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知识溢出视角下“新型大学·特色小镇”建设模式探讨

2018-01-29罗静

职教论坛 2017年34期
关键词:特色小镇模式

摘 要:新型大学建设是地方本科院校应用转型发展模式的创新,特色小镇建设是地方政府新型城镇化发展平台的创新。“新型大学·特色小镇”建设模式的特殊意义在于,地方本科院校因建在小镇而具有“新型”特质,小镇因地方本科院校的融入而具有“文化”特色。从知识溢出视角看,“新型大学”与“特色小镇”互为知识溢出源,产教城融合和校政企一体是“新型大学·特色小镇”建设模式实现的重要途径,建筑物空间布局融合、高校学科专业与地方产业融合、园区社区与高校融合,是“新型大学·特色小镇”建设模式落到实处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应用转型;新型大学;特色小镇;模式

作者简介:罗静(1969-),女,贵州思南人,铜仁学院发展规划处处长兼梵净教育研究院高等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学。

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背景下应用型学科生态化发展研究”(編号:DJAI60284),主持人:罗静。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7)34-0045-04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了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的要求。《教育部关于“十三五”时期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以人才培养定位为基础,对我国高等教育进行了新的类型划分,认为我国高等教育主要由研究型、应用型和职业技能型三种类型组成,并明确了应用型高校的主要职责是从事本科以上层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同时进行有关经济社会发展与科学技术应用等方面的研究。按此标准进行分类,一般地方本科院校均属于应用型高校的范畴。国务院2016年出台《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肯定了新型城镇化在现代化建设和经济发展、民生工程方面的重大意义,并指出:要充分释放新型城镇化蕴藏的巨大内需潜力,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持久强劲动力。因此,笔者以为,以“新型城镇化建设”为契机,将“城镇”与“应用型高校”相互融合,是提升城镇建设品位,推进地方本科院校应用转型,实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智慧选择。

一、知识溢出理论

“溢出”(Spillover)一词的英文字面意义是指物质充满容器后无意地被泄露出来或向外流出。经济学家对此进行拓展,认为溢出的“物质”,既可以是有形的,比如某种气体、液体,也可以是无形的,比如“知识”“技术”甚至包括“污染”等。为此,经济学家Mac.Dougal于1960年在探讨东道国接受外商直接投资的社会收益时,首次将知识溢出作为一个重要现象提出来。此后,Stiglitz、Grilches、Kokko等多位学者关注“知识溢出”现象并对其概念进行了定义或阐释,虽有差异,但都认为“知识溢出”是知识扩散的重要方式之一,即指知识在主体间无意识地、被动地、非自愿地流动或扩散。知识溢出对知识的提供者(知识溢出源)和知识的接受者(知识受体)都是有效应的,效应的发生来自知识提供者或接受者相互之间的示范、模仿、传播、竞争等多条路径。根据知识溢出的介质不同,可以将“知识溢出分为无介质的知识溢出、以产品为介质的知识溢出、以信息传播为介质的知识溢出和以流动的人力资本为介质的知识溢出。”[1]从知识溢出过程来看,知识溢出源、知识吸收能力、知识溢出途径等都是影响知识溢出效应的重要因素。

地方本科院校尤其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应用转型和进一步发展需要土地、资金和产业资源等支撑,地方政府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需要科技、教育、文化资源等支撑,一方的需求正好是另一方的长处,完全可以互补。从知识溢出视角切入,以地方本科院校应用转型发展建设新型大学和地方政府建设特色小镇为抓手,将二者有机融合,取长补短,探索“新型大学·特色小镇”建设模式,能够创新地方本科院校与地方政府深度融合的体制机制,推动双方共同发展。

二、“新型大学·特色小镇”是国家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抉择

(一)新型大学建设是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模式的创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得到了快速提升与发展,已经建成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体系,成为了高等教育大国。但是,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的转型升级,尤其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提出和实施,一方面,高校人才培养结构和质量不能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生产、经营、管理、服务一线所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严重短缺,另一方面,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和就业质量低的问题没有得到有效缓解,高等教育结构性矛盾更加凸显。为此,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于2015年10月联合出台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地方本科高校要主动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主动对接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并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以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推动学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能力的提升。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原司长张大良在全国新建本科院校联席会议暨第十六次工作研讨会的讲话中指出:各新建本科院校要对学校的发展充满自信、不负使命,新建本科院校建设不要受建设时间短的影响,要把新建本科院校的“新”转变成新型大学的“新”,把创新工作的重点放在学校发展模式的构建上,要主动融入地方、根植地方、依靠地方,“把握由来、坚守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新型本科院校发展之路。”[2]教育部评估中心原主任吴岩在会上作报告,他说:新型大学要有新判断,要多角度多视野看,既要向前看:新建本科院校正朝应用型新型大学方向发展,也要向后看:新型大学通常要经过10-20年的发展历程;既要向上看:新型大学是国家提高高等教育整体质量的重要部分,也要向下看:新型大学是保障人民群众高等教育公平的主要部分;既要向内看:新型大学已初步探索和建立自我质量保障制度,也要向外看:新型大学具有不可替代的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endprint

(二)特色小镇建设是地方政府新型城镇化发展平台的创新

特色小镇,既不是传统行政区划单元上的“镇”,也不是现代产业园区的“区”,而是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指导下,将经济、环保、旅游、科技、健康、教育等要素融为一体,结合产业、文化、旅游,以及社区功能的创新创业发展平台[3]。

从发展的角度看,我国特色小镇建设与国外相比,起步较晚,最初提出的是浙江省。浙江省在历史上创造过辉煌的“块状经济”,在全国影响很大,但也曾一度跌入低谷,处于品牌小、层次低、结构散、创新弱的窘境。如何变叠加为嵌入?变模仿别人为自我创新?如何从窘境中涅磐重生?需要有突破性的力量来自我更新。在这种形势下,浙江省政府借鉴国外特色小镇建设经验,调整发展思路,尤其是受美国的格林威治对冲基金小镇、瑞士的达沃斯小镇、法国的普罗旺斯小镇等建设的启示,打破旧体制,建设新载体,在2015年4月出台了《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的指导意见》,在创建程序、政策措施等方面对特色小镇建设进行了规划。浙江省的特色小镇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成为了学习的典范。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12月底对浙江“特色小镇”建设做出重要批示:“抓特色小镇,小城镇建设大有可为,对经济转型升级、新型城镇化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浙江着眼供给侧培育小镇经济的思路,对做好新常态下的经济工作也有启发。”[4]之后,国家十分重视特色小镇建设,相继出台了《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推进政策性金融支持小城镇建设的通知》《关于加快美丽特色小(城)镇建设的指导意见》《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和《关于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文件,鼓励建设特色小镇,并明确提出了到2020年全国要培育1000个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特色小镇的目标,通过这些特色小镇的建设,进行引领和示范,从而带动全国小城镇建设提升与发展。

当前,我国特色小镇的建设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形成了亮丽的风景线。从高校与地方的合作来看,充分利用高校智库,为打造“特色小镇”出谋划策的案例较多,但真正将政府、高校、行业、企业等深度融合,共建特色小镇,西北工业大学首开先河。西北工业大学将“翱翔小镇”与无人机产业化基地建设项目融为一体,建在西咸新区沣西新城核心区,于2017年2月启动,该项目由西北工业大学与西咸新区沣西新城和西安科为航天科技集团合作共建。整个项目规划占地5平方公里(约7500亩),总投资350亿元人民币,预计到2022年左右,该项目所打造的“翱翔小镇”将初具规模,形成集产业、科技、博览、教育、综合服务五大功能板块,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可带动上千亿元的产业增值。

三、知识溢出视角下“新型大学·特色小镇”建设模式探讨

将大学建在小镇,这在欧洲早已成为一种传统。在德国,他们的大学几乎都建在偏僻的小城镇,英国也一样,比如牛津大学所在的牛津市、剑桥大学所在的剑桥市,都是古老的美丽市镇。可以说,“选择偏僻的小城镇建立大学几乎成了他们建校选址的传统。”[5]我国的新型大學如何建?建在哪里?与特色小镇融合,构建“新型大学·特色小镇”模式不失为一种重要选择。

(一)“新型大学·特色小镇”建设模式定位

“新型大学·特色小镇”建设模式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从高校看,应用型高等院校充分利用国家引导地方本科院校应用转型发展机遇,以理、工、农、医、管理、经济等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紧密结合的应用技术类学科专业为主体,人文艺术类学科专业为协作,以“产教城融合、政校企一体”办学模式为统领,创新融合路径,提升知识、技术、人力及产业资源共享度,丰富新型大学内涵。高校因建在小镇而具有“新型”特质。二是从地方看,政府充分利用国家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关于特色小镇建设的政策优势,用土地、资金、产业、项目等资源吸引应用型高等学校,建设集高等教育、科研、产业、创业、文化、旅游功能为一体的“校在镇中,镇在园中”的“产教城融合”的特色示范小镇,最大限度释放政策红利,促进利益相关各方“抱团”,成为相生相伴、共生共荣的利益共同体。小镇因高校的融入而具有“文化”特色。三是从空间规划看,打破传统的大学建校模式,打开大学围墙,以各学院为相对独立建设单位,分散布局在小镇中。地方政府也将其他如文化馆、博物馆、体育馆、图书馆、剧场以及商住两用的建筑项目等,有机融入小镇总体规划中,以达到公共资源最大化的共享。基本思路如下图所示:

(二)“新型大学”与“特色小镇”互为知识溢出源

高校是在知识、思想、价值、文化等方面处于区域的“塔顶”,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是高校的基本职能。地方本科院校尤其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多布局在高等教育资源欠缺的地级市所在地,是当地的最高学府,拥有当地最优质的智力资源(高层次人才、现代化的科学研究设备等)、最先进的人才培养资源(学术报告厅、体育馆、图书馆、文化中心等)和最良好的人文环境。地方本科院校应用转型过程中,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在学科建设、专业设置、师资队伍打造、应用型人才培养、科学研究选题和社会服务对象选择及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都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紧密联系,深度融合。如铜仁市政府举办的铜仁学院就有“铜仁需求,国家标准”的核心办学理念,要求无论是学校自身的发展,还是践行高校职能,都要立足“铜仁需求”,按照“国家标准”开展工作。因此,对于地方来说,高校就是知识溢出源。

地方政府是高校的举办者,一方面,它是高校知识溢出的受体或目的地,另一方面,也是高校生存的根基。它所拥有的自然环境、历史沿革及人文、旅游、矿产等资源禀赋都是高校学科专业设置和发展的依托;它所拥有的发达的或者欠发达的行业、产业资源都是高校人才培养的资源所在。高校教师实践经验不足,真实的学生实习、实践等教学场所缺乏,这些短板正好可以用地方行业、企业的技术员、工程师和生产、经营环境来弥补。也就是说,对于高校来说,地方也是知识溢出源。endprint

(三)“产教城融合、校政企一体”是知识溢出视角下“新型大学·特色小镇”建设模式实现的重要路径

发达国家重视建立知识、教育和知识共享机制,加大了知识溢出力度,促进了学校与地方经济社会的融合发展。对于我国地方本科院校来说,产教深度融合是走应用转型道路的重要途径和抓手,但对于“新型大学·特色小镇”合作模式来说,“产教城融合、校政企一体”是知识溢出视角下“新型大学·特色小镇”建设模式实现的重要途径。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1.体制机制路径。建立地方本科院校与地方政府和行业企业合作共建“新型大学·特色小镇”的多主体联合办学机制,创新“产教城融合、政校企合作”的新型大学办学体制机制。

2.资源共享路径。以“小镇处处是校园、校园处处是小镇”的理念,打破高等学校“孤岛效应”,变“象牙塔”为“黄金岛”,延长“海岸线”,变“大塔”为“小岛”,建立学校、产业、科技、博览、综合服务等机构和资源的空间布局交融格局,充分利用知识和技术溢出效应及经济辐射效应,创新资源共享模式,提升资源共享水平。

3.“文化+”路径。从高校人文艺术类文化资源与地方文化资源融合入手,用“文化+”理念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不断增强文化认知,从“小文化”向“大文化”扩展,从“浅融合”向“深融合”推进,推动地方政府挖掘新供给新动力,着眼供给侧培育小镇经济,创新产业转型发展路径,提升小镇文化艺术品位和文化感染力。

(四)抓好“三个融合”是“新型大学·特色小镇”建设模式落到实处的重要保证

1.建筑物空间布局融合。“新型大学·特色小镇”是大系统,包含学校、社区、产业园区、公司企业、公共服务及后勤保障设施(图书馆、体育场、食堂、宾馆、娱乐设施、街道、商铺等)等群落。在小镇建设规划时,公共设施着眼整个系统所需科学布局,学校建设所需土地不连片,学科专业与相关产业园区及企业相生相伴,文化建设与社区发展血脉相融,从空间布局上为“产教城融合、政校企一体”打下基础。

2.应用型高等学校学科专业与地方产业融合。高等学校要深入调研,把握地方(政府、行业、企业)总体发展需求,把握各行各业对人才的多样化需要,充分利用小镇的产业园区和企业资源,进行应用研究和科技创新,加强应用学科建设和应用型人才培养,使办学立足地方,面向区域,对焦需求,聚焦服务,变焦应用。

3.园区、社区与学校融合。園区充分利用高等学校高层次人才和高水平研发资源,将研发中心建在学校,形成“校中有厂,厂中有校”格局,将产业技术难题融入教师科学研究和学生毕业论文选题,真题真做,将高等学校资源用好用活。同时,社区与学校融合,学校师生除了生活、交通、商务等消费拉动小镇经济发展外,还可以通过举办科技普及、学术交流、艺术展演、体育竞赛等活动传播正能量,提升小镇社区生活品位,带动社区文明,将“大学的仁慈影响扩展到州里每一个家庭。”[6]

总之,“新型大学·特色小镇”建设模式既是地方本科院校主动响应国家号召,在应用转型过程中以“产教城融合、政校企一体”为突破口,加快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生态圈所设计的一种高效、快捷和行之有效的模式创新,也是地方政府充分利用国家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政策优势和所在地的行业、产业资源,吸引走应用转型发展道路的高等学校主动融入产业发展的智慧选择。从知识溢出视角看,双方融合的成本是1+1小于2,而知识溢出并整合后,除了创新驱动行业、产业和学校的快速、良性发展外,“校在镇中,镇在园中”的新布局还可能带来旅游、休闲等新产业的繁荣,资源效应是1+1远远大于2,模式效应是“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刘爽.知识溢出效应的关键影响因素——基于知识溢出接受方视角的实证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16.

[2]张大良.对焦需求聚焦服务变焦应用把新建本科院校办成新型本科院校[J].中国大学教学,2016(11):4-16.

[3]翁建荣.高质量推进特色小镇建设[J].浙江经济,2016(8):6-10.

[4]张舰.生活不止住在北上广深还有特色小镇[N].北京青年报,2017-03-23.

[5]侯长林.校园文化学导论[J].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84.

[6]Th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of Wisconsin:A History, 1848-1925[M].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 Madison,1949:88.

责任编辑 刘扬军endprint

猜你喜欢

特色小镇模式
特色小镇的产业定位与发展探索
德国名镇哥廷根的建设对中国特色小镇创建的启示
论特色小镇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创新
“特色小镇”切莫成为“房地产小镇”
发展“特色小镇”,核心在哪
与特色小镇文化共建:高职院校文化建设新途径
高端饭店业产学研模式研究
永续债券探析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中学数学创造性教学的模式与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