差。以文章的第一句话为例,“这几天颇不宁静”,人们更多地关注“颇不宁静”,而忽略了“这几天”,如果文章的主旨真是指向政治苦闷,那么就不应该写这几天,而是应该根据大屠杀与写作时间之间的这段时间差,写成“这几个月里颇不平静”。通过仔细研读文本内容,能够使人从情感、态度上有所收获,而不再仅仅停留在“作者忧国忧民”这种套路化的解读上,能够对文本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

(三) 文本解读一元化

文本解读一元化,主要指教师形成思维定式,针对不同形式的文本,按照固定的文本解读模式进行解读。以《我的叔叔于勒》为例,通常教师都解读为“批判资产阶级的虚荣与金钱至上”。而讲到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也就只有一种政治功利价值的思路。其实,不同教师和学生都有自己各自不同的人生阅历,知识的积累和喜好有所不同,对于同一事物的看法可能存在差异,甚至是相反,从这个角度来说,文本不应只有一种解读模式,也不应只有一种正确的解读内容,一元化只会禁锢学生与教师的思想,无法真正意义上理解教学中的文本内涵。

二、 名家微观文本解读概述

很多学者名家都致力于中学语文教育,他们认为高校从事这方面研究的学者不应脱离教学实践,而是应从空洞的理论研究中投入到语文教学实践中去,解决语文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升语文教学的质量。这些学者名家看到了当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将研究成果应用到语文教学中,并身体力行地为教师进行示范解读,为教师解读教材提供了新角度、新方向,具有極高的借鉴作用。在众多学者当中,孙绍振、钱理群两位学者长期关注中学语文教育,从自身专业出发,对中学语文教材的文本解读提供了诸多理论方法和建议。因此,通过对其二人文本解读观的研究进行梳理,概括其文本解读的要点,从而形成文本解读的方法与策略。有了学者的理论概述再结合一线教师韩军在实际教学中对于文本细读方法的运用,为我们从事语文文本的解读提供优秀的解读方法与借鉴。

(一) 孙绍振文本解读概述

从《文学性讲演录》到《名作细读》,孙绍振先生将其理论重心集中于文本的细读。细读则强调方法,而还原法就是孙先生文学理论中最重要的一个文本解读方法,它强调阅读与欣赏要从研究矛盾入手。“所谓分析就是要把原本统一的对象加以剖析,根本就不应该从统一性出发,而是应该从差异性,或者矛盾性出发”。孙绍振先生的还原法核心是将文本中表现的事物恢复到它本来的样子,把它的原生状态“还原”出来,从而揭示事物的矛盾。

以《文学性讲演录》中提到的武松打虎为例,打虎的过程是假定的,而武松从喝醉到上山再到打虎的心理过程却是真实的,他从开始的不相信他人到为面子所累,再到上山时的麻痹大意,以及遇到老虎时的惊慌失措,这英雄的业绩是超人的,但他的心理活动过程却完全是凡人的。孙绍振先生在这里用还原法既还原了自然情况下打虎的真实场景,真实体现武松这一人物的个性,从而使我们深刻理解了武松打虎文本中的真实成分和虚构成分。因此孙绍振先生强调:“艺术允许是假定的,不一定真实。有假定,有想象,才有魅力,才能动人。”所以艺术不一定是真实的,真中有假,假中有真。如果我们不懂假定性,硬是说着打虎的过程不真实,那我们一定也就不懂艺术。除了对故事场景以及人物性格的还原外,物象的形态功能,人物的情感状态同样也可以通过还原法来进行文本的解读。这个方法既容易运用又行之有效,不论是在文本学习、教学中,都有很大的借鉴作用。

(二) 钱理群文本解读概述

钱理群先生是著名的文学研究专家,他曾经为《语文学习》中的“名作重读”栏目撰写文章,并在专栏中发表文章,研究和解读中学语文教材中的经典文本,为青年语文教师提供了大量的阅读教学的范例,对教师开展阅读教学具有较高的指导作用。与孙绍振不同,钱理群没有系统地提出自己解读文本的方法,但是通过他的解读,我们可以发现一些规律和线索,对于我们进行阅读教学大有裨益。通过借鉴和学习不同学者的解读,可以给我们提供更多的参考范例。endprint

1. 钱理群先生注重解读中的知人论世

知人论世,是我国传统文学中较为常见的批评方法,也是我们解读作品时最为常用的解读方法之一,这种方法主要是文学作品与作者的人生经历联系起来,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作品产生的原因以及作者所表达的深刻含义。知人论世的使用并不局限于作者的人生经历和所处的时代背景,也应将作者的思想变化历程统一结合起来,从而探索文本的思想与时代文化内涵。以鲁迅笔下的祥林嫂为例,她的命运充满了一次次的希望和绝望的轮回,这种“希望——绝望——希望”的模式,其创作来源和灵感不仅与鲁迅的创作才华有关,还与作者的人生经历有着密切的联系,鲁迅的家庭中道没落,逐渐体会到世态炎凉、人情冷暖,在日本留学期间,鲁迅接触到西方文化,使鲁迅又燃起新的希望,受父亲重病未能得到很好的医治的影响,鲁迅想用医学来救治中国,但是在异乡求学时,他通过日俄战争片,深受刺激,认为国人麻木的状态是无法通过医药来拯救的,这将他再次推入绝望。为了寻求出路,鲁迅放弃医学投向文学,企图通过文学拯救国民精神。鲁迅本人的生命历程就如同写祥林嫂的波折一般。因此,将鲁迅的思想变化与作品相结合,会便于我们理解鲁迅小说中的精神内涵。

2. 钱理群先生注重解读中还原真实文本内容

为了便于学生更好地接受,教材在文本的选择上进行适当的删减,从而保障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师对节选的教材文本进行解读会产生一些观点,而将节选的教材文本放置于完整的文本中,可能会产生一些新的观点和看法,例如,钱理群在分析《装在套子里的人》时,通过将教材节选中的删减内容进行还原,原文中,小说包含了两个部分,一是教材的内容,也就是別里科夫的故事;二是这个故事之前的情景描述和之后的感受。从文本整体结构上看,钱理群认为完整结构的小说强调了关键词“套子”,在小说中,别里科夫是“套中人”,而从整个故事结构来看,别里科夫的故事所处的状态也是套中的,这样的独具匠心的文本结构从根本上来说,还是为了突出为文本服务的,钱理群从文本整体结构分析教材文本,有助于加强读者对教材文本的理解深度。

3. 钱理群先生格外注重标题的重要性

标题是一篇文本的核心,能够全面反映文本的核心内容,起到画龙点睛、提纲挈领的作用,但在解读文本时,我们过度注重文本的内容,而对于标题的重视程度不足,未能很好地领会和理解作者的思想。钱理群认为解读文本首先要从解读标题开始,以标题的角度去解读文本,进而深入、全面地分析文章。以《最后一课》为例,在钱理群的解读文章《〈最后一课〉释题》中,他将这篇小说的完整标题作为切入口,小说的正标题是“最后一课”,副标题是“阿尔萨斯省一个小孩的自叙”。钱理群认为虽然教材当中只用了正标题,但是两个标题都有特殊的含义。首先,最后一课上的是法文课,法文是民族语言,以法文教学作为最后一课具有特殊的含义,契合当时的历史背景,牵动着教师、家长的心,与民族和国家的命运密切相关,激发出悲烈而复杂的爱国情感;其次,副标题“阿尔萨斯省一个小孩的自叙”,则说明作者采用的是叙述的视角,以小孩的角度去看待和思考,展现孩子的心理过程,充分表现出年轻一代的精神成长过程,使小说的情节富有深度。通过解读标题,有助于深刻领会作者的思想,提高文本解读水平,因此分析小说文本我们应首先从题目入手进行解读。

(三) 韩军文本解读概述

作为身处教育工作一线的教师来说,韩军老师对于文本细读的方法阐释更具体,也更易操作,从具体解读实践来分析,韩军老师主要从文本的语言、细节方面入手,通过研读解读文本。

1. 从文本语言入手

文本中的语言大致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词语本身的客观意义,二是作者赋予词语独特的主观意义。这些词语与作者的主观思想情感等融合在一起,形成新的意义构成,往往就是理解文本的关键。例如韩军老师在解读鲁迅的《药》这篇小说时,对文中出现的颜色词语进行了格外关注。例如文中出现较多的“黑”和“白”。如华老栓的眼眶围着一圈“黑”线;华大妈也是“黑”着眼眶,但她半年后头发却“白”了很多。夏四奶奶脸上惨“白”,头发半“白”。通过老师与学生的讨论,认为“黑”和“白”这两个字,是痛苦、凄凉的象征。对于文中这两个字,很多人往往会把它们忽略掉,没有想到更深层次的意义。

2. 从文本的细节入手

这里又涉及到了孙绍振的微观理论,尤其涉及到比较法和还原法这两种可操作性的方法。但他认为比较法和还原法依旧是较低层次的方法,最高层次的是分析的方法。“所谓分析就是要把原本统一的对象加以剖析,根本就不应该从统一性出发,而是应该从差异性,或者矛盾性出发”。矛盾在文本中向来是隐性的,我们要把原本看来是统一的地方,分化出不同的成分来,也就可以发现其中隐藏的写作意图。韩军老师在《大堰河,我的保姆》这一篇课文中,要求学生从“我做了生我的父母家里的新客了”这句话中找出两个字,既是名词性的字,而且是对立的、矛盾的两个字。学生很快就找出了分别是“家”和“客”。这里也就产生了矛盾,艾青怎么会在自己父母的家里反倒成了新客了呢?在自己的家里自己应该是家的主人,而不是客,更不可能是“新客”。这也就引出艾青并不认为父母的家就是自己的家。正是艾青对父母的家没有感情,所以他用“家”和“客”这两个矛盾的字来表达他自己回到父母家(本来该是自己的家)时的真实感受。韩军老师在教学时正是敏锐地发现了这对矛盾,让学生发现“家”与“客”这对矛盾的深层次内涵。

三、 总结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一方面是教师的细读,一方面也是学生的细读。教师细读先行,以教师的细读引领学生的细读,从而用教师的细读体验来唤醒学生的细读体验。从老师到学生,细读的影响既是潜移默化的又是逐步加深的。因此,如何引导学生走进教师的细读,通过学生的细读实践,让学生自己也学会细读文本,应该是我们最急需解决的问题。通过前人对于文本细读的方法进行总结,既是一种学习借鉴,又是对我们的文本解读提出的行动要求。

参考文献:

[1]孙绍振.孙绍振如是解读作品[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3).

[2]杨娟.文本细读在高中小说阅读教学中的运用[J].语文月刊,2014,(5).

[3]黄沼锋.立足于文本细读的阅读教学[J].文学教育,2013,(11).

[4]韩军.韩军与新语文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5]孙绍振.文学性讲演录[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5).

[6]孙绍振.名作细读[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6).

[7]钱理群.名作重读[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6,(7).

作者简介:

杨帆,重庆市,重庆师范大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孙绍振钱理群韩军
Recent advances in two-dimensional layered and non-layered materials hybrid heterostructures
钱理群:“专改错别字的教授”
钱理群
借《解读语文》微观解读不可无“我”的《祝福》
Based on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enterprise innovation culture research
好课堂让人思绪万千——基于韩军老师《老王》课堂教学的深度思考
孙绍振“激进”语文改革论的策略性意义
钱理群“告别教育”
钱理群告别教育
论孙绍振先生的文本细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