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的童话主题学习探究

2018-01-31王婷

内蒙古教育·综合版 2018年12期
关键词:丑小鸭小鸭子童话

王婷

“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审美鉴赏与创造”是学生语文素养的核心要素。“为核心素养而教”不应成为一个口号,它应融入我们的教育生命里,幻化在课堂的每一处细節中。

《丑小鸭》的故事情节家喻户晓,但其中蕴含的深意,历经百年,仍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那么,作为教者,我们又该如何借助这样的童话文本开展“语文主题学习”实验,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呢?或许,我们可以从语文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来进行思考。

一、在品词读文中建构语言

语文课程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在教学中,我结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抓住文中关键词,引导学生建构语言、理解文意,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使语言文字训练落到了实处。

(一)叠词训练,以“丑”开篇

《丑小鸭》一课的教学是从“丑”开始的。以“丑小鸭到底丑在哪里?”引出文中描写丑小鸭外貌的句子——“他的毛灰灰的,嘴巴大大的,身子瘦瘦的,大家都叫他‘丑小鸭”。学生读完后进行仿说练习——“他的(  )的,(  )的,(  )的,大家都叫他(  )。”此类语言训练的意义有二:一是让学生学会抓住事物三个最主要的特征来描述事物的外形特点;二是通过不着痕迹地渗透叠词用法,为后文的语言训练做好铺垫。

(二)选词入图,理解文意

品味语言,从词语开始。“欺负、讨厌、孤单、讥笑、羡慕、冻僵、漂亮”是从课文三至五自然段中提取的七个关键词。在这七个关键词中,我们看到了丑小鸭经历的磨难、蜕变与新生。但如果逐段讲解,不仅耗时费力,还必然将童话的美感消磨殆尽。我通过“送词入图”的方法,让学生主动建立起词语与故事主题图之间的联系——

“你觉得这些词分别应该放入哪些图片里?为什么应该放进这张图片里呢?”这一问题的提出,充分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学生开始兴致勃勃地在主题图中、在文本中找寻蛛丝马迹,并用自己的发现来佐证自己的观点。

在此过程中,抓住“讥笑”“羡慕”两个关键词,进行想象说话。“如果你是小鸟,你会怎样讥笑丑小鸭?”通过角色互换,理解“讥笑”的含义,体会丑小鸭的艰辛。以“如果你是丑小鸭,望着那洁白美丽的天鹅,你在想什么?”引导学生化身丑小鸭,想象说话,理解“羡慕”的含义。

这样的设计,突破长文耗时、逐段讲解的藩篱,结合低年段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将文章语言与情境有机融合,以关键词为突破口,在品词读文的过程中积累语言、培养语感。与此同时,极大地提升了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这也是“语文主题学习”的着力点,使语文教学走向简洁、高效。

二、在语言活动中发展思维

“语文主题学习”的意义之一在于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辨,通过主题学习培养学生敏捷的思维、开阔的眼界,将语文学习活动往深度的高阶思维发展。《丑小鸭》一课的教学,学生在语言活动中的思维发展是无处不在的。

(一)图片排序,激活思维

杂乱排列的图片引发了学生的思维活动——怎样给这些图片排出正确的顺序?

在为图片排序的过程中,学生既厘清了故事脉络,又潜意识关注了童话故事各个事件之间的逻辑联系。

“你为什么这样排序?有什么诀窍吗?”这一问题,更是引导学生的思维走向深刻。其一,关注文本内容,图文结合,才能做出正确判断;其二,关注图片细节,图片左下角的“夏天”“秋天”“冬天”“来年春天”,成为这个故事的发展线索,季节的变化不正是这些画面徐徐展开的时间轴吗?

(二)理解词语,发展思维

在理解“羡慕”一词时,以“你羡慕谁?为什么?”这一问题为学生创设语言活动的空间——有的孩子羡慕成绩优异的同学,有的孩子羡慕唱歌好听的同学,还有的孩子表示“谁也不羡慕”,原因是“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应该学最好的别人,做最好的自己。二年级的孩子对人生能有这样的理解,这是多么令人欣喜!而当学生带着对词语的深入理解,再来朗读文本的时候,情感会更加真挚,体验也必然更加深刻。

三、在字理识字中理解文化

在教学中,我们通过展现汉字的演变规律,使原本枯燥单调的识字教学变得生动而有趣,与此同时,也使学生感受到了汉字文化的博大精深。

《丑小鸭》一课,重点识记、书写“冰”字。金文中,“冰”字这样写——,就像浮在水面上的两块冰块。经过字形演变,在小篆中,“冰”字这样写——,左边的,是两个冰晶的形状,右边是“水”。《说文解字》中说:“冰,水坚也。”到了汉时,由篆书的圆转字形变为隶书的方正字形,的两朵冰晶变为了两点水——“冫”,才演变成为现在的“冰”字。因此,两点水的字多和寒冷有关。而在“天越来越冷,湖面结了厚厚的冰,丑小鸭趴在冰上冻僵了”这一句中,竟有四个两点水的字——“冷”“冻”和两个“冰”,刺骨的感觉袭来,孩子们带着这样的情感体验再来读文的时候,冰冷绝境之中的孤独、寒冷、绝望,让孩子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对丑小鸭的境遇感同身受,也为之后的转换角色、想象补白做好了情感铺垫。

通过字理识字,追根溯源,学生不仅对汉字的音、形、义有了更清晰的理解,更以此为突破口,对文本所蕴含的情感有了更深刻的体悟。

四、在放飞想象中升华情感

在童话教学中,当我们的问题设置具有足够的开放性时,才能促使学生的思维由闭合走向发散,才能在课堂上看到学生个性的张扬,感受到他们思维的力量。

(一)想象补白,升华情感

安徒生的《丑小鸭》改编入课本的时候,编者把原文中的对话几乎都删掉了,这也给二年级的孩子们留下了极大的想象空间。尤其是丑小鸭在冰天雪地里走投无路冻僵的时候,他会想什么?他想说什么吗?对这个空间的补白,是语言文字训练的过程,也是学生化身丑小鸭、获得不一样的生命体验的过程。

学生补白写话时,基本有三类表达对象——曾经欺负过自己的哥哥姐姐、小鸟,帮助自己的农夫,以及自己:想对曾经欺负过自己的哥哥姐姐和小鸟说,心中没有怨恨,只希望能得到他们的接纳和亲人的爱;想对帮助自己的农夫表达谢意;想对自己说,困境中要坚强,要心存希望……在练笔的过程中,将语用与人文双主题交织推进,既发展了语言,又升华了情感。

(二)大胆创编,培养审美情感

在尊重学生个性化阅读体验的基础上进行主题学习材料的选择与建构,借由学习材料挖掘语言文字训练点,丰厚学生的认知,培养语文能力、提升语文素养,这是“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的应有之义。拓展阅读“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中《小鸭子回家》一文时,通过挖掘文本的留白之处,激发学生口语表达的兴趣,引发了学生的深层思考。

《小鸭子回家》讲述的是一只在森林里迷路的小鸭子,因为得到了好朋友蜜蜂、萤火虫和月亮的帮助,找到了家的故事。故事本身很简单,學生一读就懂。那么,小小的童话,怎么读出自己的独特体验,读出不一样的美感来呢?“还有谁会送小鸭子回家?他们会说什么?”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们把森林里的小动物都找出来了,并用“走啊,走啊,(  )。(  )说:‘别怕,别怕,(  )”这样的句式练习说话。不仅让学生想象出谁送小鸭子回家,还想象出他是怎么送的——

“犀牛说:‘别怕,别怕,让我送你回家,谁要是敢欺负你,我就用我的角顶他。”

“大雁说:‘别怕,别怕,我有翅膀,还会分辨东、南、西、北,让我飞到天空找找你的家。”

“熊猫说:‘别怕,别怕,你的家一定在有竹子、有溪水的地方,让我闻着竹子的香味帮你找到家。”

……

大森林里充满着友爱、互助的脉脉温情。童话把孩子们带入了一个神奇的想象世界,这是虚幻的故事、虚幻的世界,而正是在这样的虚幻之中,我们感受到了童心的纯真与美好。

童话是美好的,童年是美好的,小小的童话就应该美美地读,小小的童话就应该美美地编。这种大胆想象的氛围需要教者用心创设,这种美好纯真的情感需要教者悉心呵护。当我们在“语文主题学习”课堂教学中渗透“语文核心素养”理念,重视阅读方法指导,为学生创造广阔的空间组织建构语言,用孩子喜欢的方式,领着孩子读童话、编童话,还童话以新奇有趣的本来面目的时候,学生的语文思维、语文能力便能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切实有效的发展。

猜你喜欢

丑小鸭小鸭子童话
丑小鸭的蜕变
开心的呼噜噜
什么是玩呢
《丑小鸭》续编
灰灰鼠要娶丑小鸭
表扬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