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辽宁韧性剪切带金矿成矿条件综述

2018-01-30张旭东

世界有色金属 2018年3期
关键词:糜棱岩金矿韧性

张旭东,亓 歌

(辽宁省核工业地质局二四二大队,辽宁 兴城 125100)

韧性剪切带是由高度应变过的岩石构成的线性地带,一般认为是一种在地壳深部普遍存在的、呈带状展布并且具强烈塑性流变和剪切应变的高应变带[1]。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至今,大量的地质工作者对韧性剪切带及其金矿床进行了多方便的研究,包括韧性剪切带金矿的地质特征,韧性剪切带对金矿体的控矿机制,金矿富集机理,成矿模式及成矿实验模拟等,从而积累了较多的文献资料,然而对于辽宁地区的韧性剪切带金矿特征的归纳并不完全,由此,本文综述省内已知与韧性剪切带相关的金矿床成矿条件,为往后的找矿工作提供些许帮助。

1 辽宁韧性剪切带研究

在辽西地区发育有两条韧性剪切带,一条为颜家沟一大营子韧性剪切带,呈NEE向,发育于内蒙地轴北缘;另一条为大巴—瓦子峪—后三角山韧性剪切带,为NNE向,发育于北镇凸起与阜新一义县盆地交界部位。王汉霞、李世涛在1988年对其做了相关报道,发现这两大韧性剪切带贯通辽西北部和东部,对整个辽西的构造格局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

这两条韧性剪切带由碎裂岩、构造片岩和糜棱岩系列组成,岩石中广泛发育有劈理、线理和次生片理。两条韧性剪切带均具有多期次、继承性活动的特点,颜家沟一大营子韧性剪切带形成于加里东期和海西期,海西期后由于断裂构造的继承性活动,剪切带不仅穿越了太古代建平群小塔子沟组、大营子组变质岩系,而且还穿越了燕山期、海西期岩体,在带内还常见NW向次级晚期脆性断裂切穿韧性剪切带;大巴—瓦子峪—后三角山韧性剪切带切穿太古宙建平群大营子组和瓦子峪组,东部和南部穿越了燕山期、海西期和阜平期花岗岩体,该带的边界为晚期脆性断裂或者晚期又活动的、继承性断裂,在剪切带内可见早期变质矿物被断裂切割,新生的重结晶矿物又充填愈合了这些断裂式裂隙的现象。

在辽宁省建平—阜新隆起之北及新金—庄河隆起之南地区发育一条太古代韧性剪切带,它们是鞍山运动强烈挤压作用的产物,呈EW—NEE向展布[2]。

2 辽宁韧性剪切带金矿

韧性剪切带对金矿的形成可有不同的功能,有的构造活动与金矿的形成同时发生,矿体严格受韧性剪切带构造控制;有的则是在原有金矿床已形成的状况下构造作用使得原矿床内的金元素迁移再富集,矿体更加集中分布,可见原有控矿构造的破坏;再有的则为金矿形成于韧性剪切带之后,金矿形成与之并无直接联系,为两期不同的地质作用[3]。

省内已知的韧性剪切型金矿床(点)主要集中发育于北镇凸起和浑北太古宙绿岩带分布区,为NNE向条带状隆起,以西为燕山期阜新—义县断陷盆地,以东为下辽河盆地。主要的矿床有:大樱桃沟金矿、排山楼金矿、双羊金矿、四道沟金矿等,金矿分布格局呈NNE向串珠状其中排山楼金矿最为典型,研究程度也较高。

排山楼金矿床位于辽西医巫闾山变质核杂岩北部,主要赋存于以斜长片麻岩为主的太古代建平群变质岩中,其南侧则多发育角闪斜长片麻岩、绢英片岩及变粒岩。

排山楼金矿床的主要控矿构造为排山楼—马家荒韧性剪切带,该构造带主要由一系列糜棱岩、超糜棱岩、碎裂的片麻岩、角闪岩及初糜棱岩等组成,走向近东西向—北东东向,倾向北,倾角30°~50°,区内还发育2条近东西向剪切带,三者近似于平行排列,西部为一条北东向剪切带。排山楼金矿体严格受排山楼—马家荒韧性剪切带控制,平面上呈弧形向南东方向突出,倾向北,倾角由浅入深渐渐变缓。排山楼金矿区热液蚀变发育在空间上明显受剪切带控制,仅发育于剪切带内部及附近,有中心向外围围岩蚀变主要为黄铁绢英岩化带、碳酸盐化带、绿帘石—黑云母—绿泥石化带三种。

矿体形成时代为126.6 Ma左右,为Zhang et al对矿床韧性剪切带黑云母经行40Ar-39Ar法测得。

大樱桃沟金矿为石英脉型,金矿体产于韧性剪切带内,含金石英脉及各种蚀变带严格受剪切带内的脆性断裂控制。矿体围岩主要为剪切带内的绢云长英质糜棱岩、白云母糜棱片岩及二云长英质超糜棱岩,为北东东向延伸,而矿脉受到不同方向的断裂的控制,其中NE向断裂含矿性最好。

由此可见,该金矿为后韧性剪切带金矿,形成时代为燕山期[4]。

双羊金矿位于北镇凸起南端,产出于天桥-瓦子峪-大巴韧性剪切带中,矿体呈层状,由石英质糜棱岩构成,矿体两侧围岩均为强糜棱岩化岩石,金矿体为近东西走向,向北倾,倾角较陡,产状较稳定,可见矿体受韧性剪切带控制作用明显,为同韧性剪切带型,形成于海西期[5]。

三个矿床的矿体产出形态,成矿时代,附矿围岩等特征均不相同,但其矿体的富集沉淀明显要受韧性剪切带的影响及控制,还表现出矿体形成晚于构造形成,矿体的赋存空间多为韧性剪切带内的脆性断裂中,围岩蚀变明显主要为绢云母化、绿泥石化、碳酸盐化等。

由此可见,该类型金矿的勘查要注重剪切带的产状及分布,以及剪切带内的蚀变特征。

3 结语

综上所述,省内的韧性剪切带金矿矿体往往严格受韧性剪切带控制,多分布在韧性剪切带的次级裂隙或后期脆性断裂中,围岩蚀变为重要的找矿标志。找矿工作中要加强在野外构造现象的识别与控制,结合蚀变发育情况而较为合理的对工作区域矿(化)体赋存情况进行推测。

[1]武贵禄,王光奇,曹福林.韧性剪切带与金矿的关系[J].吉林地质,1989(3):42 - 46.

[2]王安建,李树勋,曲亚军等著.脉状金矿地质与成因[M].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1.

[3]刘连登,姚风良,卿敏,等.中国的金矿与韧性剪切带[J].黄金科技动态,1991(3):7-12.

[4]张璟.辽西地区金矿成矿规律及成矿预测[D].吉林大学,2012.

[5]Zhang X H,Liu Q,Ma Y J,et al.Geology,fluid inclusions,isotope geochemistry,and geochronology of the Paishanlou shear zone- hosted gold deposit,North China Craton[J].Ore GeologyReviews,2005,26(3- 4):325 - 348.

猜你喜欢

糜棱岩金矿韧性
强化粮食供应链韧性
浅谈三维地质建模对找矿预测的指导意义
——以广东河台金矿田外围找矿为例
粤西河台金矿成矿构造系统简析
中国十大金矿排名
加纳Amanforom矿区Ⅲ号隐伏金矿带的发现与评价
Premier金矿公司简介
西岭金矿——中国最大单体金矿
江西省德兴市水石坞金矿区地质特征
房地产市场韧性犹存
韧性,让成长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