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川省南江县五兰沟金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浅析

2018-01-30

世界有色金属 2018年12期
关键词:光雾闪长岩花岗岩

(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113地质队,四川 泸州 646000)

1 区域地质

本区位于秦岭东西复杂构造带米仓山基底隆起东段,东邻大巴山弧,西接龙门山华夏~新华夏系,南壤川北凹陷。居于五个二级构造单元之交汇处,构造复杂,基底出露地层为前震旦系浅变质岩系,环绕基底为震旦系上统及其之上的沉积岩系。基底褶皱强烈,断裂发育。岩浆活动沿基底断裂侵入、喷出,岩石种类繁多,分布甚广,与之有关的矿产(点)星罗棋布,构成了本区成矿有利地段和有希望的找矿远景区。

(1)地层。本区地层分区为南江-旺苍分区,出露地层主要为前震旦系结晶基底变质岩,由老至新简述如下;前震旦系火地垭群麻窝子组(Ptm),为一套碳酸盐岩为主的变质地层,岩性为浅-中变质的浅海相白云质大理岩、砂板岩组成,地层厚达3180m。前震旦系火地垭群上两组(Ptsl),为一套变质火山岩、绢云板岩,夹条纹状大理岩,厚约1800m。

(2)构造。本区大地构造单元为杨子准地台龙门山~大巴山台缘汉南台拱之米仓山台穹,汉南台拱总体为一东西走向的复背斜构造,其内部构造形迹复杂,重合、叠加、派生构造皆备,与成矿作用关联的构造序次尚未全部查明,从总体看,可分为北西向、北东向两个构造体系。北西~南东向构造带:是本区主体构造。其特点是在同纬度带断续出现,被北西~南东向构造破坏,多以断裂形式出现,形成时代早受后期构造作用改造而表现复杂。部分花岗岩体展布受它的制约。

(3)岩浆岩。区域分布的岩浆岩主要有晋宁期熊家湾石英闪长岩(Pt3X)、澄江期光雾山铜厂垭钾长花岗岩(Z1Tc)。晋宁期熊家湾石英闪长岩(Pt3X):岩性为灰~浅灰色中粒黑云母石英闪长岩,粒状结构,局部发育碎裂结构,块状构造,地表风化剧烈,具球状风化[1]。澄江期光雾山铜厂垭钾长花岗岩(Z1Tc):岩性为浅红色、肉红色中(粗)粒钾长花岗岩,粒状结构,局部具碎裂结构,块状构造,岩体中可见绿泥石化以及沿裂隙的硅化、黄铁矿化等中温热液蚀变作用以及方铅矿化、白云石化等低温热液作用[2]。

2 矿区地质

勘查区内无沉积岩、变质岩出露。全境分布岩浆岩。

(1)岩浆岩。矿区岩浆岩主要发育晋宁期熊家湾石英闪长岩(Pt3X)、澄江期光雾山铜厂垭钾长花岗岩(Z1Tc)。

晋宁期熊家湾石英闪长岩(Pt3Xδο)。分布于工作区大部地段,占工作区面积60%。岩性为灰~浅灰色细粒~中粒黑云母石英闪长岩,粒状结构,局部发育碎裂结构,致密块状构造,滴稀盐酸局部起泡。非金属矿物约占93%,金属矿物约占7%。非金属矿物主要由长石、角闪石组成,另有部分石英、黑云母和少量磷灰石。

澄江期光雾山铜厂垭钾长花岗岩(Z1Tc)。分布于工作区中部,北东向展布,出露面积占测区35%。岩性为浅红色、肉红色中(粗)粒钾长花岗岩,粒状结构,局部具碎裂结构,块状构造,岩体中可见绿泥石化以及沿裂隙的硅化、黄铁矿化等中温热液蚀变作用以及方铅矿化、白云石化等低温热液作用,是本区金矿的主要赋矿岩体。该岩体与熊家湾石英闪长岩呈侵入接触关系。在相互穿插密集处形成较明显的金的富集,构成矿脉或矿团。

(2)构造。受区域主干断裂派生的次级裂隙构造作用影响,该区节理、裂隙十分发育,为含金矿液运移、富集提供了良好的通道和场所。根据地表地质构造形迹,结合矿脉展布特征,矿区范围内具三组不同方向展布的裂隙,其一为走向北西,平行层面呈羽状排列的张扭性裂隙,倾向40°~60°,倾角70°~85°,其次为走向北东,倾向150°~170°,倾角50°~70°,两组裂隙近于垂直斜交。其三为走向近南北向,倾向60°~80°,倾角70°~85°,与前两组裂隙呈低角度斜交,三者复合部位是金矿体容矿、贮矿有利空间,也是金矿体厚度膨大、增厚及品位增高的有利地段。

3 矿床地质

矿体分布于晋宁期熊家湾石英闪长岩(Pt3X)、澄江期光雾山铜厂垭钾长花岗岩(Z1Tc)接触带两侧,岩体中构造裂隙发育,矿体主要受北西向构造裂隙控制,属张扭性裂隙,为其主要容矿构造,受其制约。在1~10号矿体间东西两端相距约1000余米,沿300°~330°方向平行展布有十余条裂隙蚀变破碎带,含金矿(化)体赋存其中。矿体地表出露仅40m~60m,10号矿体地表出露长近200余m,5号、6号矿体地表末出露,为盲矿体。矿体多呈脉状,倾向40°~60°,倾角70°~85°。各矿体平均厚度一般在2.0m左右,6号矿体平均厚度最高为3.88m,全矿区平均厚度为1.90m。其中以4号矿体为矿区主要矿体。

(1)矿体特征。4号矿体见矿情况位于矿区中部西端,矿体呈脉状产出,地表仅由槽探工程TC09控制走向长约20余m,呈北西向展布,倾向北东,倾角71°,为陡倾斜矿层,矿体出露最高海拔标高1510.50m,最低1386.00m,控制相对垂高约124.50m。有4个工程控制。矿层厚度最小值0.50m,最大值0.71m,一般在0.50m~0.71m,平均厚度为0.65m,向深部厚度变化较稳定。矿石品位最小值为0.65g/t,最大值为56.23g/t,一般品位多在5.76~14.61g/t,平均值为19.93g/t,。矿石品位向深部具增高趋势。经采样测试,个别样品有益伴生元素银(Ag)达到26.60g/t,有害元素砷(As)0.63~37.20g/t。

(2)矿石质量。金属矿物主要由黄铁矿及部分针铁矿组成,偶见银金矿、碲金矿、黄铜矿、针状金红石和细小的磁铁矿。脉石主要为钾长石、角闪石、石英、黑云母、钙长石等。矿石主要结构为:自形、半自形粒晶结构、细晶~粗晶结构,块状、树枝状、浸染状、团块状、条带状构造。按氧化程度,矿石可分为原生矿、氧化~半氧化矿石;按矿物组合可划分为二类。

4 矿床成因

本矿区金矿成因类型为岩浆热夜型金矿床,矿体赋存于碎裂状花岗岩体中,含金气水热液是其主要成矿物质来源,以裂隙破碎带蚀变控矿为主,矿物共生组合黄铁矿、黄铜矿、针铁矿、褐铁矿、方铅矿及少量自然金、银金矿,脉石矿物为石英、长石、绿泥石、磷灰石、绢云母等。

猜你喜欢

光雾闪长岩花岗岩
花俏光雾山
光雾山·秋
光雾小镇
花岗岩
粤北地区花岗岩型铀矿勘查模式分析
不同构造环境花岗岩类的Na2O和K2O含量变化特征
关于RCA改性剂在闪长岩上面层的应用研究
吉林中部早三叠世高镁闪长岩地球化学特征、岩石成因及地质意义
抗剥落剂TR-500S改善花岗岩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
南太行綦村岩体中辉石的成因矿物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