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草莓灰霉病的无公害防治及科学管理技术

2018-01-31缪松涛

农民致富之友 2017年12期
关键词:灰霉病保护地侵染

缪松涛

引言

草莓作为春季常见水果,营养丰富,深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灰霉病为草莓的主要病害,分布广泛,发生普遍。本文介绍了草莓灰霉病的症状、发病特点以及科学管理与无公害防治技术。

草莓,多年生草本,高10-40厘米。茎低于叶或近相等,密被开展黄色柔毛。叶三出,小叶具短柄,质地较厚,倒卵形或菱形,上面深绿色,几无毛,下面淡白绿色,疏生毛,沿脉较密;叶柄密被开展黄色柔毛。聚伞花序,花序下面具一短柄的小叶;花两性;萼片卵形,比副萼片稍长;花瓣白色,近圆形或倒卵椭圆形。聚合果大,宿存萼片直立,紧贴于果实;瘦果尖卵形,光滑。花期4-5月,果期6-7月。草莓营养价值丰富,被誉为是“水果皇后”。草莓含有多种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c含量非常丰富,每100克草莓中就含有维生素C60毫克;草莓中所含的胡萝卜素是合成维生素A的重要物质,具有明目养肝作用;草莓还含有果胶和丰富的膳食纤维,可以帮助消化,草莓除了预防坏血病,草莓对预防动脉硬化和冠心病有很好的效果。草莓是鞣酸含量丰富的植物,体内可以吸收和防止致癌化学物质的吸收,具有抗癌作用;草莓中含有天冬氨酸,可以自然平和的清除体内的重金属离子。作为春季常见水果,深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本地已多有种植,主要分布在盘城街道、永宁街道、江浦街道等。

灰霉病为草莓的主要病害,分布广泛,发生普遍。北方主要在保护地内发生,南方露地亦可发病,以冬春季发生最普遍。一般发病率20%-40%,产量损失8%-20%,严重时病株达80%以上,损失达50%以上,最重可达100%。本地草莓种植多以大棚种植为主,由于季节因素和管理水平等问题,本地灰霉病发病率尤为突出。

1草莓灰霉病症状

主要为害花、叶和果实,也侵害叶片和叶柄。发病多从花期开始,病原菌最初侵染了花或较弱的部分侵染,导致花呈浅褐色坏死和腐烂,形成灰白色的霉菌层。叶多从基部老黄叶边缘侵入,形成“v”字形黄褐色斑,或沿花瓣掉落的部位侵染,形成近圆形坏死斑,其上有不甚明显的轮纹,上生较稀疏灰霉。叶子从基部的老黄叶边缘侵入,形成“v”形的黄色斑点,或沿着花瓣凋落的部位感染,形成近圆形的坏死斑,其上有不明显的轮纹,更稀疏的灰霉病。果实染病多从残留的花瓣或靠近或接触地面的部位开始,也可从早期与病残组织接触的部位侵入,初呈水渍状灰褐色坏死,随后颜色变深,果實腐烂,表面产生浓密的灰色霉层。叶柄发病,呈浅褐色坏死、干缩,其上产生稀疏灰霉。

2草莓灰霉病发病特点

此病由真菌半知菌亚门灰葡萄孢菌侵染所致。病菌以菌丝、菌核或分生孢子在病残体上或土壤中越冬和越夏。在环境条件适宜时分生孢子借风雨及农事操作传播蔓延,发病部位产生新的分生孢子,重复侵染,加重危害。病菌喜温暖潮湿的环境,发病最适气候条件为温度18~25℃,相对湿度90%以上。本地草莓灰霉病的发病盛期在2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及11~12月。草莓发病敏感生育期为开花座果期至采收期,发病潜育期为7~15天。保护地栽培比露地栽培的草莓发病早且重。阴雨连绵、灌水过多、地膜上积水、畦面覆盖稻草、种植密度过大、生长过于繁茂等条件下,易导致草莓灰霉病严重发生。

3草莓灰霉病本地用药分析

通过2016年、2017年连续两年对本地草莓种植户30家的采样检测分析,30个草莓样品中百菌清有8家检出,腐霉利有28家检出。可以看出本地对灰霉病的防治主要以腐霉利、百菌清为主。在GB2763-2016《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中腐霉利最大残留限量为10mg/kg、百菌清最大残留限量为0.5mg/kg,我区农产品检测中心对30份草莓样品所检出腐霉利最大检出量为5.62 mg/kg、百菌清最大检出量为0.39 mg/kg,虽都在限量范围内,但为了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仍然需要引起足够重视。

4草莓灰霉病的科学管理及无公害防治措施

4.1选用生物农药进行有效防治。将生物农药奥力克一霉止按300-500倍液稀释,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喷雾,每5-7天喷药1次,喷药次数视病情而定。病情严重时,按奥力克一霉止300倍液稀释,3天喷施一次。或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用3亿CFU/克哈茨木霉菌叶部型300倍液进行喷雾,每7天一次。施药避开高温时间段,最佳施药温度为20℃-30℃。重要防治时期:开花期和果实膨大期。

4.2应用抗病杂交品种。推广应用果型大、抗病、产量高的宝交早生、丰香、丽江、明宝等优良品种。

4.3茬口轮作。发病重的地块,提倡与水生蔬菜或禾本科作物轮作2~3年,以减少田间病菌来源。

4.4加强田间管理。提倡深沟高畦、地膜栽培、合理密植。保护田栽培适时通风换气,晴天适当增加开棚通风换气时间,阴天也应适当短时间开棚换气,降低空气湿度,并经常注意疏通棚四周沟系,防止雨后积水和降低地下水位,棚内浇水施肥要小水少肥勤浇,控制湿度,防止大水大肥引发病害。

4.5大棚栽培的可在夏季休闲期,棚内灌水,地面盖上地膜,闭棚几日,利用高温灭菌。地膜覆盖栽培,可防治土中病菌危害地上部植株。

4.6发现病叶及时摘除,避免或减少越冬菌源,拉秧后彻底清除病残落叶及残体。

对保护地、田间做好通风降湿,保护地减少或避免叶面结露。

4.7不偏施氮肥,增施磷、钾肥,培育壮苗,以提高植株自身的抗病力。适量灌水,阴雨天或下午不宜浇水,预防冻害。

(作者单位:211800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农产品检验检测中心)endprint

猜你喜欢

灰霉病保护地侵染
揭示水霉菌繁殖和侵染过程
番茄灰霉病巧防治
全国自然保护地大检查6月启动
芸薹根肿菌侵染过程及影响因子研究
甘蓝根肿病菌休眠孢子的生物学特性及侵染寄主的显微观察
如何防治棚室番茄灰霉病
赤峰市保护地黄瓜主要病害的无公害治理
保护地栽培及存在问题
葡萄灰霉病的防治
烟草靶斑病(Thanatephorus cucumeris)侵染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