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要让更多的年轻人愿意当工人

2018-01-29庄西真

职教论坛 2017年34期
关键词:产业工人流动工人

庄西真

发展实体经济、实施制造强国战略靠什么?靠工人。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产业工人队伍,已经成为一项重要而紧迫的战略任务,直接决定着我国在经济全球化、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中能否抢占先机、永立潮头。因此,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战略目标,切中要害。但是,问题在于没有人、尤其是没有年轻人愿意当工人,2016年全国“两会”上,来自生产一线的全国人大代表李斌,在上海代表团发言时引用了一组数据:一项针对17个省市、41家企业的2577名职工的调查表明,受访职工中,认为产业工人在当下享有较高社会地位的,仅占6.07%,认为地位不高的占61.62%,认为没地位的占32.31%,只有1%的人不介意当工人。也就是说,现在的年轻人越来越不喜欢从事枯燥的制造业,而是选择服务业。因为,当下我国低端服务业从业人员比效率相对更高的制造业从业人员能够拿到更高的工资,贡献得多还少拿钱,谁还愿意当工人呢!如果這种情况不扭转,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的目标恐怕难以实现。为此,我们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拓展产业工人的发展空间。受企业相关劳动人事管理制度的影响,产业工人的职业发展空间狭窄。一方面,优秀产业工人发展通道不畅,在不少企业中,干部和工人的身份界限尚未从制度上打破,产业工人即使做得再好也难以跻身管理层或者技术人员行列。另一方面,普通产业工人晋升技术等级渠道过窄。从现行规定来看,从初级工到技师最快要8年,到高级技师最快也要15年,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比较高。这些因素束缚了产业工人的职业发展,进而消解了产业工人这一职业的生命力和吸引力。上述问题十分有必要采取措施予以解决,比如,针对前一个问题,需要尽快制定颁布特殊、急需、紧缺工种职业技能鉴定评价标准,支持和鼓励企业在该行业中对特殊技能人才开展自主评价。针对后一个问题,需要建立和完善技能人才(技师、技工)与工程技术人才(工程师)之间转换的发展通道,使符合条件的高技能人才能够参评工程师、高级工程师进入工程技术人才序列。

二、增加产业工人的报酬收入。大多数产业工人维持日常生活靠的是报酬收入,报酬收入的多寡决定了工人生活质量的高低。放眼域外,大凡技工强国(诸如日本、德国),技术工人月均收入普遍超过本国人均收入水平,有的甚至与白领的工资不相上下。反观我国,产业工人业绩贡献与收入所得不匹配,制造业工人的收入比金融等行业从业人员的收入低,即使在同一行业与管理层和专业技术人员相比差距都很大,这不利于激励人们去做技术工人。只有切实改变劳动成本低廉、技能价值低廉的现状,才能激发产业工人立足岗位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积极性。首先,应该高度重视劳动要素在收入分配中的重要作用,贯彻落实已经出台的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的相关政策,使技能人才工资尽快达到与管理类、科研类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相当的水平。其次,还应该鼓励和支持企业建立薪酬水平与技能等级和业绩贡献挂钩的分配制度,加大对技能人才工作绩效的物质奖励力度,做到技高多劳者多得。

三、促进产业工人的纵横流动。横向流动是指人们在物理空间或者相同阶层中的流动(或东或西),纵向流动是指人在不同阶层之间的流动(或上或下),产业工人合理有序的纵向和横向流动是一个社会有活力的表现。但在现实生活中,产业工人不仅纵向流动较难,横向流动也不易。一方面,产业工人对企业用人需求、就业岗位信息了解不充分,对个人流动前景、流动成本难以准确判断、评估和承担。另一方面,产业工人特别是已经成为产业工人主体的农民工,仍然面临着户籍、医疗、子女入学等方面的重重障碍,在城市落不了地、扎不了根,成为常年在城市和农村之间奔波的“候鸟”,导致他们难以真正成为稳定就业、稳定增长技能的产业工人。对此,应该深化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制度改革,实现城市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城市常住农民工及其随迁家属,使他们平等享受市民权利,促进农民工学会技能、稳定就业、融入城市。

四、提高产业工人的社会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环境好,则人才聚、事业兴;环境不好,则人才散、事业衰。”党的十九大报告又提出“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这些说法对于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尤为重要,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对于产业工人成长成才至关重要。各级党政部门首先应该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对待优秀产业工人特别是其中的高技能人才,像对待科技创新人才、企业管理人才一样,给予同等待遇,以实际行动向全社会释放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强烈信号。此外,也应该大力宣传劳动模范和优秀产业工人的先进事迹,让越来越多的能工巧匠从幕后走到台前,成为整个社会知晓、称道和羡慕的“名人”“能人”“红人”,不但能增强产业工人荣誉感、自豪感和归属感,又能发挥榜样的作用,在全社会倡导“千金在手,不如一技傍身”的价值取向,推动劳模工匠精神成为产业工人队伍的主流价值观。

责任编辑 肖称萍endprint

猜你喜欢

产业工人流动工人
产业工人讨薪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新时代产业工人人才培训的思考
油田工人
流动的画
酒厂工人
推进产业工人队伍 建设改革的动员令
为什么海水会流动
华北产业工人推动爱国热潮