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疗愈景观空间设计理论研究

2018-02-01孙晓红刘婷戴晓昀李青青郭书琪

中华建设科技 2017年12期
关键词:空间营造

孙晓红+刘婷+戴晓昀+李青青+郭书琪

【摘 要】作为一门融心理学、建筑学、人体工程学、美学等一体的学科门类,景观设计发展至今已成为人们感知、体验、与外界产生联系的重要平台,人们对景观营造空间的心理暗示作用和经管的可参与性、娱乐休闲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本论文基于此点,充分说明感知与心理在当今景观设计中的不可忽视的重要性,并提出成功的景观设计应本着“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体现景观与人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

【关键词】疗愈景观;感知与心理;空间营造

Study on Spatial Design Theory of Healing Landscape

Sun Xiao-hong,Liu Ting,Dai Xiao-jun,Li Qing-qing,Guo Shu-qi

(Shandong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Jinan Shandong 250101)

【Abstract】As a subject discipline integrating psychology, architecture, ergonomics and aesthetics, the development of landscape design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latform for people to perceive, experience and contact with the outside world. People have a psychological implication on landscape creating space and Manageability can be participatory, recreational and recreational requirements are also getting higher and higher. Based on this point, this thesis fully expounds the importance of perception and psychology in today's landscape design and points out that successful landscape design should follow the design concept of "people-oriented" and embody the interdependence between landscape and people.

【Key words】Healing landscape;Perception and psychology;Space to create

1. 引言

人不可能脱离特定环境而孤立,抽象的存在,总是生活在与之发生关系的周遭环境中。景观作为联系人与环境的媒介,让人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文章阐述景观不仅作为美化环境附属品的定义,而且笔者通过对疗愈景观空间环境的研究,将景观与疗愈相结合,增加人们对健康与景观环境关系的了解,使人们重新审视景观的价值。

2. 疗愈景观相关概念

疗愈景观就是运用景观环境因素,创建能保持并促进健康的环境,使用者和

景观相互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身体与精神上的痛苦,提高人体机能,减轻使用者的压力,促进身心健康,增强体质,提高舒适感和人整体的健康感;也可以理解为根据不同人的需要有意识的将自然景观或人文景观中有益的元素挥发出来,设计成为景观环境。

3. 疗愈景观空间设计干预途径

3.1 情感疗愈空间。

景观强有力地以明显抑或潜意识的方式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环境,在我们的记忆上留下痕迹,我们参与景观就会引发内在情感。景观激励、平复、愉悦或者帮助我们疗愈伤痛。人们对景观产生“地点感知”,这种感知帮助人们定义周围环境。

3.1.1 文化景观空间。

(1)满足大众的文化需要,提高大众的参与意识,营造大众化的景观,是现代景观文化性的表现。中国人以含蓄内向的性格著称,喜欢借景抒情、借物言志, 用象征的手法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祝福,对人生理想的寄托与感悟。景观 设计中的隐喻是中国人文思想的意向载体,充分体现中国式的精神,智慧和意境。

(2)“景观设计中蕴涵的隐喻”是通过景观构成元素,表达人的精神、情感态度或某种认知关系的一种表现手法。景观设计中的隐喻基本取决于人心理、生理的交互作用,而更高层次上的隐喻则依赖于某种文化背景。这种隐喻的设计艺术贵 在变化莫测,留给人无限遐想,满足不同大众的心里需要,这都基于中国深厚的传统文化孕育,使整个场所从精神层面中得到审美和心理上的人文关怀。

3.1.2 城市记忆空间。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城市文脉和城市记忆,并传承着这个城市的故事。罗西说:“城市是人们集体记忆的场所。”记忆的艺术魅力在于记忆使城市由瞬间变为永恒,從有限扩展为无限。城市本身就是人们的集体记忆,而且城市和记忆一样,与物体和场所相联。本论文中所说的记忆空间则是站在城市的角度,不是以某一建筑物为标准,而是站在更高的层次来进行分析,是一种比较开敞的外部空间。芦原义信对外部空间的概念作了这样的定义:外部空间是从在自然当中限定自然开始的。外部空间是从自然当中由框框所划定的空间,与无限延展的自然是不同的。外部空间是由人创造的有目的的外部环境,是比自然更有意义的空间。开敞型记忆空间的设计有利于加强人们的场所认同感,使得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有一个共同回忆的背景调动人们的参与性,增加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往活动。

3.2 自然疗愈空间。

现如今,城市环境变得拥挤、嘈杂,人们生活面临着视觉与听觉上的干扰,并且要忍受长时间且不受欢迎的社交活动,这样的生活方式会导致人们陷入一种状态,心理学家称之为“注意力疲劳”,在这种条件下,人们容易烦躁不安,增大精神压力,并且对他们所处环境缺乏清晰的认识,长期下来将会对个人和社会造成很多不良影响。环境心理学家推测,通过自然环境使人恢复注意力是改善心理功能的重要手段,这一切都源于人与自然的接触。由于人们对自然景观的理解力是与生俱来且毫不费力的,因此自然景观可以改善人的精神状态及恢复人的认知功能,多接触自然有利于人的心理健康的恢复、缓解压力、改善身心健康和提升社交能力。endprint

3.2.1 冥想空间。

以冥想为目的的疗愈空间景观设计将重点放在了营造景观的私密性上,唤醒和思考是此类景观作品设计的出发点。景观空间私密性不是简单的等同于一个人独自待一会,或是远离公众的实现。环境心理学家认为:私密性不仅包括与空间有关的对社会交流的管理和组织,也包括与空间关系不大的个人信息的管理和组织。私密性是一个能动的过程,以此来改变人与人的接近程度。其特点包括以下几点:

(1)界限調整。美国学者欧·奥尔特曼提出了“界限调整”的理论,其涵盖私密性、领域性和个人空间的研究,并为景观设计提供了参考和理论依据。在此理论中,私密性控制就像一扇可以向两个方向开启的门,可以对外来者开放,也可以只对自己开放或封闭,可以根据主观意识作出决定。

(2)行为机制。私密性的行为机制包括语言行为、非语言行为和文化习惯等。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它们其中存在着明确的关系,人在某种空间内表达出的情绪或产生的心理,可以看成是行为机制中的某种未能发挥作用的状态。

(3)满意度。用辩证的眼光看,人之所以进入私密性的空间,一定考量着对内或对外的某种满意度。早期的心理学家认为影响满意度的是人的性格和性别,事实上后来的研究发现,这与位于某种环境中的认同感和自我控制有着紧密联系。

3.2.2 感官空间。

(1)在景观空间中,我们所设计的任何形态都是会给人感知体验的——或“观赏”或“体验”。在感知过程中,人们主要依靠各种感觉器官去参与到景观空间中。景观感知的动态是指景观空间中景观元素的不断变化,晨昏变化、四时更替、落花流水等。

(2)人以五感与心灵感知来感受外在环境的信息与压力,人的感觉被压抑就会失去信息的来源,也就会让人失去决策的判断力,设计的手法有助于减轻来自五感的压力。有研究者认为,当景观的美学特征与人的性格特点一致时,人往往感到愉悦,反之则体验到负面的情感。景观感知,是大脑对外部环境的感觉信息进行组织、解释,从而形成对事物整体认识的过程。人们的景观感知依赖于直接作用于感官的那些环境刺激物。人的眼睛可以接触和感知外在的世界,包括眼睛在内的其它感官都可以拓展人们对事物感知的范围。

4. 结语:现代人的健康问题已经日益突出,并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而如何疏解精神压力保持身心健康正是各学科热烈探讨与研究的话题。“人起源于自然,是自然的一部分,必须经常置身于自然之中,才能获得生命活力”,而景观是城市居民在城市内可以接触到自然的唯一途径,景观的生态及健康效益就显得尤其重要,更多关于疗愈景观的研究是必要的。将研究理论运用到景观设计和改造中去,以缓解人们的生活压力,改善人们的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 Kuo,F.2010.Parks and other grenn environments:Essential components of a healthy human habitat.National Recreation and Park Asociation,Research Series(2010).

[2] 葛坚,赵秀敏,石坚韧.城市景观中的声景解析与设计[J].浙江大学学报,2004(8):76~78.

[3] 孙晶晶.注重精神感知的疗愈景观环境设计[J].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2013,(5):29~33.endprint

猜你喜欢

空间营造
湖南传统村落公共空间营造与分析
现代景观设计中植物空间的营造
园林意境在现代民居设计中的应用
园林植物空间营造探讨
园林植物景观空间营造初探
装饰雕塑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镜与境
人文主义影响下的丢勒
杨德昌电影视听语言的空间营造
关于现代绿色办公——空间营造与环境优化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